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石鵖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一般巢營于林緣草甸中的小樹或灌木下的塔頭苔草叢中或倒木樹洞中,主要以昆蟲為食,也食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繁殖期為4-7月,1年繁殖1-2窩,每窩產(chǎn)卵5-8枚,棲息于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沼澤、田間灌叢、曠野以及湖泊與河流沿岸附近灌叢草地,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等地。
黑喉石鵖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外形特征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雄鳥上體黑褐色,腰白色,頸側(cè)和肩有白斑,頦、喉黑色,胸銹紅色,腹淺棕色或白色。雌鳥上體灰褐色,喉近白色,其余和雄鳥相似。雄鳥前額、頭頂、頭側(cè)、背、肩和上腰黑色,各羽均具棕色羽緣,下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羽緣微沾棕色,尾羽黑色,羽基白色。外側(cè)翅上覆羽黑褐色,內(nèi)側(cè)上覆羽白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棕色,內(nèi)側(cè)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基部白色,與白色內(nèi)側(cè)翅上覆羽一起形成翅上大塊白色翅斑。頦、喉黑色,頸側(cè)和上胸兩側(cè)白色形成半領(lǐng)狀,胸栗棕色,腹和兩脅淡棕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色,羽端微綴白色。 雌鳥上體黑褐色具寬闊的灰棕色端斑和羽緣,尾上覆羽淡棕色,飛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緣均綴有棕色,內(nèi)側(cè)翅上覆羽白色,形成翅上白色翅斑。下體頰、喉淡棕色或棕黃白色,羽基黑色,胸棕色,腹至尾下覆羽棕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黑灰色,羽緣棕色。幼鳥和雌鳥相似,但棕色羽緣更寬而顯著,眼先、臉頰、耳羽黑色,頦、喉羽端灰白色沾黃,羽基黑色,其余似成鳥。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腳黑色。
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沼澤、田間灌叢、曠野,以及湖泊與河流沿岸附近灌叢草地。從海拔幾百米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河谷和山坡灌叢草地均有分布,是一種分布廣、適應性強的灌叢草地鳥類。不進入茂密的森林,但頻繁地見于林緣灌叢和疏林草地,以及林間沼澤、塔頭草甸和低洼潮濕的道旁灌叢與地邊草地上。棲息在開闊的環(huán)境如農(nóng)田、花園及次生灌叢。棲于突出的低樹枝以躍下地面捕食獵物。
生活習性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主要有蝗蟲、蚱蜢、甲蟲、金針蟲、葉甲、金龜子、象甲、吉丁蟲、螟蛾、葉絲蟲、弄蝶科幼蟲、舟蛾科幼蟲、蜂、螞蟻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遷徙:我國主要為夏候鳥,部分在我國越冬。通常在3月末4月初遷來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開始飛往越冬地。
叫聲:責罵聲tsack-tsack,似兩塊石頭的敲擊聲。
圖拍拍攝于北京南海子公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