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文物#【瓷器紋飾中的“纏枝”...
#瓷器# #文物#【瓷器紋飾中的“纏枝”和“折枝”是什么意思?】我們在看一些關于瓷器紋飾介紹時,常能看到這樣兩個詞——“纏枝”和“折枝”,比如纏枝蓮紋、纏枝牡丹紋、纏枝菊紋、纏枝寶相花紋;折枝花果紋、折枝菊紋、折枝牡丹紋等等,那纏枝和折枝是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纏枝花卉紋,所繪花朵、果實以植物的枝干或藤作骨架,枝葉相互纏繞的圖案。通俗的來說,就是一條蜿蜒盤旋的藤蔓上,結滿了花果。這就奇怪了,牡丹是木本植物,蓮花是水生草本植物,它們怎么會開在藤蔓上?
其實纏枝花卉紋飾不是完全的寫實,而是一種藝術加工,將藤蔓與牡丹、蓮花、菊花等寓意美好的花卉結合,生動優(yōu)美,富有動感,更有循環(huán)往復,變化無窮之美。瓷器上的纏枝紋飾初見于宋金時期,在元代景德鎮(zhèn)窯已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紋飾,傳世和出土元青花常以纏枝花卉紋為主體紋飾,有時一件瓷器上裝飾數層不同的纏枝花卉。
如圖1、圖2、圖3的罐和梅瓶,以纏枝牡丹紋為主體紋飾,肩部又裝飾一周纏枝蓮紋。明、清時期,纏枝花卉紋繼續(xù)盛行,除瓷器外,磚雕、木雕、漆器、織繡、金屬琺瑯器上都可以看到纏枝紋飾。
所謂折枝,是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干上折下來的部分花枝、帶果枝,故而得名。
早在唐代,折枝花卉的紋樣就出現在墓葬壁畫、銅鏡(圖4、圖5)和金銀器(圖6)上,常作為角隅點綴,宋金時期,折枝花卉大量出現在瓷器上,常以白地黑花(圖7)、白地褐彩(圖8)、釉上紅綠彩(圖9)、剔花、劃花、印花瓷器上,元、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窯燒制的青花、釉里紅和釉上彩瓷器也常見折枝花果,有時是主體紋飾,有時點綴角隅邊緣,常見折枝牡丹、折枝蓮、折枝菊、折枝石榴、折枝桃、折枝佛手等等。
纏枝花卉和折枝花卉美觀百搭,有漫長的生命力,也許我們現在的文創(chuàng)設計也能從中找到靈感。
圖1:上海博物館藏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圖2、3:上海博物館藏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圖4、5:千石唯司藏唐鑒若止水鏡
圖6: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唐鎏金銀杯
圖7:金介休窯白地黑花折枝花卉紋盤
圖8:金長治窯白地褐彩折枝牡丹紋枕
圖9:金長治窯紅綠彩折枝花卉紋碗
資料來源:《幽藍神采——元青花瓷器特集》、《晉善晉美·三晉窯火——中國古代陜西陶瓷特展》
#歷史冷知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