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梅齋墓
揭陽翁梅齋墓位于榕城區(qū)地都鎮(zhèn)鐵場山,廈深高鐵桑浦山隧道的出口處,即與國道206的交界處。
1988年1月12日,揭陽縣人民政府發(fā)出揭府布[1988]第一號布告,公布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翁梅齋墓是當時唯一入保的古墓葬。
后于1994年公布為揭東縣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由于行政規(guī)劃調(diào)整,該墓歸屬榕城區(qū)管轄。
明嘉靖二八年修建的翁梅齋墓,墓前石翁仲及石馬、石羊等栩栩如生,雕工精美,冠絕一時。是揭陽石雕的代表作!
可惜近年也都不知下落了!
翁梅齋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占地326畝。是廣東省現(xiàn)存最大型古代墓葬。這是罕見的巨型陵墓,營建工程達三年之久。
墓主是明代中葉嘉靖年間成功卓著的邊關(guān)重臣、兵部尚書翁萬達(字仁夫,號東涯,謚襄敏,明朝將領(lǐng)、詩人,潮州府揭陽人)之父翁玉(號梅齋)的墓地。
根據(jù)《揭陽縣志》所載:“萬達通古博今,操筆頃刻干言,為人剛介坦直,勇于任事, 意氣彌歷,有嶺南第一名臣之稱。'翁梅齋墓,是翁萬達為其父所建造之墓塋。該墓墓道長 1.5公里,有牌樓5座,其中“御葬”坊三重三開,為三門四梓的巨型牌坊,前楷書“御葬”,后篆刻“瀛洲曠典”;往墓丘前面30米處立“幺城”坊,前書“幺城”,后寫“梅丘”,還有梅丘坊石刻。
翁梅齋墓原有嘉靖皇帝《御制祭文》石匾,后來被當?shù)卮迕窨竵碜鞒靥恋碾A石,《御制祭文》碑刻現(xiàn)存于榕城區(qū)地都鎮(zhèn)大瑤村,是嘉靖皇帝祭葬翁萬達父母的祭文。石匾呈黑芝麻 色花崗石,長1 70厘米,寬76厘米,四周起線成框,文楷體陰刻,白右往左豎刻,其中“御 制”“皇帝”“諭”抬寫,左下角已被敲毀,現(xiàn)存共有l(wèi) 5 1個字,每字5厘米見方。
御制祭文
皇帝遣廣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張鏊諭祭累封資善大夫、兵部尚書翁玉并妻加 贈太夫人許氏日:惟爾丘園養(yǎng)晦,詩禮傳芳。誼篤宗門,行孚鄉(xiāng)邑。粵有嘉配, 懿淑相成。顧弗永齡,徽音尚在。慶鐘哲士,濤陟顯階??偠竭吶?,屢揚丕績。 簡膺司馬,倚任方隆??隧畡酌阏骷矣?xùn)。爾承封賜,重沐寵榮。備福今終,夫復(fù)何憾!乃披奏疏,用體孝思。爰命有司,為營葬口。特超常典,諭祭口口?!?口原有矢口,尚其口口!
從墓道神碑往東北方向逐級進入主墓區(qū),現(xiàn)在保存較為完好的有神道碑(及亭)、御葬坊、玄城(梅丘)坊、墓丘。
由南面的“墳前”進去,依次有神道碑(及亭)、墓門牌坊。首段南北走向的神道約100米,牌坊已毀,留下當年“特超常典”營造的圣旨碑板。
碑亭為四柱翹檐尖頂,穹頂陰刻太極八卦圖。碑高3米、寬1.5米。
碑由吏部尚書嚴嵩撰文,禮部尚書徐階書丹,禮部尚書盛端明篆額,碑文千余字,記述墓主及其兒子的有關(guān)情況。
文字簡潔明麗,書法端莊秀美,兼之參與者位尊職高,故此碑有學(xué)者以為堪稱“三絕”。
然后向東,又有牌坊(孝義坊,其上刻賜葬祭文)一座以示轉(zhuǎn)折,牌坊前有一山坑,坑上一座龐大的石拱橋,過橋至“兜池”這段東西走向長逾百米的神道上,兩旁排列12對生肖石像,有的只露一頭,身軀掩于土內(nèi)[路中垂直一路往北,通翁公如夫人墓處。墓前有一牌坊(繼母坊,其上雕刻著麒麟和飛鳳)]。
盡頭有一石砌“兜池”,兜池周圍環(huán)以石欄桿,約莫三四十平方米。
神道由此再次折北。路口是“御葬”牌坊,
過兜池為“御葬”坊,三重三開間,上刻“御葬”二字。
鐫刻著當年參與營墳從兩廣總督到縣典史、主簿等一系列職官名字,相傳“御葬”兩字出于首輔嚴嵩之手。背面篆刻“瀛洲曠典”。
精美的石雕牌坊被附近采石場沖積的泥沙湮沒殆盡!
前方淤泥步步逼近!
已有一半被埋沒!
揭陽現(xiàn)存寥寥無幾的古牌坊,竟然受損嚴重!
過此牌坊,依次置列石馬、石翁仲、石華表各一對立于道旁。
而后是一個長方形院子,前排有7間房屋(中為享祠,左為宰牲亭,右為具服殿,石砌的殿基呈須彌座式,上有石欄圍繞),天井兩旁分別有石砌的傳碑亭、誄碑亭。
天井北側(cè),是一高臺基式有回廊仿似現(xiàn)在學(xué)宮大成殿,大小也相若的祾恩殿,大躍進煉鐵高潮形成前,幾十根石柱都還立于天地之間。過了祾恩殿這個大院之后,又有一個圓形的圍墻結(jié)構(gòu),仿似北京天壇的圍墻,而四角各建有角樓。圓圜中央又立一牌坊,前鐫“玄城”,后鐫“梅丘”匾額,
前往墓丘的路也被堵??!
高鐵列車從一側(cè)經(jīng)過,有誰會注意到這是一個營建了三年之久的墓葬!
在它的后面,就是圓錐形用糯米混合貝灰砂澆鑄的“梅丘”——翁公墳了。
由于這個圓形圍墻至近代只剩一截矮垣,民間便把它訛為“虎牢”,而虎則是建于虎頭山的翁墓。
整個建構(gòu)占用面積,絕對超越100畝。其東還有守墓用的小梅書屋和守墓人休閑的日涉園。
史志中的壯偉描述,
在現(xiàn)實中均蕩然無存了!
這就是今天見到的翁梅齋墓的全部了!
很難想到這是建制超規(guī)模大墓。
亂石成堆,
被埋在地下的文物,
希望未來能重見天日!
更希望古墓能早日修繕復(fù)原!
翁梅齋墓所在山上盛產(chǎn)赤褐色花崗巖,因此遭到了瘋狂采挖。到了今日,墓丘與神道碑之間的地方被采石作業(yè)的單位作為采石作業(yè)場,淤泥橫流,毀壞的痕跡已經(jīng)推進到了主墓丘邊上。在兩座石牌坊之間,亂石和龜裂的淤泥把這里毀壞覆蓋。
在上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的時候,由于地方經(jīng)濟都在逐漸興起,加上“翁梅齋墓”所在的位置揭東縣地都鎮(zhèn)附近的山比較多,因此附近的農(nóng)民都靠開山采石,
加工售賣建筑材料作為謀生手段?!啊堂俘S墓’從那時起開始遭遇嚴重損毀。
路邊部分已是工廠!路過206國道可看見翁梅齋墓碑。
文物被破壞,有些可以修復(fù),但歷史的特征誰誰能再造呢?以后潮汕的歷史文化誰能知曉?難道我們留給后代的只是被破壞的文物和污染了的環(huán)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