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書法審美,行家和行家之間是可以探討的,行家和非行家之間是不能探討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書法家們認為是好書法的,往往被大眾批評為丑書。而一些江湖體卻被大眾贊賞。孫過庭說:吾嘗盡思作書,謂為甚合。時稱識者,輒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孫過庭老師雖然能寫一手好字,但不會看人。
2、學書先學真書(包括隸書、楷書、篆書等)、再學行書,最后學草書,這是很多人奉為經(jīng)典的言論,誤導了很多書法愛好者。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我的實踐告訴我,用筆無出草書之外,學習草書才是盡快掌握用筆的方法。從草書到楷書,比從楷書到草書,容易太多。為楷而楷,是為死書。以草為楷,則為活書。
3、信息時代,書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確實,現(xiàn)如今連打字都不需要鍵盤了,有一張嘴能說話就行。那書寫還有作用么?我認為至少還有三點。一,文化傳承。象形文字是中華民族骨子里流淌著的文化血液。二、修身養(yǎng)性。對書寫者來說,完全是一場自我的修煉。三、掛在墻上。作為裝飾品存在,用來妝點、美化生活、工作空間,沒有比筆墨藝術更好的了。從第三點來看,書法在向架上繪畫的方向發(fā)展,線條、構成和墨色,就成為了書法藝術的三大核心技法。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草書越來越具有市場的原因。
4、說草書是集書法之大成者,恐怕也許只有我會這么認為。當記錄內容已經(jīng)不再需要紙和筆,楷書、行書的藝術表現(xiàn)就相對被局限,可發(fā)展的空間不多。有如學田英章者,千人一面,何不買個打印了,直接將田英章老師的字打印出來,一模一樣,豈不快哉!草書是所有書體中書寫自由度最高,發(fā)揮空間最大的一種書體,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5、草書具有不次于楷書的嚴謹法度,草書的字法比行書要高,稍不嚴謹就會寫錯,草書難學,不在于筆畫,而在于要記住字法。有些所謂書家,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張冠李戴瞎寫一通,也只能貽笑大方了。
6、高手在民間的說法,不完全準確。對書法來說,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匯聚了90%以上的書法精英。所謂的民間高手,在信息化的今天,也很少見。當然不是說廟堂里都是高人,有一些泛泛之輩也登大雅之堂,只能說明廟堂水深。
7、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我們今天這樣,見到如此多的書法資料。在這一點上,古代的書法大家們,也要羨慕我們。但是,這也是一個寫字不重要,書法不重要的時代。屏幕和鍵盤代替了紙張和毛筆。書法的土壤,也只會越來越貧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