要了解老子哲學的缺陷,我們必須了解老子哲學講了些什么。
老子最有名的思想就是“無為而治”。什么是“無為而治”呢?其實,就是建議君主,治理天下不要大動干戈。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意思是,君主不憑個人私心做事,老百姓就能生活的很好;君主不施行政策,老百姓就能夠繁衍生息,君主沒有欲望,老百姓就能保持自然的本性。在老子的眼里,“小國寡民”才是保證老百姓生活富足的終極理想。
小國寡民”就是要保證國家土地不大,人口不多。老子認為,只有這樣,一個國家才沒有能力聚集大量的軍隊去攻打別的國家。如果人們退回到結(jié)繩記事的原始社會,不追求美食,不追求華麗的服飾,安心的住在條件不好的地方,遵守風俗,那么,天下就能夠萬事太平。
其實,老子的這種思想對今天的我們也有非常大的意義。我們今天很多人,為什么每天拼命的工作?其實就是欲求不滿,希望可以過好的生活,穿好的衣服,買大的房子,開好的車。
有些人就因此而拼命的工作,甚至還有很多人工作之外,還會找兼職,弄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但是,人的欲求是無窮無盡的,你買了一所房子,你就希望有更大的房子,因此,一生都奔波忙碌,焦頭爛額。
我們現(xiàn)在都覺得,自己生活條件要比自己的父母年輕的時候好得多,但是,又有誰想過,我們真的比他們快樂么?我們父母年輕的時候,雖然可能住筒子樓,每天上下班擠公共汽車,但是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他們的那個時代,根本想象不到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享樂方式,不知道有錢可以住大別墅,可以開豪車。所以,他們也就自然沒有這方面的欲望。
老子對于人類的欲望是持批判的態(tài)度,老子說:“不可見欲,使民心不亂”,意思是不要讓老百姓看到欲望,這樣的話人心才能安穩(wěn)。
老子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說法?他的這種思想有根據(jù)么?有,那就是“道”?!暗馈笨梢哉f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什么是“道”呢?“道”本意是指人走的路,比如我們現(xiàn)在說的“道路”,后來衍生為做事的底層邏輯,比如我們現(xiàn)在說的“道理”。老子呢,則發(fā)展了“道”的含義,認為它是整個世界起源的根本。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由道生發(fā)出來的。打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現(xiàn)在我們認為,我們的宇宙就是從一個點慢慢膨脹,慢慢擴大,最后才有了銀河系,太陽系和我們的地球。老子說的“道”就類似于宇宙開始時候的那一個點。既然“道”是這個世界的本源,造就了這個世界。那么,渺小的人類就要順應這個“道”,不要違背它的旨意。在老子看來,不論是人的欲望,還是人類的智慧、語言都是違背這個“道”的。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人類造的,雖然人類覺得自己的智慧很偉大,但是跟整個“道”來比,那不過是雕蟲小技。而且,人類正是因為有了智慧,才藐視自然,藐視生命,最終造成了戰(zhàn)爭,也導致了我們現(xiàn)在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
對儒家“仁義道德的批判”
在《道德經(jīng)》里面,老子還批判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義道德”。老子認為,儒家強調(diào)的“道德”恰恰是天下禍亂的原因,老子說:“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意思是說,人們不尊行“道”,所以有人才提出用“德”去彌補,后來“德”也失去了,又提出了“仁愛”,“仁愛”再失去了,又提出了“義”,德、仁、義都失去了,只好提出外在的禮樂。
禮樂,是禍亂的根源。我們前面講過,禮樂文明、仁義、道德是孔子救世的思想。老子認為,儒家的思想恰恰找錯了方向,天下沒有了“道”,你應該直接去追尋道,尋找天下禍亂的最根本原因,而不是不斷向下尋找,尋找那些細枝末節(jié),生造出很多方法,讓天下越來越亂。
老子的思想就是要恢復到原始社會,恢復到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墒?,老子的想法雖好,但它比儒家的思想更加不符合現(xiàn)實。當時,所有國家的君主都想著是怎么打敗其它國家,獲得更大的地盤和利益。如果我這個國家不搶奪地盤,發(fā)展自己,那么就會被別的國家所滅。
就跟現(xiàn)在一樣,我不努力工作,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比我更努力的人取代。到時候,連工資都沒有了,還怎么生活呢?所以,老子的思想雖好,但卻不可能實行。因為人一旦有了欲望,再想讓它去除欲望,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這個道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