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掉隊,不是一下子掉下來的,無非是別人看電視時你堅持聽廣播,別人用電子郵件時你堅持寫信,別人用社交軟件時你堅持打電話,別人網購火車票時你堅持去火車站排隊……
最后量變轉為質變,你落伍了。
“我現(xiàn)在這樣就挺好,別跟我介紹這個那個的,我懶得學?!边@可能是很多人拒絕新事物時的心態(tài)。
心理學說,人有路徑依賴:
一旦做了某種選擇,就會習慣性地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輕易不肯回頭,這種心理限制了人接受新東西的能力,讓人變得保守、固執(zhí)、狹隘。
而事實上,
那些曾經譏笑蒸汽機的達官顯貴,后來都放棄了馬車。
那些曾視互聯(lián)網為洪水猛獸的專家教授,現(xiàn)在都已離不開它。
那些不肯學習用電腦的人,現(xiàn)在連前臺收銀的活都干不了。
世界的發(fā)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抵制的態(tài)度往往不但沒用,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既然改變已經發(fā)生,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早適應它,好好利用它。
我們現(xiàn)在可能不覺得,但十年后被社會淘汰的,也許就是現(xiàn)在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敢在微信綁定信用卡、不知道如何在網上學習課程、不了解行業(yè)新科技的人。
你一再地拒絕這世界,世界最后可能就拋棄了你。
新事物未必都好,我們也不必樣樣緊追(事實上也沒人能做到),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我們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對新事物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接納度。
有一個詞很俗,但它永遠正確,就是:與時俱進。
觀念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職業(yè)能力也好,真的都要跟著時代一起前進,不斷學習了解,不斷自我更新。
否則你可能不知不覺就成了新時代的野人,想來也是細思極恐。
所以,若想不被這世界拋棄,我們必須具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多時候,它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甚至人生高度。時間可以證明時間可以驗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