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故里舊縣村
在冀中平原棗強縣有一個村莊——舊縣村,這就是漢代大儒董仲舒的故鄉(xiāng)。千百年來對董子的籍貫眾說紛紜,也有稱董仲舒的故鄉(xiāng)是河北省景縣廣川鎮(zhèn)董故莊村。明代嘉靖《棗強縣志》載:漢世,棗強廣川,離合廢置,本為一也。據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棗強縣及今景縣西南角與今故城縣西北角,清代《畿輔通志》中關于董子籍貫廣川就有:德州、棗強、景州三處之說。
“董子故里”的爭論,集中在現景縣廣川鎮(zhèn)大董故莊村和棗強縣舊縣村。景縣廣川鎮(zhèn)大董故莊村,地處故城、景縣和棗強三縣的交界處,村里建有董子祠,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村民自己捐款建的,祠的正前方,有兩個斷殘的石碑,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沒人知道石碑是什么時候立的。
棗強縣舊縣村,距大董故莊約二里路,在村西南的一處高地上,坐落著一個董子廟,廟里有一尊董子石像,石像背面刻有“明萬歷三十六年”字樣,老百姓把董仲舒奉為“董子爺”。
據明嘉靖時棗強知縣羅廷唯撰《大原書院記》稱:“漢廣川廢即今舊縣村”。據此,董仲舒故里應該是今天的舊縣村。因此,董仲舒應是現在景縣、故城、棗強交界一帶屬于棗強縣轄內的舊縣村?,F在棗強縣城建有《董仲舒藝術碑廊》,有大量的石刻碑文,董仲舒藝術碑廊前有董仲舒塑像(見圖)。
現在的舊縣村
舊縣村現隸屬于
河北省棗強縣。是一個擁有上千人口的行政大村,村中姓氏繁多,據考百家姓其村皆有。從衡水驅車往南過肖家鎮(zhèn)(就是電影平原槍聲的發(fā)生地)到棗強縣城,從縣城一直往東經吉利鄉(xiāng)便來到王常鄉(xiāng)境內。舊縣村就是王常鄉(xiāng)的一個自然村。從吉利鄉(xiāng)到舊縣村有兩條路。一,吉利鄉(xiāng)直接往東經倉房口到舊縣村。二,從吉利鄉(xiāng)往北經王常鄉(xiāng)再往南經張站村到舊縣村。
舊縣村人民樸實,分為前舊縣和后舊縣兩個行政村。流淌千年的清涼江就經過這個歷經滄桑的村莊。有水就有靈性,這里農工發(fā)達,風調雨順,就是遇上天災,也會平安而過。村民皆說受董子之福也。
舊縣村原為棗強縣舊治之所,后為洪水所壞。有學者稱舊縣非縣,為一村爾,可見鼠目寸光,不知其可!現舊縣村存有根據棗強縣志繪制的舊縣村古城池圖,可見當時繁榮。
現在的舊縣村,
農業(yè)發(fā)達,工業(yè)昌盛。玻璃鋼、皮毛、橡膠、印刷給這個古老的村莊帶來新鮮血液。董子中學的落成更是給這個以董子故里為榮的村莊帶來新的希望。
董仲舒其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今河北棗強人。少年時專治《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潛心鉆研孔子學說。曾任江都(今江蘇揚州)相和膠西王(今山東高密西南)相。漢武帝時,召試天下賢良文學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對,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币鬂h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采納,開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tǒng)的局面。
董仲舒,曾在山東為官,任膠西相,雖然時間短,但留下后裔不少。
從公元1341—公元1369的28年間,到明代洪武、永樂年間(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44年間,朝廷一再從山西洪洞等地往省內外移民。
董仲舒的兒子董安從廣川遷回隴西,裔孫再遷河東,在洪武年間,與山東定陶等地族人一起轉遷至朔州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朔州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是移民分遣處之一(煙墩村今屬神頭鎮(zhèn),村南有圪針溝和圪針圍,圍是墳地)。在公元一三六九年至一三七一年中的某一年(以一三六九年為可信),遷居到忻州紫郡。
明代洪武年間,本族從山東聚集至朔州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在公元一三六九年至一三七一年中的某一年(以一三六九年為可信),遷居到忻州紫郡,后幾經遷徙。
本族歷史上有登仕郎和將軍者,在田間考古發(fā)現過將軍墓志銘碑,登仕郎者則記錄于族譜。從始祖算起,是董氏第222世,河東董氏從董仲舒算起,是董仲舒第70代嫡孫。
棗強縣城內 董仲舒藝術碑廊
棗強縣城內 董仲舒藝術碑廊
山東德州市董子文化街
山東德州市董子文化街
棗強縣城內 董仲舒藝術碑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