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
來源產地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 的干燥成熟種仁。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
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西南等地。
別名卵菱、雞癕、雞頭實、雁喙實、雞頭、雁頭、烏頭、蔿子、鴻頭、水流黃、水雞頭、肇實、刺蓮藕、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雞咀蓮、雞頭苞、刺蓮蓬實
【原形態(tài)】
一年生水生草本,具白色須根及不明顯的莖。
初生葉沉水,箭形;后生葉浮于水面,葉柄長,圓柱形中空,表面生多數(shù)刺,葉片橢圓狀腎形或圓狀盾形,直徑65~130厘米,表面深綠色,有蠟被,具多數(shù)隆起,葉脈分歧點有尖刺,背面深紫色,葉脈凸起,有絨毛。
花單生;花梗粗長,多刺,伸出水面;萼片4,直立,披針形,肉質,外面綠色,有刺,內面帶紫色;花瓣多數(shù),分3輪排列,帶紫色;雄蕊多數(shù);子房半下位,8室,無花柱,柱頭紅色。
漿果球形,海綿質,污紫紅色,外被皮刺,上有宿存萼片。
種子球形,黑色,堅硬,具假種皮?;ㄆ?~9月。果期7~10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甘、澀,平。
歸脾、腎經。
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中藥大辭典》
味甘,性干溫、鮮涼。
入脾、腎經。
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中華本草》
甘;澀;平;
歸脾;腎;心;胃;肝經
固腎澀精;補脾止泄。主遺精;白濁;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亦可適量煮粥食。
【注意】
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