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格來講,嘉陵江不是沒有沖積扇平原,而是沒有大的連成片的平原;在嘉陵江流域,較大的還是有江彰平原、涪江中下游谷地、岳池平原,小的也有南充、開江等地的平原、壩子!
編輯
沖積平原的成因與條件有哪些?
沖積平原是河流受構(gòu)造運動(上升轉(zhuǎn)為下降)、地形(從山地到低平谷地)和人為因素(筑堤、修水庫)等影響,水流流速減緩,導(dǎo)致泥沙大量堆積而成。
沖積平原的形成條件有三個:
一是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須是相對下沉或相對穩(wěn)定的地區(qū),在相對下沉區(qū)形成巨厚沖積平原,在相對穩(wěn)定區(qū)形成厚度不大的沖積平原;
二是在地形上須有相當(dāng)寬的谷地或平地;
三是須有足夠的泥沙來源。
根據(jù)作用營力和地貌部位,一般把沖積平原分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三角洲平原)三部分。
很顯然,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典型的沖積平原。
成都平原的形成原因?
成都平原又稱川西平原,廣義的成都平原,介于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總面積達(dá)2.3萬平方公里;狹義的成都平原僅指岷江、沱江沖積平原,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
編輯
成都平原是典型的沖積扇平原,考察其成因,主要源于冰川時代,四川盆地西北山地發(fā)育了大量冰川,冰川融化后,大量泥沙由岷江、沱江等幾條大江攜帶狂奔,但由于龍泉山脈的攔截使得大量泥沙和沉積物堆積在龍泉山以西斷裂凹陷地區(qū),形成一片湖澤之地(或者叫最后的古蜀湖),再經(jīng)過長期的沉淀與蒸發(fā),最終形成了成都平原。
編輯
很顯然,作為從屬型平原和典型的山前平原,成都平原的形成就是一個司空見慣的沖積扇平原的形成過程,但其中有幾個要件:一是川西北的山地有大量冰川(降水);二是有落差有大江(岷江、沱江)攜帶巨量泥沙;三是有龍泉山這一天然大壩阻攔并形成湖澤;四是能蒸發(fā)或能將湖水導(dǎo)走(成都平原的海拔500多米,遠(yuǎn)高于川中丘陵與川南谷地,這一點上,沱江沖穿龍泉山尤為重要);五是成都平原是斷裂凹陷地區(qū)(地形上必須是谷地或平地)。
為什么嘉陵江流域不能沖積出平原?
四川盆地內(nèi)的山脈,大多都是東北一西南走向,恰好讓龍泉山脈阻滯了岷江、沱江從川西北攜帶的泥沙;同理,川東北的渠江,河流與山脈同向,由于沒有相應(yīng)山脈的阻滯,只有谷地,沒法在盆地東北部形成較大的沖積扇平原中的“山前平原”,只有一個不太大的開江平原;還有一個原因,川東北海拔不高,地域有限,冰川與降水還不足以沖穿山脈,河流只能與山脈同向,沒法形成“山前平原”。
編輯
川北的嘉陵江,倒是發(fā)源于秦嶺,可是在西漢初年的武都道大地震之前,嘉陵江尚未改道,西漢水還是漢江的上游,嘉陵江上游的冰川雪水造就了漢中平原;改道后,冰川雪水已成過去時,徑流量有限,再加上嘉陵江河谷較深,沒法形成沖積扇平原,只在南充形成平坦的河谷(平原)。
編輯
倒是發(fā)源于川西北的涪江,有與岷江一樣的冰川雪水,一樣的落差,只是缺乏龍泉山脈的阻滯,沒有機(jī)會形成大面積的沖積扇平原中的“山前平原”;雖然沒造就出另一個成都平原,卻自江油的江彰平原起,沿江都是小的平原與平坦的河谷,如江油、綿陽、遂寧一帶,也算是中部平原(泛濫平原)的雛形。
編輯
另外,介于渠江與嘉陵江之間的岳池,地處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地區(qū),因其地表平緩,地形以淺丘平壩為主,明顯不同于周邊縣份,這在整個四川盆地非常罕見,這些平壩統(tǒng)稱為岳池平原,約500平方公里。
岳池平原的地貌特征和我們常見的傳統(tǒng)的平原有很大不同,屬于淺丘平原,是顯著性的發(fā)育不完全的侵蝕性平原;部分未被完全侵蝕的淺丘將岳池平原分割成為大大小小的版塊,各個平原版塊互相相連,構(gòu)成整個犬牙交錯狀的岳池平原;所以說岳池平原除了中心附近,很少見不到那種很大的平壩子,有很多起伏很小坡度較緩的小丘摻雜其中,但無數(shù)的小壩子又是相互連起來的。
編輯
嘉陵江流域不能沖積出較大平原的另一層原因,還在于長江在川南谷地的深度下切,導(dǎo)致嘉陵江的落差加大,河谷加深,除谷地以外的地勢都較高,汛期的溢出物不多,沒法形成沖積扇平原中的“中部平原”(泛濫平原)。
嘉陵江流域沒能沖積出較大平原的另一原因令人無語,就是嘉陵江、涪江、渠江匯合以后,徑流量加大,以致于沒有沿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邊緣向瀘州方向(西南方向)流去匯入長江,而是直接南下,連續(xù)沖穿山脈,在重慶匯入長江;這就失去了形成泛濫平原(中部平原)的絕佳機(jī)會。
為什么盆地內(nèi)自南向北的河流也沒沖積出平原?
順便多說一句,盆地內(nèi),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長江在不斷南切,由一開始的盆地中部逐漸南切,最后從盆地南部邊緣的內(nèi)壁流過,緊靠盆地的南部盆壁,讓由南向北流的烏江、赤水、永寧河、南廣河等也沒有機(jī)會形成較大的沖積扇,也沒法在盆地南部形成沖積扇平原中的“山前平原”和“泛濫平原”。
編輯
可惜了,嘉陵江雖然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本身徑流量也挺大的,還是沒有沖積出一個完整的連成片的沖積平原來,要不然,農(nóng)業(yè)優(yōu)勢就會蓋過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國更俱盛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