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qū),有一類食物,非常草根,但人們對它們卻情有獨鐘,不僅因為美味,更因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許許多多普通人家,就是靠它們來填飽肚子的。你應(yīng)該不難想到,我說的就是番薯、芋頭這一類的塊莖植物。而在濠江區(qū),除了番薯芋頭之外,還有一種塊莖植物,跟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動息息相關(guān),時至今日,許多潮陽人家里還存放著用這種植物制作的食物,以隨時備用。這究竟是一種什么食物?
建議在wifi模式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這種備受潮陽人喜愛的食物就是東京薯。東京薯是清代的時候從國外引進過來的,它的學(xué)名叫做“竹芋”。自那個時候起,潮汕很多地方,像濠江、潮陽和潮州的鳳凰山區(qū),便開始出現(xiàn)東京薯的身影。而濠江人,尤其是東湖人,對自己出產(chǎn)的東京薯品質(zhì)尤為自信。
東京薯性涼,有清肺止咳、清熱利尿的功效。于是,在以前醫(yī)藥還不是很發(fā)達的年代,東京薯甚至被當(dāng)成退燒的藥物來使用,而東京薯做成的丸子煮起來也方便。清水煮至微沸的時候,慢慢將丸子放進去,不停地攪拌,等丸子變得完全透明,再放一點點紅糖或白糖,味道清甜,口感潤滑,嘴一吸一小碗就全下肚了,特別適合感冒后沒胃口的人吃。所以,在以前,濠江的家家戶戶都會自己種一些東京薯以備用。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到二月是種植東京薯的時節(jié),農(nóng)歷七月,東京薯的根莖還很苗條,到了冬至后收割時,它的地下塊莖就會長成身粗渾圓的樣子,有點像冬筍,又有點像姜薯。小個的留到下一年種植用,大個就拿來磨粉制丸。這也是農(nóng)戶們最忙碌的時候,東京薯要變成東京丸,整個過程全靠手工,程序十分繁瑣。
先將焦黃的外皮剝?nèi)?,清洗干凈,便可見到白白嫩嫩、幾乎都是淀粉的薯肉。隨后將薯肉碾碎,再經(jīng)過農(nóng)戶自制的紗網(wǎng),一遍遍將細膩的東京粉篩出來,剩下來的糊狀的東京薯就可以拿去曬干。接下來,就是將曬出來的東京粉用清水進行浸泡,經(jīng)過反復(fù)換水、沉淀和過濾,一直等到水恢復(fù)清澈才算完成,這差不多要花上十天的功夫。
等到天晴、陽光充足的日子,就得將洗出來的粉末拿出來晾曬。當(dāng)東京粉曬到差不多干,還有一點濕度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搓丸的程序。婦女們將東京粉放進布袋里,東京粉在布袋里搖幾遍,很神奇地就能凝聚成一顆顆丸子。再經(jīng)過篩網(wǎng)篩過之后,大小更加均勻,這樣,純手工制作的東京丸才算大功告成。
每年冬至后,濠江人采收東京薯,制作東京丸。濠江人認為,東京丸放得越久,清熱降火的功效就越好。另外,家里儲存著東京丸,也是儲存著一份團圓的期盼。冬至過后,一直到元宵,游老爺、英歌舞、演潮劇,濠江的各個村落都有各自的傳統(tǒng)慶祝習(xí)俗,而相同的是,在他們祭拜的供桌上,一定要有東京丸的身影,它寄托著人們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潮汕的傳統(tǒng)習(xí)俗里,薯粉做成的丸子,形狀圓,味道甜,長久以來都被人們視為團圓和甜蜜的象征,另外,東京丸煮熟后酷似魚籽,所以在民間又有早生貴子、兒孫滿堂的含義。在濠江,逢年過節(jié)煮上一鍋東京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人們也很樂于煮東京丸來跟親朋好友分享甜蜜。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告別農(nóng)耕生活,村里如今已經(jīng)很少有人在辦喜事的時候派送東京丸了,就連東京薯的種植面積也在逐漸減少。如今,東京丸雖然不像以前一樣常見,但很多潮汕人仍對它情有獨鐘,并且熱衷于將它與新式的煮法結(jié)合。有些廚師會將東京丸和姜薯、椰漿放在一起煮,或者效仿西米露的做法,先將芋頭剝皮切塊,放入鍋里煮,再放入東京丸,倒入椰漿,煮成一道香芋椰汁東京丸,吃起來別有風(fēng)味。
隨著農(nóng)耕時代的逐漸遠離,東京丸產(chǎn)量的減少已不可避免,但在人們的記憶深處,總會珍藏著一份甜蜜,閃耀著一顆顆晶瑩透亮的丸子。
來源:汕頭電視臺《美食潮》、汕頭橄欖臺AP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