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八大怪.mp3 來自語言資源快訊 00:00 05:42
關中平原又名渭河平原、關中盆地,位于陜西省中部,由渭河、涇河等河流沖積形成,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陜西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境域包括陜西省咸陽市、渭南市、西安市、寶雞市。今天要說的“關中八大怪”,就是用歌謠的形式概括了這一地區(qū)幾項有代表性的民俗。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關中人把蹲叫圪蹴(gē jiù),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關中人喜歡蹲是從古文的“坐”演變而來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將膝蓋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壓在雙腳后跟上。
“凳子不坐蹲起來”就是說:即使有個凳子放在那兒,關中人也不會坐,而是蹲在凳子上。要保持長時間“蹲”的姿勢,還要讓身體不累不乏,這就很考驗人的“蹲功”,所以說“蹲”也是個技術活?,F(xiàn)在“蹲”的現(xiàn)象在關中的農村還有,在城市里已經不多見了。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
中國傳統(tǒng)房屋的屋頂一般是“人”字形,但關中的屋子有很多房子的屋頂只有“人”字的一半,這種房子在關中稱為“偏房”,或叫“廈子房”,因此就有“房子半邊蓋”的說法。
有“人”字屋頂?shù)姆孔右话愣际侵魑?,也可以稱為“安間”。
第三怪:姑娘不對外
“姑娘不對外”的意思就是關中地區(qū)的姑娘們不會嫁到關中以外的地方。關中是陜西農業(yè)最發(fā)達的地方,土地平闊,自然災害少,風調雨順,糧食可以自給自足。氣候方面,冬天沒有陜北冷,夏天沒有陜南熱,四季分明。有這樣的條件,關中的女孩子自然不愿意外嫁。
第四怪:帕帕頭上戴
以前的關中婦女頭上都喜歡戴一塊“帕帕”,這種“帕帕”很大,能蓋滿整個頭頂?!芭僚痢辈粌H僅只有裝飾的作用:在炎炎夏日里,它可以用來遮陽;刮風的時候,可以防止沙塵落在頭上,這樣頭發(fā)就不容易臟。
第五怪:面條像褲帶
陜西人愛吃面,可以把面做出各種花樣兒。單說面條,就有很多種類,如臊子面、油潑面、擺湯面、蘸水面等等?!懊鏃l像褲帶”就是說面條都很寬,也很長,有時候一根面就是一碗面。著名的“Biángbiáng面”就是一種褲帶面,因為制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
第六怪:鍋盔像鍋蓋
鍋盔也是陜西的一種特色面食,形狀像餅,但是比餅大得多,也很厚。關中農村用的鍋都是大鐵鍋,鍋蓋也很大,因此將鍋盔比作鍋蓋很形象。
陜西人吃鍋盔一般喜歡加辣子,有一道菜的名字就叫“鍋盔加辣子”。辣子不是油潑辣子,而是炒熟的辣椒圈。剛出鍋的鍋盔酥脆,聞著香噴噴的,把它切塊兒,再將炒好的辣子夾入,味道真是嘹咋咧。
第七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前面幾期介紹陜西美食的文章,都有提到油潑辣子這一調料,由此可見油潑辣子在陜西美食界的地位。之前也提到過,制作油潑辣子,不是只有干辣椒面就夠了,還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的偏好按比例加入花椒、芝麻等調味料,這樣制作出的油潑辣子才好吃。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秦腔作為陜西的本土戲曲,又名“梆子腔”,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其形成后對多地的劇種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秦腔在唱法上有獨特之處。在唱、念上以關中方言為基礎,語調高亢激昂、語音生硬、語氣硬朗,聽著就像吼出來的一樣,因此還有些人說:秦腔聽著像吵架。
撰文:劉若書
音頻:俱文輝
圖片:網(wǎng) 絡
編輯:劉若書
審讀:老 甘
責編:老 甘
方言點:陜西咸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