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方為宋代陳言所創(chuàng)制,發(fā)揮《三因司天方》,始于清代廖問,其后王旭高作《運氣證治歌訣》。陳氏以五運六氣理論為指導,制五運時氣民病證治方十首,六氣時行民病證治方六首,計十六方,充分依據(jù)了《內(nèi)經(jīng)》運氣理論和五味生克規(guī)律,是對五運六氣理論臨床應用的大膽突破。
五運時氣民病證治方即是針對《素問·氣交變大論》所論述的五運之化,太過不及之年而制;六氣時行民病證治方即是針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論述的六個司天之政而制。
五運六氣理論探討的是天地人交感而產(chǎn)生的各種表現(xiàn),司天、在泉、六氣勝復、客主之勝復、地理之影響、標本中氣的互相作用、郁氣、常與變、正化異化等復雜多變,單純十六首方劑不可能概治各種病證,因此臨床應用要詳加辨析。如王旭高所言:“一歲之中,五運相推,六氣相蕩,運氣錯雜,而變各不同……是故執(zhí)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隘。舍司天而求治,而其失在浮?!?/span>
六氣時行民病證治方
——靜順湯
治辰戌歲,太陽司天,太陰在泉,民病身熱頭痛,嘔吐,氣郁中滿,瞀悶少氣,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瘡瘍,發(fā)為癰疽。
白茯苓、木瓜各一兩,附子、牛膝(酒浸)各三分,防風、訶子(炮,去核)、炙草、炮姜各五錢。
六十年中屬于太陽寒水司天有十年:壬辰、壬戌、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戌、丙辰、丙戌。
辰戌之年,在天本氣為寒,標以太陽,中氣為少陰?!端貑枴ち⒅即笳摗吩疲骸疤栔希畾庵沃?,中見少陰。”少陰與太陽互為表里,寒與熱相對,水與火互制,體現(xiàn)了陰陽平衡之理,天氣平和;其發(fā)病,因為寒水克君火,故其發(fā)病特點從本、從標,《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太陽從本從標?!?nbsp;
在地則為太陰濕土,《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土位之下,風氣承之”,木土相制,“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體現(xiàn)了陰平陽秘,自穩(wěn)調(diào)控。
天地交感,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辰戌之歲,太陰濕土在泉克太陽寒水司天,氣候平和;六氣輪轉(zhuǎn),和則氣候調(diào)順,民不病。
靜順湯治身熱頭痛,嘔吐,氣郁中滿,瞀悶少氣,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瘡瘍,發(fā)為癰疽。
辰戌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寒阻陽氣,水土合德,病發(fā)寒濕;六氣輪轉(zhuǎn),風火相加,故身熱頭痛、肌腠瘡瘍;寒濕困脾則嘔吐;寒濕內(nèi)阻,金火相勝則氣郁、中滿;水火相加則瞀悶;脾腎陽虛則少氣足痿;寒火加臨則注下赤白;寒濕于內(nèi),水火交爭,發(fā)于皮腠,則為癰疽。
初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厥陰風木,木火相生,寒濕困脾,故民病瘟癘,身熱、頭疼、嘔吐、肌腠瘡瘍。二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寒濕內(nèi)阻,金火相克,民病氣郁、中滿。三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水克火,民病寒,熱郁于內(nèi),則癰疽、注下,心熱、瞀悶。四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太陰濕土,木克土,風濕交爭,則民病大熱少氣,肌肉痿,足痿,注下赤白。五之氣,少陰君火加臨陽明燥金,火克金,民氣乃舒。終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太陽寒水,土克水,濕令行,寒濕交加,民病慘悽。
以木瓜之酸溫、牛膝苦酸、訶子苦溫以助木補火(扶木生火),以制太陽寒水之本,治太陽寒水司天之勝,抑其運氣;以附子、干姜辛熱溫金助太陽寒水之標,茯苓、甘草甘平、防風甘溫扶土以平寒水(扶土克水),溫平助土燥內(nèi)濕,扶其不勝,以燥濕溫寒,燥之溫之。
加減:自大寒至春分,客主加臨,木生火,宜去附子辛熱,加枸杞苦寒清火;自春分至小滿,客主加臨,火克金,加附子辛溫助金、枸杞苦寒清火;自小滿至大暑,客主加臨,水克火,民病寒,熱郁于內(nèi),去附子、干姜之辛熱防扶金助水,去木瓜防其酸以助木生內(nèi)熱;加人參甘寒、枸杞、地榆苦寒清內(nèi)郁之熱;香白芷、生姜辛溫以佐制;自大暑至秋分,木克土,依據(jù)正方,加石榴皮甘酸助土柔木;自秋分至小雪,依據(jù)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土克水,濕令行,寒濕交加,去牛膝苦酸,改芍藥酸苦寒以從木制火,一藥多功之妙,全在性味;加當歸甘溫、阿膠甘平微溫,扶土勝濕,抑寒水。
靜順湯歌訣
靜順湯醫(yī)辰戌年,太陽寒水是司天,
附姜茯膝木瓜草,訶子防風八味全,
隨氣初終加減服,扶其不勝抑其偏。
繼《五運六氣入門與提高十二講》之后,再次推出五運六氣理論與臨床提高著作《三因司天方解讀》。本書以經(jīng)解讀司天方,并效驗臨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學;展現(xiàn)三因司天方制方本原,拓展歷代醫(yī)家研究認識,并在繼承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