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三國時期的蜀國和吳國正是這一名言的最佳詮釋。
赤壁之戰(zhàn)時,孫權和劉備為了抵御北方曹操的進攻,建立了“孫劉聯(lián)盟”。曹操敗退后,孫權以“借”的名義,與劉備一起分割了荊州。隨后劉備入蜀,擊潰曹操占據(jù)漢中,從實現(xiàn)了諸葛亮“橫跨荊益”的戰(zhàn)略構想。
就當蜀漢勢力到達頂峰之時,昔日的盟友孫權卻在背后捅刀子,奪取了荊州,殺死了關羽,吳蜀同盟最終破裂。隨后劉備傾國出征孫權,結果潰敗于夷陵,蜀漢從此元氣大傷。雖然東吳取得了勝利,卻并沒有趁機西進滅掉蜀國,畢竟北方曹魏仍在坐山觀虎斗。若吳蜀打得兩敗俱傷,最終笑到最后的還是曹魏。
劉備死后,吳蜀關系最后一個障礙就此去除,于是兩國心照不宣地進行了接觸。在諸葛亮和孫權的策劃下,新的吳蜀聯(lián)盟就此成型。
公元229年,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最終捅破最后一張窗戶紙,吳蜀再次和好,共同進攻曹操。同時,諸葛亮和孫權還確立了“交分天下”的戰(zhàn)略,決定在擊敗曹魏后,以函谷關為界,平分天下。
隨后吳蜀之間交聘不斷,但是雙方都知道,所謂的聯(lián)盟不過是逢場作戲,只是為了獲取對方不進攻自己的保證。雖然和吳國建立了聯(lián)盟,但是諸葛亮從未忘記東吳擊殺關羽,氣死劉備的仇恨。因此他的使節(jié)鄧芝就曾赤裸裸地對孫權說:
“天無二日, 士無二王, 如并魏之后, 大王未識天命,君各茂其德, 臣各盡其忠, 將提枹鼓, 則戰(zhàn)爭方始耳?!?/p>
也就是說,吳蜀聯(lián)盟,不過是因為曹魏太強。等曹魏滅了,就是吳蜀戰(zhàn)火重燃之時。有了這個提前,吳蜀之間自然心存芥蒂。吳國和蜀國都曾組織過北伐,事前也約定要相互配合,但在實際操作上,都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任何默契。
吳蜀之間不僅沒有配合,甚至還相互提防。根據(jù)史料記載,蜀漢大約有11萬軍隊,在歷次北伐時,諸葛亮大約會帶領十萬或數(shù)萬人出戰(zhàn)。但在吳蜀邊界,諸葛亮卻總會派遣親信將領,帶重兵防備東吳。防備他們像背刺關羽那樣,抄自己的后路。
例如建興四年(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將幕府放置于漢中。與此同時,他讓駐守永安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鎮(zhèn)守永安。永安,是吳蜀交界的重鎮(zhèn),可謂蜀地的東大門;而陳到,本是劉備的親信將領,其武勇不下于趙云。諸葛亮之所以不帶陳到這樣的猛將參加北伐,就是因為東吳對蜀漢的威脅,僅次于曹魏。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將最精銳的白毦兵交給了陳到。在與兄長、吳國大臣諸葛瑾的通信中,諸葛亮赤裸裸地說:
“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主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
也就是說,陳到手下皆是精兵,而且有李嚴在后方的江州坐鎮(zhèn),可謂是兵多將廣。諸葛亮之所以向兄長如此交底,就是警告東吳別想故伎重演,趁自己北伐、抄盟友的后路。
從諸葛亮北伐到蜀漢滅亡的35年時間里,蜀漢從未做到傾國北伐,總會留下大約1萬兵力防備東吳,甚至到蜀漢滅亡都沒有撤去。
諸葛亮去世后,東吳果然小動作不斷。根據(jù)《三國志·宗預傳》記載,諸葛亮去世后,孫權立即在吳蜀交界的巴丘增兵一萬,大有趁火打劫之勢。其后,蜀漢派使臣宗預質(zhì)問孫權。誰知在宴席上,“孫十萬”竟惡人先告狀,質(zhì)疑宗預道:
“東之與西, 譬猶一家, 而聞西更白帝之守, 何也?”
結果宗預回答:
“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 西增白帝之守, 皆事勢然, 俱不足以相問也?!?/p>
簡單翻譯來就是,你孫權在巴丘增兵,就不準我們在白帝城增加守衛(wèi)?聽完后,孫權明白蜀漢已有防備,于是哈哈大笑為掩飾,去除了巴丘的戍卒。
公元263年,曹魏鄧艾偷襲陰平,后主劉禪被迫投降。而東吳以援救蜀漢為名,起兵西上,準備趁火打劫,攻占永安。誰知在國家滅亡之時,防備東吳的蜀漢精兵強將仍只多不少。結果永安守將羅憲屢次擊敗吳軍,打得對手灰頭土臉。
由此可見,諸葛亮在吳蜀邊境布下重兵,是相當有預見性的高明舉措。吳國這個盟友反復無常,根本不靠譜。如果不預先布置防備力量,東吳或許就能襲破成都,實現(xiàn)全據(jù)長江的戰(zhàn)略構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