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草書”為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自敘帖》。被稱為中華第一草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共126行,698字。書於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
《自敘帖》乃懷素草書的巨制,如行云流水,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鬼形怪狀翻合宜”。被稱為中華第一草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值得與朋友分享之。
欣賞這幅天下第一草書,可全局,可微觀。《自敘帖》極富變化,視覺形象極其豐富。從以下三點表現(xiàn): 大破大立。懷素大膽地逾越規(guī)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規(guī)入矩。 大疏大密。在布白中對疏密變化安排,正是懷素著力探究之成就。 篇章布局。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自敘帖》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安排,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有全局觀點。
草書不像隸書、楷書等其他字體一樣周正嚴謹,而是有些潦草隨性,那是因為書法家們在創(chuàng)作時會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將字的點畫相連,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使之有種狂亂美。
懷素是唐朝享有盛名的書法家,裴說《題懷素臺》稱:“杜甫李白與懷素,文星酒星草書星。”究懷素一生,“既是一位狂僧,又是一個酒徒,更是一名出色的書法家”,其生平事跡無非包括酒肉穿腸過、云游交結四方之士、到處揮灑留下墨寶三個方面。
作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兼藝術家,懷素生平交游甚廣,與盛唐、中唐諸多文化名人都有過不尋常的交往,如李白、戴叔倫、顏真卿、韋陟、錢起、陸羽,這些名人對懷素的書法創(chuàng)作都有過詩文吟詠。
懷素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
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于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xù)堅持不懈地練字。
懷素與張旭,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節(jié),尤喜杯中物。據說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懷素也曾一日九醉,時人常呼之為醉僧。
他曾在寺內粉壁長廊數(shù)十間,每因酒后小豁胸中之氣,便提筆急書于粉墻之上,其勢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滿壁縱橫,又恰似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為此,時人又稱懷素為“狂”。說懷素之與張旭,是“以狂繼顛”。
懷素雖然是個僧人,但又不拘于寺院的清規(guī)。他十分喜歡飲酒,酒醉興發(fā),就在墻壁上、衣服上、器具上書寫。他說:“飲酒以養(yǎng)性,草書以暢志?!币虼?,人們稱他為“醉僧”。
懷素十歲時“忽發(fā)出家之意”,父母無法阻止。進入佛門后,改字藏真,史稱“零陵僧”或“釋長沙”。
懷素年輕時,書法在于“不師古”。按照中國的筆法傳承,他還“不得法”,還處于正統(tǒng)書法的門外。
懷素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于張芝、張旭。《金壺記》說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懷素的草書以篆書入筆,藏鋒內轉,瘦硬圓通,用筆迅疾,氣勢宏大,雖然狂放,但并沒有為追求新奇而無視法度。相反,他的草書嚴謹,結字簡練,體現(xiàn)獨特的草書藝術風格。
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與眾多書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如圣母、食魚、苦筍、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藏真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如小草千字文、圣母帖,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