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將近500名皇帝中,秦始皇算是最出名的一位。
不僅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更是他統(tǒng)一六國后,進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和貨幣改革,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中國的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歷史的新紀元。
然而關于他的死亡,千百年來史學界一直參考西漢武帝時期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中的記載。
不過現(xiàn)代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卻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在他的書中,他竟然說秦始皇不是病死,而是被人用鐵釘釘死的。
這一句話出來,立刻在史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具體是怎么說的呢?這判斷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呢?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帝國的邊境進行巡游。
一來是讓六國臣民見識到他的威嚴,二來也是親身欣賞下全國的大好河山。
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接近50歲的高齡了。
現(xiàn)代人可能感覺50歲尚屬壯年,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衛(wèi)生條件也不達標,所以他們的生命普遍低下,即使是秦始皇這樣尊貴的身份也難以幸免,況且他操心勞力,一直為大秦的事業(yè)而奮斗,根本難以享受片刻的輕松。
這樣的人怎么能夠長壽呢?
但是他又非常期望獲得長生不老,因此他就聽信了許多號稱能夠找到靈丹妙藥的方士之言,不斷地給他們金錢和物資讓他們前去仙島為自己求取長生不老之藥。
然而方士們騙他說海上有鮫魚,自己無法到達海外仙島。
秦始皇就親自帶隊到東海上獵殺了所謂的鮫魚,然后志得意滿地返回了咸陽。
在返回咸陽的路上,他還想巡游一番,就從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地界走向了趙國地界。
然而他身體虛弱,又長期舟車勞頓,很快身體就扛不住了,最后在趙國的沙丘廢宮一病不起。
等他病情稍微穩(wěn)定,他就想著抓緊時間趕回咸陽,然而在半路上他就因病去世了。
為了掩蓋秦始皇的死訊,秦始皇身邊最寵信的宦官趙高命人在秦始皇乘坐的辒辌車內(nèi)裝滿了臭烘烘的鮑魚來遮掩尸體散發(fā)的臭味。
然后他趁機聯(lián)合宰相李斯秘密地把隨同出行的小公子胡亥推上皇位,同時偽造秦始皇的遺詔,命令秦始皇長子扶蘇以及輔助扶蘇的大將軍蒙恬自裁。
然而秦二世無道,趙高更是貪權誤國,秦國沒過多久就滅亡了。
受《史記》的影響,秦始皇病死沙丘的故事流傳了2000多年,在無數(shù)的小說、戲劇、電影電視中都有體現(xiàn)。
然而現(xiàn)代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從不同的史料中深入研究,然后展開充分的想象發(fā)揮,進行大膽地推測。
最后得出了一項令人感覺匪夷所思的結(jié)論。
秦始皇并非是死于疾病,而是被周圍人所害,用鐵釘給扎死的。
這條信息一出,舉世嘩然,因為它不但打破了人們腦海中傳統(tǒng)的觀念,更像是后世數(shù)千年中,宮廷斗爭中小說的描寫套路。
郭沫若說,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和趙高發(fā)現(xiàn)他的右耳中流出了黑色的血液。
據(jù)他分析,這是因為他的右耳中被扎入了一根三寸左右的鐵釘,殺人兇手應該就是他身邊最親近的小兒子胡亥。
然后他拿出自己推理的史料,在黃河渡口附近,秦始皇突然羊癲瘋發(fā)作,在掙扎的過程中,他頭部撞到了辒辌車中用于盛放冰塊的青銅器冰鑒,由于用力過猛,他頓時昏迷了過去。
皇帝昏迷可是大事,隨行的御醫(yī)們哪敢怠慢,他們七手八腳地為秦始皇進行診治。
因為秦始皇羊癲瘋發(fā)作,口吐白沫,臉色發(fā)白,即使醒來也是發(fā)燒和頭痛,并不時地伴有惡心嘔吐。
再加上當時的醫(yī)治條件非常落后,他們只能抓緊時間往大秦的首都咸陽趕去。
然而咸陽距離當時秦始皇所在的沙丘廢宮千里之遙,即使是現(xiàn)在交通發(fā)達,走高速也需要將近一天的時間,何況在2000多年前,路況坎坷,車輛也僅僅是依靠馬匹拉著的馬車。
那個時代沒有輪胎,車輪都是木頭包了鐵皮,一來缺乏和地面的緩沖,二來在地面磨損久了,車輪也就很難保持圓形了,走起來車子顛簸不堪。
秦始皇本來就身患重病,此刻更是如坐針氈。
他有感時日無多,就想著抓緊時間立遺詔。
他想到了自己的長子扶蘇。
扶蘇仁厚,雖然在性格和政見上跟他不同,但是卻是他心目中最合適的繼承人。
大秦在自己的手中獲得了統(tǒng)一,但是想要長治久安,還是需要實行仁政。
扶蘇的寬厚仁慈是未來之君的不二人選,而他的老師蒙恬又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
這兩人搭班合作,既能實現(xiàn)六國和秦國百姓之間的平等融合,又能保證大秦的利益不受威脅,可謂是天作之合。
但是目前扶蘇遠在上郡的蒙恬軍中,跟著蒙恬學習軍事,抵御匈奴。
他只能口述命人寫下遺詔召扶蘇回朝繼位,主持自己的喪禮。
他素知李斯和蒙恬不和,生怕李斯知道遺詔后,對扶蘇不利,就命人悄悄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趙高。
沒想到趙高竟然轉(zhuǎn)手交給了李斯,并且與李斯合謀另寫了一份詔書。
在這份詔書中,就是我們熟悉的賜死扶蘇、蒙恬的內(nèi)容了。
為了怕秦始皇不死,由胡亥親自用鐵釘結(jié)果了他。
在此之后,歷史又一次和我們熟悉的內(nèi)容接上軌了。
郭沫若把這些記錄在《秦始皇將死》這篇文章中。
因為他本人的身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這篇文章被推出后,竟然形成了轟動的效應。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習以為常先入為主的未必是真,而那些被遮遮掩掩的未必是假。
由于到目前為止,秦始皇已經(jīng)去世2000多年了,史學家們只能憑靠著史冊進行推理胡亥繼位的過程。
而從國外流傳回來的《趙正書》中,我們又獲知了一個顛覆認知的秦始皇遺詔。
秦始皇怕自己死后,扶蘇遠在上郡,朝中大臣和六國舊勢力會趁機作亂,所以就在途中傳位給小兒子胡亥,讓他暫時把握朝政。
不管怎么說,這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胡亥繼位也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如果秦始皇沒有迷信方士之言,在國內(nèi)逐步推行仁政的話,那么大秦又怎么會只有二世而亡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