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參加了一個親子活動?;顒咏Y束時,主持人要求小朋友進行自我介紹。
很多小朋友都落落大方地介紹了自己叫什么?來自哪個學校?有什么愛好?
但其中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很害羞的樣子,一直抱著媽媽不松手,死活不愿開口,無論媽媽和主持人怎么勸都無濟于事。
媽媽氣沖沖地說:
“怎么搞的?在家怎么練的,你都忘了嗎?別的小朋友都可以,為什么你不行?”
怯生生的小男孩被媽媽罵得更緊張了,開始抽泣。?主持人試圖緩和氣氛,勸道:“這位媽媽不要急,孩子不愿意也沒關系!”
誰知媽媽疾言厲色道:“不行,他會自我介紹的,我教過他!”
接著,媽媽對兒子說:“你說不說,再不說,我就把你丟在這里了?!?/em>
小男孩哭哭啼啼地說了自己的名字后,迅速躲到媽媽的身后,無論怎么勸也不肯露面了。
媽媽無奈地接過話筒,介紹了孩子的信息,說:
“我們家這孩子就是個膽小鬼,本來他不愿意參加活動的,是我逼他來的,就是要鍛煉鍛煉他?!?/em>
我能夠理解這位媽媽希望鍛煉孩子勇氣的一篇苦心,但這種教育方式實在是太粗暴了,只會讓孩子越變越糟。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孩子膽小的問題與爸媽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往往是爸媽對待孩子的許多做法不夠正確,在方式方法上過于簡單,處理過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緊張。
2
為什么別的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自己家的孩子卻畏手畏腳呢?
孩子膽小,多數是爸媽處理問題不當造成的。下面就是幾種造成孩子膽小的錯誤行為。
同事女兒瑤瑤很膽小,特別是見到保安就躲到媽媽身后不敢動。原來,瑤瑤不聽話時,媽媽就會嚇唬她:再不聽話,就讓保安把你帶走。
小區(qū)里有保安巡邏,幼兒園門口有保安站崗,所以,瑤瑤每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越來越膽小了。
爸媽千萬不要恐嚇孩子,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你的一時疏忽會讓孩子的一生陷入恐懼之中。
“這個危險,不要碰!”“這邊小朋友太多了,別碰著你,我們去那邊玩吧!”
爸媽喜歡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當孩子不愿意做某事,爸媽的包辦主義,會加深孩子的恐懼和排外心理。
?
有些爸媽總把'我這孩子就是膽小'這句口頭禪掛在嘴上。
還有爸媽喜歡說:“你怎么這么笨,啥都學不會!”“剛才阿姨問你幾歲了,你怎么不回答!膽小鬼!”
?六歲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爸媽的依賴很強,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你給孩子貼的標簽,會誤導孩子,成為你不愿看到的那個“他”。
當爸媽吵架時,孩子會嚇得不知所措,慢慢地,孩子就形成恐懼、膽小的性格。
特別提醒二胎爸媽,當你吼老大的時候,已經在老二的心理埋下了膽小的種子。?
3
研究發(fā)現,3-4歲是嬰幼兒害羞與膽小心理發(fā)展矛盾期,孩子“害羞”、“膽小”,只是他心理發(fā)展必須經歷的過程。
敲黑板!
有的孩子天生膽小,這也不是壞事。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可能會相較于其他的孩子更加細膩、敏感。
爸媽要做的不是試圖引導孩子變得大膽,只要遵從他的天性就好了,千萬不要以“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語言恐嚇他。
爸媽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碰到孩子不敢在公共場合講話時,不要著急,可以考慮下面的“溝通四步法”。
1. 陳述事實——你今天沒有準備好,不愿意自我介紹。
2. 共情——我明白你的緊張,你不要太自責。
3. 解釋原因——大家第一次上臺都會緊張的,你愿意站到臺上來,已經很勇敢了。
4. 鼓勵——我們回去多練習,等準備好了,下次再來玩,好嗎?
優(yōu)秀孩子是陪伴出來的,但是,陪著≠陪伴。
只有懂孩子,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爸媽,才能激發(fā)孩子的能量,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知難而上,健康成長。
黃磊的大女兒多多,被網友稱贊是星二代里的一股清流,不僅乖巧懂事,還多才多藝。
?在黃磊的陪伴和鼓勵下,多多不斷嘗試新事物,讀書,翻譯外文,寫全英文舞臺劇本。
無論多多想做什么,黃磊都是全力支持。他說:“最好的愛就是尊重”。
爸媽的鼓勵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千萬不要想方設法剪斷孩子的翅膀,還逼孩子振翅高飛。
當然,孩子的表現沒達到預期時,千萬不要失望、埋怨甚至責罵,應該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拒絕“包辦型家庭”,要尊重孩子,不要用極端手段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從孩子的立場出發(fā),引導孩子勇敢面對困難。
孩子渴望屬于自己的成長空間,爸媽要學會尊重孩子,仔細聆聽孩子的話,就算沒有邏輯也不要打斷,讓孩子明白自己是被認可的。
孩子難免會說錯話,做錯事,爸媽要心平氣和地糾正孩子的錯誤,一味地打壓孩子,為讓孩子喪失信心,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會讓孩子無所適從,難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性格。
?生活中,媽媽可以嘗試“扮弱”,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和勇氣。只有孩子有膽量了,才能表現越來越棒。
爸媽是孩子的依靠,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
當孩子被誤解,受了委屈時,需要爸媽的理解和保護。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勇氣探索陌生的外界環(huán)境。
多帶孩子參加小朋友之間的游戲,切記,冷靜看待同齡孩子之間的打鬧,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游玩。不要自作主張的帶走孩子、干涉孩子或者責罵孩子等。?
可以全家出門游玩,讓孩子走進大自然,爬山、漂流、溜冰,在玩中鍛煉孩子的膽量。
孩子經歷多了,見識廣了,就會更加從容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了。
鼓勵孩子多同身邊人溝通,讓孩子自己買東西,問路,打電話約朋友玩等等。
多參加社交活動,既鍛煉身體又增強膽量,讓孩子更加陽光,一舉兩得。
很多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格外內向、膽怯、不愛說話,原因就是父愛缺席。
媽媽要多和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變大。
父親要多和孩子相處,親子閱讀,游樂場,戶外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父親的高質量陪伴會讓孩子越來越勇敢。
兒子小宇有時也很膽小,有次,在商場看到兩個三米多高的大人偶——奧特曼和怪獸。
他嚇得抱住我的大腿,不停地說:“怕!怕!”
我抱住他,用手輕輕地撫摸著他的后背,對他說:“小宇別怕,爸爸在這!”
我試著把他放下來,問他:“奧特曼打拳的姿勢酷不酷?我們學一學好不好呀?”
我模仿奧特曼的姿勢,并大喊一聲“哈”。
他很感興趣,有樣學樣,還邊打拳邊笑著說:“哈,不會動,嘿嘿。”
爸媽是孩子害怕時的“救命稻草”,想要孩子克服膽怯,變得勇敢,爸媽要學會幫他找到心結,直面并戰(zhàn)勝恐懼,消除心理陰影,膽小鬼逆襲成勇士。
4
當然,沒有任何一種育兒方法可以適用于所有家庭,我們只能慢慢摸索,不斷學習。
培養(yǎng)孩子需要耐心和細心,要體諒孩子的心情,不要操之過急,孩子一次沒做好,就兩次,相信他,慢慢疏導。
其實膽小的孩子最需要家人的關懷和鼓勵,希望爸爸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后,能夠反省自己,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性格走向!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關愛,愿所有孩子都能變得勇敢、陽光。
作者:涵宇,親子陪伴的踐行者,一個愛家庭,愛寫作的80后二胎奶爸。用真心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文字講述親子教育的走心暖文。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