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能夠讀到抑揚頓挫、聲律和諧的近體詩,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沈約。沈約是南朝詩人,也是著名的史學家,他所寫的《宋書》是研究南朝劉宋最重要的資料。在詩歌方面,他發(fā)現(xiàn)了四聲八病,使詩歌產生人為音律,沈約在他的著作里面寫道:“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彼哉f,近體詩后來發(fā)展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沈約功不可沒。
因為聲律的發(fā)明,到了唐代,人們寫詩已經完全按照平仄來寫,今天就和大家欣賞唐代的四首五言律詩,感受律詩之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這是一首送別之作,詩人用豪邁的語氣和寬廣的胸襟為朋友書寫了一曲高山流水,讓后人可以知道離別不一樣愁腸百轉,也可以壯懷激烈。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xiàn)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相傳白居易早年去長安,因為名字曾經被人認為口氣太大,等到長安的飽學之士們看到了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禁連連贊嘆,后悔說出了“白居不易”。整首詩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還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算得上是唐詩之中的絕唱。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安史之亂后,李唐皇室逃出長安避難,作為詩人的杜甫也不幸被叛軍捉住并帶到了長安,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xiāng)而作,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還不滿25歲,真是天才。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吧诫S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