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的爺爺奶奶口中,總是有些集結了無數(shù)先輩智慧的老古話,說起來朗朗上口,在俗語乍一看,甚至還有點像“迷信”,但是細細咀嚼之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意味深長”。比如,本次我們要議論的古代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對于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顏小二覺得這更像祖先為了規(guī)避風險而歸納出了一條“活命法則“。這句話的意思很直白,大抵就是“一個人趕路的時候,不要進古廟,兩個人結伴的時候,不要靠近水井,三個人合作的時候,不要一起抱一棵樹”。細細咀嚼深意,看似簡單的俗語,也有大道理,老祖宗對“防人之心”的強調。為什么這么說?請繼續(xù)往下看。
1、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的邏輯合理性
關于“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俗語,要理解老祖宗蘊含在其中“防人之心”哲理,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這句話的邏輯合理性。
(1)為什么“一人不進廟”?因為“廟宇”比“荒郊”更危險
在我國古代,有許多犯了事兒的人,在官兵來抓他們之前會逃之夭夭,這種時候,偏僻的“古廟”便是他們落腳的好去處,同時,有部分被發(fā)配邊疆但在押解途中逃跑成功的囚犯,也會進入寺廟,以此掩人耳目。舉個例子,《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魯智深,他是因為失手打死了惡霸,為躲避官兵追查,于此逃到寺廟當了和尚。
雖然魯智深是好漢,但并不是每一位躲在寺廟的犯人都是“魯智深”。所以,對于我們的老祖宗而言,一個人出門在外,留宿在“古廟”并不是什么好選擇。
(2)為什么“二人不看井”?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我國古代,人一旦掉入水井,生還的可能性基本很小,于此,兩個人結伴在一起,要盡量避免在水井旁逗留。身邊的人要是心術不正、對自己早有積怨,四下無人的水井可能對對方來說就是加害的“好機會”。于此,我們老祖宗為了避免出現(xiàn)“被人推下水井”的危險,便留下了“二人不看井”的叮囑。
(3)為什么“三人不抱樹”?避免“抱團謀利”
關于“三人不抱樹”,老祖宗的這個叮囑很形象,大抵是在說,如果一棵樹三個人一起“抱著”運送,那么就可能出現(xiàn)其中兩個人“商量好”,以“抱團謀利”的方式合伙商量“少下力氣”,以至于大部分力量都壓在另一個人身上。
2、啟發(fā):有人的地方就難少爭斗,所以要有“防人之心”
我們常說,不要有害人的心思,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有“防人”的心思。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言行,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別人的“心思”,畢竟在不同的社會身份之下,因為一些利益關系的牽制,許多人都有相應的“人格面具”,面具背后,真心是什么樣的,只有自己知道。
而社會道德對人的束縛,而在顏小二看來,道德層面的“仁義禮智信”,是否遵守,全靠自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老祖宗以非常接地氣的俗語即“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告訴我們,出門在外,或者與人結伴,甚至是合作的時候,一定要有“防人之心”,以此保證自己的安全、維系自己的利益。
3、俗語的背后,是老祖宗對“人性”洞悉
關于流傳于民間,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在顏小二看來,其實都有深沉的智慧,比如本文所議論的俗語,看似是告訴人們出門在外要避免在某些場所逗留、干活兒的時候要避免某些情況,實則是在“展現(xiàn)人性利己”。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家韓非子提出“人皆自為”,而秦始皇更是在法家李斯的幫助下,從“人皆自為”這一特性入手訓練出了如虎狼一般的秦軍,最后統(tǒng)一天下。
人性“利己”,即便我們不愿意直面這一事實,但是它切實存在,而且很容易被激發(fā)。
人與人的不同,在顏小二看來,許多時候就在于人對自己的“利己之性”的控制,有時候,我們能夠看到身上的“利己”、并且把握“利己”在人事變化中展現(xiàn)的“規(guī)律”,這種時候,人就不算是完全被物欲奴役的“存在”,而“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類道破“人性弱點”的俗語,恰恰就是幫助我們突破物欲牢籠的“良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