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認為,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跟我們早年受到的創(chuàng)傷有關,這些創(chuàng)傷都是實實在在的。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不見得是實實在在的。在分裂分析中,我們并不關心他早年受到的創(chuàng)傷是什么,而是關心他什么時候開始認識到這是創(chuàng)傷。
1、咨詢是自己的需要,不是別人的需要,如果你認為你的朋友應該去咨詢,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朋友的問題。
2、咨詢師對來訪者所持態(tài)度一定是“未知”的,不要對對方過早下判斷,耐心的跟隨他的言語與情感。
3、言語就是一種“催眠”,我們每天都在催眠著他人,同時也在被他人催眠著。
4、眼睛只是一種感覺器官,眼睛的世界在不斷的改變,而心的世界才是真正永恒的……
5、咨詢師應該把心理學看作建筑學,而非考古學,不是追溯當事人的真實,而是要利用當事人的事件和故事,找到記憶中比較有利的資源,建構讓當事人的內心感覺好的故事。
6、如果一件事情是無效的,為什么要重復?為什么不去尋求更多的方式?我是心理醫(yī)生,但并不主張有一點問題就去找心理醫(yī)生,很多問題對我們的生活和心理成長是重要的,它可能是一種有用的資源而非障礙。
7、客觀上講消極情緒如果不是你強留住它,那么它表達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會消失,因為情緒是一種能量,能量會根據一種遞減的方式消耗,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的什么行為、什么想法讓你的消極情緒被保留起來?
8、人往往不是對事情痛苦,而是對事情的解釋痛苦。咨詢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建立有效的解釋。
9、擾動來訪者的原有圖式,不期待他立竿見影的改變。
10、我要講一個理論叫“汪汪”理論。什么是汪汪理論呢?我們現(xiàn)在可以通過言語交流的東西是非常少的。我們都知道狗的叫聲是有充分的復雜性的,有很多種類,比如說有的狗是藏獒,它絕不會汪汪地叫,小京巴才會汪汪地叫。但是我們的言語在一個現(xiàn)實定義方面,使用了“汪汪”這一個詞?!巴敉簟边@個詞叫通約,就是說我們只要看到“汪汪”,就會覺得這是狗的叫聲。言語所能表達的是“汪汪”的層面,我們要忽視巨大的差異性,來導出一個通約的邏輯來交流。也就是說言語的存在不是為了真實的描述,而是為了交流我們對真實的感受。其實科學層面所實現(xiàn)的交流,都在“汪汪”層面上。大家把這個想通了,就把心理學想通了,也把所有的科學想通了。
11、心理學不從你所講述的別人的故事來推導別人發(fā)生了什么,如果要分析,也只能分析講故事的人。
12、首先,你要知道多疑給你帶來什么,有沒有可能只是你認為自己有多疑的情緒,而別人卻看不出來,如果別人看不出來那就不是什么問題,只是你內心世界的一種感受而已。
13、心理學里有這樣的觀點,認為心理學的認識是建立在心理學者的主觀對對象表露出的客觀現(xiàn)象的分析、認識,但往往只能認識到表層心理狀態(tài),深層的無法可知,專家對此怎么看?我很同意這種觀點,現(xiàn)在心理學已開始放棄決定論或者歸因的思想,認為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和問題到底是什么可能是無法真正判定的,所以心理醫(yī)生往往保持一種無知的態(tài)度,注意傾聽和共情并采取多種視角,幫助當事人對他的問題產生新的感覺,由當事人自發(fā)的去尋求改變。
14、咨詢師情緒不好時一定不要接待來訪者,因為這種場一定會給對方帶來消極情緒。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當自己狀態(tài)不佳時,一定不要評價、建議,因為你無法做到客觀。
15、你如何宣泄和表達你的情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干擾他人。
16、我們看過《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它是一個帶有經典精神分析的一個影片,但是現(xiàn)在心理學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我們更多關注的不是對人的分析,而是對環(huán)境的分析,不再著重幫助的模式,而更著重于關懷模式,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17、在心理學沒有真正的好壞,只有被認為的好壞,所以心理學關注的是判斷好壞的標準,而非被標定為好人或壞人的人。
18、我們的很多概念系統(tǒng)是文化構成,研究文化構成我們才能知道人們內心痛苦的根源,其實大多數(shù)心理痛苦都是觀念的痛苦,檢視這些觀念是心理學首先要做的事。一般來說心理學不允許貼標簽,不認為什么東西一定是好,什么東西一定是壞。
19、自卑和自信是同時存在的,他們可能會表達成一種對稱關系,沒有誰只有自卑沒有自信,也沒有誰只有自信而沒有自卑,這是兩種重要的內心力量,離開誰你的生活都將出現(xiàn)麻煩。
20、看與不看心理醫(yī)生得由自己決定,心理醫(yī)生無權來做這樣的建議。一般來講,看心理醫(yī)生是否有效,跟心理醫(yī)生的水平關系不大,跟你是否準備好改變關系更大。當你要去面對心理醫(yī)生的時候,你是否做好了重新選擇的準備?你是否愿意自己來承擔一些責任,而不是希望別人或者環(huán)境來幫助你承擔?你是否愿意接受不同的內心體驗而把它們看成是人生必須的東西?這些東西更能決定你咨詢是否有效果。
21、沒有痛苦的生活是不真實的,我們越想逃避痛苦就會越痛苦,因為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在發(fā)展,所以快樂、幸福、滿足只是偶然性的東西,而不快樂、壓抑、不滿足、不幸福卻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不能逃避這個常態(tài),去過度尋求偶然性的東西。我同意體驗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樣的經歷,你有了體驗你就有了收獲,你的生命就有更多的價值。
22、我們的觀念會造成我們的內心現(xiàn)實,當我們來處理這些內心現(xiàn)實的時候,我們的精力就被浪費了,我們成了名義上的真正的病人。
23、有關自信心的問題,可能我們受文化的影響太多,其實不自信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我們不熟悉的環(huán)境里,我們需要用不自信來提高我們的警覺,增強我們的防御能力,減少我們可能被傷害的程度。
24、假如咨詢師對當事人糟糕的東西感興趣,當事人總會告訴他比原來更糟糕的故事。因為當事人會無形中把咨詢師的期待放進去,會無意識地迎合咨詢師——是咨詢師內在的內心地圖決定了咨詢如何繼續(xù)推進。
25、對一個人、一個家庭怎么樣才叫好,一個心理癥狀是消除好還是保留好,咨詢師并不知道。自組織理論讓咨詢師不敢輕易地對這些問題下結論。他舉例,像比爾·蓋茨,假設當年他要休學創(chuàng)業(yè),他的父母請一個心理醫(yī)生給他治療。心理醫(yī)生通過一番治療讓比爾·蓋茨意識到休學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心理疾患,從而放棄了這個念頭,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不了今天的比爾·蓋茨。
26、如果診斷當事人抑郁,那咨詢師的眼睛就只看到抑郁,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方面,因為當事人已經被視覺標定了,而認知有一個自動求證的過程,當事人會在這種暗示下真的變成“抑郁”。
27、后現(xiàn)代更推薦非言語的治療,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心理學家們要轉向一些非言語體系的幫助。這種方式是以一種Group小組,以來訪者幫助來訪者。這樣獲得的成效更大。
28、只要媽媽說,寶貝你的缺點不改,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孩子就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某一部分是不受喜歡的,并對此逐漸產生認同。所有三歲以后的孩子,他的眼睛就不亮了,不像天使一般。直到70歲以后的老人才會重新發(fā)亮,因為他可以隨心所欲不逾矩。對錯對他來講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活得太長了就不在乎了。
29、過去我們認為,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跟我們早年受到的創(chuàng)傷有關,這些創(chuàng)傷都是實實在在的。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不見得是實實在在的。在分裂分析中,我們并不關心他早年受到的創(chuàng)傷是什么,而是關心他什么時候開始認識到這是創(chuàng)傷。
30、“心理治療沒有絕對的真實,而是在建構真實?!庇洃浭请S時隨地的建構創(chuàng)立出來的,一個人5歲時講一件事和10歲時講可能是不同的,等到50歲時再講,就會加入更多那個年齡的認識。記憶是不可靠的,因此單憑記憶去追溯人成長的心理學也是不可靠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