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幫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潛能和愛好?
給當代琴童爸爸媽媽的一些建議
大家好,我是海燕醫(yī)生的朋友,因為海燕姐跟我聊起眼下很多學琴的孩子,讓我想起了以前的鋼琴教師生涯。后來因為讀書,這段鋼琴教師的生涯中止了幾年,畢業(yè)后又來到西安當一個普通的教書匠。我知道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特別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藝術教育;跟海燕姐幾句無意間的閑聊讓我想到,我可以把我的一些經(jīng)歷和所見記錄下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特別強調的是,我的觀點更多地不是出于一個鋼琴教師的視角,而是出于一個曾經(jīng)的琴童對自己生活的感受。
一、藝術的量化與不可量化
以前我主要教一些上大學之前的孩子。在一次海燕姐主持的家長聚會中我曾經(jīng)說過,十五年前的家長讓孩子學琴的唯一目的,就是考級,因為等級證可以在各種考試中加分。為此家長不斷地向老師和孩子施壓,一切為了考級,弄得老師和孩子都苦不堪言。老師看在學費的份上忍了,再說了,你自己的孩子,你愛咋折騰是你的事兒,反正我說什么你也聽不進去;最可憐的是孩子——第一天拿著五線譜歡天喜地來學琴的孩子,要不了幾年,就變成了痛恨音樂和家長的小惡魔。最后我實在受不了這樣的惡行——難道我花了那么多年練出來的彈琴的本事,就是用來讓那些和我當年一樣的小屁孩兒看見鋼琴就惡心嗎?好在家里也不缺我?guī)т撉僬n掙的那點銀子,既然不缺錢,就別缺德了。在研一的時候我堅決把所有鋼琴課推掉了。
據(jù)說現(xiàn)在考級不再加分了,這導致了很多家長終于把鋼琴教育的目的轉到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上,然而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情況其實沒有根本性改觀。爸爸媽媽們不再關心那張證書,但開始關心599、299和740所代表的等級,互相之間特別喜歡打聽你兒子彈了幾年、彈到哪了。于是,孩子脖子上的小鎖頭不再是等級證書,而是教材編號——這有什么區(qū)別呢?
這大約反應了我們思維的一種方式,即,我們傾向于選擇那些可以量化、容易比較的指標,理由很簡單——省事兒?!八刭|”或“音樂素質”是個很難說清楚的東西,就是行家都沒法一下子就看明白一個孩子的音樂素質究竟幾何,何況多數(shù)情況下基本上是外行的家長們。在這種情況下,等級證書和教材編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直觀的標準,不但可以拿來跟別人家的孩子比個高低,也可以將自己的孩子眼下的情況跟從前的情況相比,從而簡單明了地得出結論。在這樣的導向下,鋼琴教師也不得不屈從于這個直觀可見的標準,于是孩子成了最終的犧牲品。然而統(tǒng)一標準下的藝術教育絕對是扯淡的教育,尤其是這種成年人、外行人自以為是想象出來、又強加給孩子的標準,就更是貽害無窮。很多爸爸媽媽信誓旦旦地說,我不求我兒子將來能成個什么家,他高興就行了,可“高興”本來就沒有統(tǒng)一標準,作為手段的音樂又怎么可能有統(tǒng)一標準呢。
說到這里我想起我正在準備的一門人類學課程,其中一節(jié)課提到了女人的罩杯問題。在中世紀的歐洲,漂亮乳房的標準有好幾項:大小、形狀、挺拔程度和乳頭的色澤等等;到了1920年法國人發(fā)明了胸罩,同時發(fā)明了罩杯的概念,于是乎,形狀和色澤等等都不重要了,乳房的美從此幾乎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大小”,最后就只剩下“大”了。因為形狀和色澤都是不可量化的東西,沒法比,可女人的美不拿來互相攀比的話,那美女們不是都要憋瘋嗎?此時最方便拿來比較的當然就是體積了,因為這個是可以量化的、最為直觀的、沒有分歧的。在這種導向下,女人的乳房最終變得幾乎完全以大為美——盡管實際上我們都認為,太大了并不美。
就像人們在關于乳房美的各種標準中最終選取了這個可以量化、因而最方便拿來比較的“大小”一樣,我們做什么事都喜歡選擇一個可量化的指標,方便比較,然而也正如對乳房唯大為美的做法最終導致了很多確實很大、卻一點也不美的乳房一樣,這追求可量化的鋼琴水平的做法,最終也必將造就一大批實際上跟音樂壓根沒關系的鋼琴傻瓜。藝術是不可量化的,美更是不可量化的,強行量化藝術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扭曲藝術。
其實這量化和硬性比較藝術的思維方式也存在于藝術群體內部。比如,很多作曲家意識深處都有一種隱約的觀點,即只有能寫歌劇或者交響樂的才是真正偉大的作曲家,歌劇和交響樂這樣的長大作品要比藝術歌曲和鋼琴小品這樣的“小玩意兒”高級,很多人因此卯足了勁,非要“整個大的”。他可能有著非常卓越的寫作精悍作品的能力,可他非要把這個能力扔了,去寫那些他駕馭不好的大型作品。在音樂史的古典時期里,不寫歌劇和交響曲的作曲家一般是很難出名的,即使像門德爾松和肖邦這樣寫作短小作品出了名的,他們的名聲也必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和分歧。文學界也很相似,大家可以去看看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他們幾乎都是寫長篇小說的;我們最耳熟能詳?shù)哪切┩鈬膶W作品,也大都是長篇小說。
人們對“比較”有一種偏執(zhí)的嗜好,而只要比較,就得有個標準,于是那些沒法量化、沒法比較、沒法定標準的東西——快樂啊、感覺啊、意義啊、價值啊等等,最終就統(tǒng)統(tǒng)被我們扔掉了。
為什么我們如此喜歡簡化論?為什么我們如此熱衷于量化各種本來不能量化的東西?我曾經(jīng)跟一些同行們討論這個問題,在掰扯了無數(shù)靠譜或不靠譜的人類學、社會學、行為學和心理學等相關理論后,得出了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因為我們懶。
一個孩子學了琴之后的收獲,其實可能從很多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他可能不喜歡技術練習,但從此喜歡聽音樂了;他可能對聽音樂還是沒興趣,但開始喜歡看音樂家傳記了;他可能在技術上沒多大進步,但他彈琴的時候知道拿情、知道表現(xiàn)了;他可能每天練琴還是一個小時,但不用家長看著了;他可能彈琴還是那個熊樣,但他跟老師成了知心朋友,有什么煩惱都跟老師說,心情也好多了…………但這些好處不是那么直觀的,需要仔細觀察和辨別,可是,有幾個父母對孩子有這份耐心?觀察孩子,辨別他們身上的細小改變,既超出了多數(shù)中國家長的耐性,說得難聽點——也超出了一部分人的能力。很多做父母的自己就是感情粗糙、智商也沒有得到良好開發(fā)的人,他們怎么可能如此細膩地去觀察孩子?對這樣的父母來說,除了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標以外,他還有更省事兒的方法可以用來說服自己沒有撞上混事蒙人的老師、沒有白掏那筆不菲的學費嗎?
二、我媽從來都搞不清自己是老幾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親口對我說的。當時在我的反復要求下,他的媽媽特不情愿地到我家客廳里去喝茶,等待孩子下課。而我之所以花了那么大力氣把她請到客廳里,還要賠上一壺好茶,是因為實在受不了她在一邊跟《大話西游》里的唐僧似的見縫插針地嘮嘮叨叨。比如,孩子哪個地方彈錯了,她立刻像挨了燙似的跳起來:“這個音、這個音,笨蛋,我都會了你怎么還彈錯!”別說孩子,就是我都時常被她嚇一大跳。又或者我問孩子某個問題,小家伙本來很配合,正在用心回想,媽媽卻跟孫猴子似的“嗖”地跳起來:“不就是那么那么回事嘛?上次老師不是都給你講得清清楚楚?你聽什么了?”弄得孩子立時神情委頓,我也覺得大敗其興。等到我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這個嗑了藥似的媽媽又不停地叮囑:“好好記著,別又忘了;老師給你寫的筆記也拿上,譜子裝好別忘了……”說老實話,我至今都佩服這個媽媽旺盛過人的精力,她怎么從來都能做到跟剛打了雞血似的那么興奮?三十好幾的人了,體格咋這么好?
當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然而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程度不一而已。很多父母都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在課堂上,孩子是絕對的主體,老師是唯一的主導,爸爸媽媽只是來陪著上課的,怎么老是搞不清自己的角色?他覺得老師講得不清晰的時候恨不得替老師講,他覺得孩子彈得不好的時候恨不得替孩子彈,那還要孩子和老師干什么?自己教自己彈琴不就行了?
我對這種情況非常反感主要倒不是因為我是老師,而是因為我媽媽就是那樣的媽媽,小時候我為此真是大吃苦頭。無論我做什么,她都用她成年人的智商鄙視我,明明我自己稍微動動腦子就能解決的問題,她卻一秒鐘也等不得地要替我拿主意。最夸張的是一次她帶我去看心理醫(yī)生,無論醫(yī)生問什么,她都要搶答,好像我的事兒她比我更清楚一樣,最后醫(yī)生火了,很禮貌地把她轟了出去——那一年我29歲,博士一年級。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從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的成長是他自己的事,你必須讓他親自經(jīng)歷這些過程,哪怕是錯誤,也要逐一地經(jīng)歷,人才能長大;大人要做的就是不要讓他們在這個過程里犯下什么不能挽回的錯誤,其他的,為什么不讓他自己去感受呢?一個被剝奪做決定的權力的孩子,將來只能成長一個沒主意的人,這個時候父母又要出來怪孩子笨蛋沒主意——就像我媽媽那樣。
我曾經(jīng)開玩笑地對一個孩子的父母說:“你知道為什么你的兒子總是沒主意嗎?因為你太有主意了。你看武則天有主意吧?所以她那幾個兒子都沒什么主意?!边@是實話,至少就我的童年來講是這樣的。不管我有一千個主意還是一萬個主意,最后都只能聽我媽那一個主意,時間長了干脆自己就不拿主意了。我至今對打扮自己毫無主見,就是因為從小在這方面必須完全聽媽媽的話,現(xiàn)在的結果就是,一件衣服必須周圍的人點頭了,說行,我才敢穿出去。為了保險,我干脆只買那一個風格的衣服,永遠不換樣,因為對新花樣我沒主意。
有人說,女人是善妒的動物,世界上只有一個女人不會嫉妒你,那就是你媽媽。我覺得也不盡然。媽媽固然不會嫉妒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時候媽媽在潛意識里仿佛很害怕孩子比自己聰明。因為人對權力有一種天生的欲望,而對于很多人、尤其是女人來說,這種權力欲只能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實現(xiàn)和滿足。很多媽媽都特享受孩子無條件聽話甚至是屈服所帶來的權力滿足感,盡管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聰明,但又會不自覺地暗示孩子“你沒有我聰明”,仿佛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永遠聽自己的話。
如果讓一個孩子確信自己比父母還聰明,他怎么可能再服從父母呢?不知道那些特別喜歡替孩子拿主意的父母,潛意識里是不是有這樣的邏輯?
其實武則天的兒子里也有有主意的,比如章懷太子李賢,可是武則天殺死了他,活下來還當了皇帝的是沒什么主意、也可能是裝作沒什么主意的李顯與李旦。做父母的當然不能殺死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們是不是都在無意間想要殺死孩子身上那些有主意的部分,好讓那些沒主意的部分繼續(xù)聽命于自己?我們的生命里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無法根除的權力欲望?
三、請父母們先冷靜下來,理性對待問題
父母們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沒有理性地說一些前后矛盾的話,或者感情用事,不能客觀對待事情的發(fā)展。比如,很多爸爸媽媽自己可以當著老師的面張口閉口地說自己的孩子“笨蛋”、“廢物”、“傻瓜”,一點也沒有覺得不妥,卻對我一句謹小慎微的“我個人認為這個孩子不是非常有這方面的天賦”感到出離憤怒,好像我扇了他的臉似的。很多孩子在音樂方面沒有什么天分,也沒什么興趣,這其實沒什么不能理解的,不行就不學了;但很多父母就是不能接受。當老師小心翼翼地把此事僅僅作為一個事實陳述出來的時候,父母卻不會去想事情是不是這樣,而是本能地覺得丟了面子,好像“沒有藝術細胞”說明他們基因低下一樣??墒羌热蝗绱耍热贿B別人的一句“不是很有這方面的天賦”都不能接受,那又怎么那么堅定地把各種“廢物”、“笨蛋”之類的詞用在孩子身上呢?
我們大人說話經(jīng)常很隨便,但孩子都會很認真地聽,有時候我們矛盾的話會把他們搞暈。比如,我一個哥們兒,十秒鐘之前還在大罵有錢人都是混蛋,轉頭來就感嘆老子有才有德為什么就不是有錢人,他三歲的兒子用清脆的童聲問道:“爸爸,你想當混蛋嗎?”大家哄堂大笑,只是不知道笑過之后,有幾個人會想一想。
很多時候我們歇斯底里是因為我們屈從于我們的情緒,而不是理性,我們折服于面子和對回報的心理預期,而不是清晰的計算和對事實的冷靜判斷,甚至為了所謂的面子而不肯接受擺在眼前的事實。于是我們亂說話,說各種自相矛盾的話,且不說這些話是不是符合事實、是不是會傷了孩子的心,單只在邏輯上,都無法對我們自己解釋。
四、請父母們首先勤快起來可以嗎
在我講到電視及其文化真相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中國的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但是要他們吃完飯了不看電視,而是看書學習給孩子作個好榜樣,卻是萬不可能的。這充分說明了如下的道理:看電視比孩子重要,學習比死難。
這當然只是課堂上調節(jié)氣氛的笑談罷了,但也不是完全胡說——這一點我相信大家同意吧?
很多時候父母喜歡對孩子提出各種不切實際的期望,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比如,自己吃完飯不看電視就能閑得抓狂,卻不準許孩子看電視,而要孩子把全部時間都用來好好學習;自己看見帶字兒的紙就頭大,蹲馬桶的時候看個雜志,都得是圖片多文字少的,卻希望孩子可以扎在文字堆里津津有味地琢磨那些應試的狗屁作文;口口聲聲要求孩子聞過就改,要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可你如果告訴他“你有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他會立刻把臉拉得跟老茄子似的又黑又長……
這一點上我倒是比較感謝我那個總喜歡越俎代庖的老媽。她的職業(yè)是高級技術工人,或者工程師,我也搞不太清楚,總之理偏工那類的。我印象里,她很少看電視,晚飯后到睡覺前,總是拿著一本書翻來翻去,在圖紙上畫來畫去,一說起看電視就一臉鄙夷,說電視是給白癡弱智消磨時間用的,這倒很像后來李敖說的那句話“電視是批量制造傻瓜的工具”。雖然我對看電視毫無興趣、我家里甚至沒有電視,但我對電視沒這么大仇恨,也不覺得看電視的必然是傻瓜,可是我小時候媽媽只要一有時間就學習的情景,確實給了我很大影響。那時候我沒有能力在看電視和好好學習之間做出什么價值判斷和選擇,只是看著大人的樣子,覺得吃完飯了就要學習是很自然的事情,就是不學習,也應該是翻翻小說、寫個日記一類的事兒,總之不是看電視。
當然這其中最讓我覺得慶幸的是,我媽是學理工的,文藝和學術她不懂,別的事情她盡可以指手畫腳一秒鐘一個主意,但是在文藝和學術上卻只能由著我自己。我一直認為,我最終選擇了在文學和音樂領域里發(fā)展自己,是因為這是僅有的我能說了算的領域,能說了算才有樂趣可言。能始終獲得克服困難的成就感,是支持我走到底的最大動力;而在別的領域里,只要被她的智慧鄙視和“幫助“過,就很難再有多大興趣了。
當父母們稀里嘩啦地搓著麻將或者看著電視,整個后半輩子都不思進取的時候,那些要求孩子好好上進的言辭能有多大說服力呢?他會想,你從來不學習日子不是也挺好的么?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沒有什么錯,他們只是把我們當做榜樣,本能地學會了我們的那些毛病而已。
四、我們對教材和教學的死觀念
記得曾經(jīng)有孩子對我說,想彈克萊德曼的《水邊的阿迪麗娜》,我馬上給他找來了譜子,孩子搖頭晃腦地彈上了——彈得是不怎么樣,但是很開心,我正想著,可以利用他對這首曲子的興趣,刺激一下他做基本技術練習的欲望;可是我還沒開口,孩子的父親很生氣地說,你怎么能彈這種曲子,你得彈練習曲和正經(jīng)的曲子——當然了,其實是對我說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正經(jīng)的曲子”,莫扎特和貝多芬嗎?流行音樂不正經(jīng)嗎?在十幾年前,普通人還對流行音樂抱有很大的誤解和偏見,好像只有古典音樂才高雅似的。其實古典音樂也不過就是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只是因為經(jīng)過了時間的篩選,淘汰了那些蕪雜的糟粕,因而顯得平均質量比較高而已。在善加選擇的前提下,讓孩子彈奏他們喜歡的流行音樂,激發(fā)他們探索音樂的興趣,有什么不好的呢?
還有關于教材。目前的鋼琴教學在基本技術練習上普遍采用的是車爾尼的系列教材,但車爾尼的教材在音樂圈里也是有爭議的,很多專家在不斷地指出它的不足:左手伴奏形式太過單一導致左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開發(fā),節(jié)奏也上過于簡單不利于訓練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還有最致命的一點,就是枯燥、音樂性和可聽性很差,學琴的人連彈的興趣都沒有,就更提不上表現(xiàn)什么了。但家長們通常看不到這些圈內的爭議,大約也沒幾個家長有那份精神頭兒去找這方面的論文來研究,只是盲目地認準了一個從鋼琴教師和別的琴童家長那聽到的死理:想彈好“正經(jīng)的曲子”就要做好技術訓練,而想有個好技術,就得好好彈車爾尼。
我小時候就不喜歡彈車爾尼,一開始還行,后來就非常非常不喜歡,當然什么左右手均衡發(fā)展之類的事情我當時考慮不到,我就是覺得不好聽。于是我的老師改變了做法,從門德爾松的《無詞歌》那類的鋼琴小品挑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當做練習曲讓我彈。這樣的做法不要說家長,就是他的一些同行都不能理解,按照他們的邏輯,學琴的孩子怎么能不彈車爾尼呢?但我的老師一句話就封住了他們的嘴巴:為什么學琴就非得彈車爾尼?那車爾尼之前的那些鋼琴家是哪來的?車爾尼寫這些練習曲之前,他自己是怎么學琴的?
我們對很多事情的觀點,其實來自于一種基于信息缺乏的盲從。藝術教育是非常細致入微的動態(tài)教育,需要老師投入大量的精力,隨時應對各種情況、隨時調整,但這顯然需要相當?shù)哪托院挽`活性,且不說對專業(yè)水準的要求,但是這份耐性就足夠考驗教師素質。于是相當多的老師圖個省事,一律車爾尼,就那么幾個作品編號,挨著往上數(shù),直到彈到740,所有的學生他一律這么教,然后暗示你學琴就得這樣。于是時間長了,大家都形成了這樣的死觀念:車爾尼=鋼琴技巧。代代相傳之后,這就成了行規(guī)。
車爾尼寫作那些練習曲有將近200年了,這200年里鋼琴的演奏技巧發(fā)生了革命性的進化,其實車爾尼的教程已經(jīng)不太夠用了,尤其毫無針對現(xiàn)代鋼琴作品的技巧訓練。音樂圈子里不斷地有人批評中國的西方音樂史眼光太窄,大多數(shù)研究僅限于巴洛克初始到十九世紀的這三百多年間,但這樣的聲音同樣無法傳到圈子之外,那些學琴的孩子每天所彈的,絕大多數(shù)也只是這三百多年間的音樂,更早的作品和現(xiàn)代鋼琴作品,幾乎完全不接觸。那些決定以鋼琴為專業(yè)的孩子還能好點,那些想“提高一下素質”的孩子,通常演奏水平不會很高,老師就更不會出于知識系統(tǒng)化的考慮而推薦近代、尤其是現(xiàn)代作品;還有那些不被納入西方藝術音樂體系的作品,如爵士樂和流行鋼琴作品,盡管也取得了毫不亞于歐洲藝術音樂的巨大成就,也仍然不會被添加在教授范圍之內。當然了,這些老師自己可能就不懂什么爵士樂和流行鋼琴音樂,因為當年他們的老師也沒教過他們。實際上,如果真的是培養(yǎng)興趣和素質,在時間上離我們越近的音樂和我們的關系越密切,就越應該重視,不是嗎?除了歐洲藝術音樂以外,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國家也有很多值得學習和享受的鋼琴藝術精華,不是嗎?
其實,就是在練習曲和所謂“正經(jīng)的曲子”之間,也沒什么絕對界限。很多我們現(xiàn)在當做“正經(jīng)的曲子”、放在練習曲之后要求孩子們演奏的,在當時也就是練習曲,比如庫普蘭的一些羽管鍵琴作品在當時就是作為練習曲而寫作的,每一首都有具體的技術針對性,包括克萊門蒂的一些小奏鳴曲,每一首也有很明確的、獨特的技術要求。這些都是既訓練技術、又蠻好聽的音樂。只是后來車爾尼興起,這些曲子一律被劃為了“樂曲”,跟“練習曲”相對。于是時間長了,大人孩子都有了一個普遍的觀點,即練習曲就是枯燥無味的,枯燥無味的東西才能練技術。我就不止一次聽到老師對討厭練習曲的孩子說:“練習曲還能怎么有趣?技術訓練怎么可能有趣?你不把這些枯燥的練習曲彈好,怎么可能有技術去彈那些有趣的曲子?”
實際上,雖然車爾尼在口頭上被供奉在技術訓練的祭壇上頂禮膜拜,但很多鋼琴老師是做不到百分之百執(zhí)行車爾尼的教學意圖的;因為鋼琴演奏總是被看做技術活兒,或者首先是技術活兒,多數(shù)老師并不怎么注意理論修養(yǎng),覺得沒必要搞那么多虛的,理論都是說空話的;他們不但對各種研究車爾尼的文章和論著毫無品讀的耐性,估計大多數(shù)人也不會想到要把自己口口聲聲尊奉的車爾尼老先生的原著找來看看,看看自己每天奉為圭臬的訓導,到底是車爾尼老先生的原意,還是自己意淫和猜測出來的胡謅,又或是從別人那里聽來的、自己又未加批判的訛傳。相信很多家長都記得老師在教孩子彈琴的時候不斷地強調“手指要盡量高抬”吧?我印象中尤其是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老師總是強調這個,但車爾尼在他的教育理論著作里是怎么說的呢?——彈奏時,手的動作要藏起來,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時高。
五、關于選擇一個合格的鋼琴老師的建議
首先,不要單純地用演奏速度來檢驗一個老師的演奏水準。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找到一個老師的時候,會讓這個老師先彈一段看看。當然家長們也聽不明白什么,只是覺得彈得飛快、噼里啪啦熱熱鬧鬧就是彈得好。理論上講這沒什么問題,因為就鋼琴演奏來說,速度是基本技巧的一個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保證速度的人,彈琴不會太糟糕;問題是很多時候其他技術上的蹩腳很容易被熱熱鬧鬧的速度掩蓋,很容易地就達到忽悠人的目的。研二的時候我在一次登山活動中雙臂和右手手腕嚴重受傷,演奏能力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二,但我仍然能用演奏博得滿堂喝彩,就是因為在外行人面前,速度可以掩蓋幾乎一切技術不足。我只是彈得快,但其中的刮鍵、丟音甚至是故意丟音等技術硬傷非常多,可外行人是聽不出來的。后來經(jīng)過幾年的牽引和治療,我的演奏恢復了七八成,等我彈完一首曲子問朋友感受如何的時候,他們的答復是“怎么還是幾年前那首???也不換換?”我說:“沒錯是幾年前的那首,但你沒聽出來區(qū)別嗎?”他們表示沒什么區(qū)別,實際上區(qū)別大了去了,臂傷恢復之前的那次演奏,同樣的曲子,我至少偷著扔掉了十分之一的音符——但一般人真是聽不出來。所以,不要單純地用演奏速度來檢驗一個教師的水平,如果你以速度為標準,他就用速度來忽悠你,而在演奏方面他是專家,專家忽悠外行,豈不是一忽悠一個準?
第一次見到一個老師,你可以坐下來好好跟他談談,問問他學琴的經(jīng)歷,在鋼琴教學方面有沒有什么見解,對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什么有針對性的想法。在這個過程里你不要發(fā)表任何意見,也不要事先透露你的職業(yè);你應該拿出一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樣子,帶著自信的表情認真傾聽,什么都不說;你什么都不說,他就不知道你的底細,不知道你有多深,他就不敢胡說,而很多人如果不胡說的話,就基本上沒什么好說的。
在這個過程里,你也可以順便考察一下這個老師的語言能力。很多人自己彈琴彈得很好,但是當不好老師,因為說不明白話;甚至有的老師的表達讓人云里霧里,尤其是在解釋一首作品的時候,怎么也說不明白到底要學生彈成什么樣。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老師,最后急了給了學生一張光碟,說你就照著個彈。還有一個聲樂老師對學生說,把嗓子豎起來唱。我當時就納悶這個“把嗓子豎起來唱”什么意思,心想你把你嗓子豎起來給我看看。我想,那個聲樂老師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能是“把喉嚨盡量打開”,但他表達不明白。
一般來說,伶牙俐齒、說話清晰有條理的人,都不會是大笨蛋,如果他是一個音樂學院鋼琴專業(yè)的學生或是一個專業(yè)鋼琴教師的話,即使不是這個圈子里的高手,他們的演奏技巧也足夠給小孩子培養(yǎng)興趣了。正經(jīng)的音樂院校畢業(yè)+聰敏的頭腦,如果只想讓孩子學琴、喜歡音樂的話,這樣的老師應該可以被認為具有基本的資質。當然最簡單的辦法,找個內行幫你看看。
音樂院校各個專業(yè)都有很多可以教鋼琴課的學生,就我的觀察,他們大致有如下特點:鋼琴系的學生在技術上最好,但是普遍只認技術,技術至上論很盛行——藝術和理論素養(yǎng)嚴重不足的人大約也只能唯技術是論了;音教系的學生知識面要廣泛得多,各種相關理論課程學得相對好一些,一般也不像鋼琴系的學生那樣容易過度自信,但在鋼琴演奏上又普遍地比鋼琴系學生稍微差一點;其他的音樂學系和作曲系的學生,情況就很不一樣了,有的非常好,有的著實不怎么樣。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的理論素養(yǎng)如何,其實也不難,你可以要求他寫一份簡明扼要的對你的孩子的分析報告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計劃。其實他寫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根本不注重理論修養(yǎng)的人,往往是一些連連貫的句子都說不明白的半文盲。因為表演專業(yè)盛行的技術至上論,導致一些人連基本的文化修養(yǎng)都不具備,這樣的人有可能成為很好的演奏家,但是不可能成為很好的老師。其實我在這篇文章里所寫的東西,在音樂圈子里不是什么高深的奧義,反而是非常淺顯的,只是搞理論的人不屑于寫這些淺顯的、既換不了錢又不能拿來評職稱的東西;而一些搞表演的人,壓根就討厭跟文字打交道,他們討厭看書查資料,也不會費力來思考和反思,只是機械地把自己的老師從沒有反思過的那一套,再不經(jīng)過任何反思地教給學生。也有很多老師,琴彈得好,也喜歡看書和思考,但不習慣于趴在鍵盤上碼字兒,至少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只是想,不會真的去碼字兒的。因為沒有人真的要求一個搞演奏的人有什么理論素養(yǎng),就是有要求,多數(shù)人也不會太當真。
當然,我說的是一般情況,無論在哪個系,無論是老師和學生,總有很多演奏功力過硬也有足夠的理論和反思能力的老師,只是魚龍混雜,需要認真辨別。如果真能找到一個演奏和教學都很有一套的老師,那么恭喜你,你的一分錢真是能當成兩分錢花了。
另外,私下里說句實話,老師們對于學費一般也是形成默認和共識的,學費被認為是身價的標志,畢業(yè)院校、現(xiàn)任職務、職稱以及名聲什么的,都可能成為學費的標準;哄抬物價和砸價行為都會導致老師在同行里不好混;這雖然是事實,但也沒那么絕對。老師們其實也都希望能遇上個好苗子,有時候遇上有天分的孩子,有的老師甚至會用降低學費、免費甚至是倒搭的方式來留住這個將來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名聲的天才;也有很多老師家境殷實,上課就圖個好心情和成就感,對學費也不是那么在意;還有些老師甚至就是因為心軟、臉皮不夠厚,不好意思問那些家境不那么富裕的學生要那么多銀子……可很多時候家長會誤讀這些信息,認為一個不敢要價的老師一定是沒什么水平的。實際上這絕對是個誤解,真正的騙子才是最敢要價的,因為他就是靠這個掙錢的。但是這樣的誤解斷斷續(xù)續(xù)總有發(fā)生,最后導致老師都不得不把好心腸和愛才的心收起來,堅決不講價,這真是個悲哀的事情。
說到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家長們還是要自己多觀察、多思考,凡事不要想著用一個簡單判斷就解決了事,什么什么樣的就怎么怎么回事,什么什么就必須怎么怎么樣。我從演奏和創(chuàng)作領域進入純理論領域里學到的第一個研究原則,就是不要輕易做全稱判斷,還是勤于觀察、思考,對每一個問題都能有個有針對性的觀點為宜。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資深琴童和鋼琴教師的點滴感受,希望能對諸位爸爸媽媽有所幫助。暫時我只想到這么多,如果有了其他的,我會另行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