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對于事物的表現能力有著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超強效果。在我們生活里,色彩無所不在,它是構成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我們對每一件事物的認知,都是從色彩與形狀開始的。我們也在用色彩創(chuàng)造豐富的視覺空間,用色彩的語言與社會進行溝通。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顏色的反應都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為此人們把每種顏色都賦予了特殊的感情意義。
色彩構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對色彩的知覺和心理效果出發(fā),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現象還原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與質上的可變幻性,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組合各構成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chuàng)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色彩構成是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之一,它與平面構成及立體構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色彩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而獨立存在。作為一個網頁設計師,只有掌握色彩構成原理,熟知各色彩的相互關系及各種色彩的生理或心理作用,結合自己所具備的平面構成知識,在網頁設計中正確用色,才能實現傳達特定信息和渲染頁面的效果的目的。
1、色彩的性質
A、光與色彩
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視覺效應。光好似產生色的原因,色是光感覺的結果。
光在物理學上是電磁波的一部分,其波長自700~400nm,在此范圍稱為可視光線。當把光線引入三棱鏡時,光線被分離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因而得出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的混合。這種現象稱作光的分解或光譜,七色光譜的顏色分布是按光的波長排列的。
B、物體色
物體本身不會發(fā)光的,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為光源色經物體表面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視覺中的光色感覺。
物體在自然光照下,只反射其中一種波長的光,而其它波長的光全部吸收,這個物體則呈現反射光的顏色。如果某一物體反射所有色光,那么我們便感覺這個物體是白色的;如果把七色光全部吸收,那么就呈現一種黑色;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顏色是極其豐富的,各種物體不可能單純反射一種波長的光,它只能對某一種波長的光反射得多,而對其它波長的光按不同比例反射得少,因此,物體的顏色不可能是一種絕對標準的色彩,而只能是傾向某一種顏色,同時又具有其它色光的成分。所以說物體的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該物體的選擇吸收與反射能力所決定的。
C、計算機色彩顯示
我們知道物體的色彩是對色光反射的結果,那么,計算機顯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彩色顯示器產生色彩的方式類似于大自然中的發(fā)光體。在顯示器內部有一個和電視機一樣的顯像管,當顯像管內的電子槍發(fā)射出的電子流打在熒光屏內側的磷光片上時,磷光片就產生發(fā)光效應。三種不同性質的磷光片分別發(fā)出紅、綠、藍三種光波,計算機程序量化地控制電子束強度,由此精確控制各個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長,再經過合成疊加,就模擬出自然界中的各種色光。
2、視覺的生理特性
A、視覺的適應
(1)明適應
光線弱的環(huán)境突然間變成一個光線強的環(huán)境(例如:電燈驟開的瞬間),人的眼睛在片刻“失明”后適應的過程叫明適應。這個視覺適應過程大約有0.2s
(2)暗適應
和明適應相反的過程稱作暗適應(例如,夜晚從燈光明亮的大廳步到戶外),暗適應過程大約需5~10min的時間。
(3)色適應
由一個色光環(huán)境到另一個色光環(huán)境,人的眼睛由感覺到差異的存在到差異消失的適應過程稱作色適應。如當我們從普通燈光(帶黃橙光)的房間到點日光燈(帶藍白味光)的房間,開始覺得兩房間的燈光色彩有差異,可是過不久,便會不知不覺地習慣下來,就覺得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B、色感覺恒常
當我們看物象時,常常進行著心理的調節(jié),就不會被進入眼內的光的物理性質所欺騙,而能認識物象的真實特性。視覺的這種自然地或無意識地對物體的色覺始終想保持原樣不變和“固有”的現象,就是色感覺恒常,也叫視覺惰性。
(1)明度恒常
把一個淺色的物體放置在陽光下,一個白色的物體放置在陰影處,雖然在陽光下淺色物體對光的反射量比在陰影處是白色物體對光的反射量多,但我們仍然感到陽光下的物體是灰色的,而在陰影處的物體是白色的,這種現象稱為明度恒常。
(2)大小恒常
人們面向前方,兩個等大的物體,一個放置在近處,一個放置在遠處,雖然近處的物體比遠處的在視網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們認為是同樣大小。這現象稱為大小恒常。
(3)色的恒常
把一張白紙照射藍色光,把一張藍顏色的紙照射白光(全色光),兩者相比較,雖兩張紙都成了藍色,但是眼睛仍然能區(qū)分出前者是在藍色光下的白紙,后者為藍色紙,這種把物體的“固有色”與照明色相區(qū)別的能力,稱為色的恒常。
(4)色感覺恒常的條件
色彩感覺的恒?,F象是有條件的。當色彩環(huán)境或照明條件發(fā)生變化時,色感覺的恒?,F象不能維持。去掉環(huán)境及與周圍的關系,色感覺的恒常也難以維持。
C、視覺的閾值
兩種刺激差別未到達定量以上,則無法區(qū)別異同,此定量叫閾值。未到達閾值為相同,超過閾值為不同。例如:人的眼睛無法分辨速度過快、面積過小、距離過遠、差別過小的物體。任何現象在未達到閾值以前都認為相同、消失、無法分辨。視覺的這種特性,為色彩的空間混合、網點印刷、電腦顯像等生理理論根據。也為我們對色彩和構圖的統(tǒng)一與變化、具象與抽象等提供了應用依據。
3、彩的混合
色彩有兩個原色系統(tǒng):色光的三原色、色素的三原色。色彩有三種混合方式:正混合、負混合、中性混合。
A、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面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卻可以混出其它色彩。
原色有兩個系統(tǒng),一種是色光方面的,即光的三原色,另一種是色素方面的即色素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紅光(Red)、綠光(Green)、藍光(Blue)。
色素的三原色:品紅(Magenta)、黃色(Yellow)、青色(Cyan)。
B、色彩的正混合
正混合指色光的混合。將太陽光線引入三棱鏡時,光線被分離為紅、橙、黃、綠、青、
藍、紫的光譜。同樣,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里把單色光混合成其它色光,得出臺下實驗結果:紅光+綠光+藍紫光=白光
紅+綠=黃光
紅光+藍紫光=紫紅光
可以看出色光的混合特征,兩色或多色光相混,混出的新色光,明度增高,明度是參加混合各色光明度之和。參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出的新色的明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種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則成為極強白色光。所以把這種混合叫正混合或加法混合。
在色環(huán)上,相混合的兩色光在色相環(huán)上的距離較近,中等,較遠相混,形成的新色光均為相兩色光的中間色光。相距近混了的新色光純度高,相距遠混出的新色光純度低,相距最遠的補色光相混,混出的光為白光,其純度消失。混出新色光的明度為參加相混色光明度之和。
電腦顯示器的色彩是通過熒光屏的磷光片發(fā)出的色光通過正混合疊加出來的,它能夠顯示出百萬種色彩,其三原色是紅(Red)、綠(Green)、藍(Blue),所以稱之為RGB模式。
C、色彩的負混合
負混合指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的減光現象,所以叫負混合或減法混合。顏料、染料、涂料等色素的性質與光譜上的單色光不同,是屬于物體色的復色光,色料的顯色是把白光中的色光經部分選擇與吸收的結果,所反射的和所吸收的色混合的結果,而是吸收部分相混合所增加的減光現象。
在色環(huán)上相混合的兩色距離近,距離中等,距離較遠的色相混,混合的結果均為相混兩色的中間色。兩色相距較近時,混出的色純度降低得少;兩色相距遠時,混出的色純度降低得多。若兩色為相距最遠的互補色時,混出的新色純度消失,明度降低為黑灰色。
因此要混合出純度較高的新色彩,一定要選擇在色環(huán)上距離較近的色,如用黃綠和藍綠混出的綠色,一定比用黃色和藍混出的綠色的純度高。由于各色料的本質的不同及混合時分量的誤差都會影響混色的結果。還有些色彩是無法用其它色彩混合出來的。
在理論上,將品紅(Magenta)、黃色(Yellow)、青色(Cyan)三種色素均勻混合時,三種色光將全部吸收,產生黑色,但在實際操作中,因色料含有雜質而形成棕褐色,所以加入了黑色顏料(Black),從而形成CMYK色彩模式。這是電腦平面設計的專用色彩模式,在印前處理中有著最重要的作用,是四色印刷的基礎。
D、色彩的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包括回旋板的混合方法(平均混合)與空間混合(井置混合)。
(1)回旋板的混色
回旋板的混色是屬于顏料的反射現象。如把紅色和藍色按一定的比例涂在回旋板上,以每秒40-50次以上的速度旋轉則顯出紅紫灰色。可是如果我們把紅和藍兩色光用加法混合則成為淡紫紅色光,明度提高。把紅和藍顏料用減法混合,則成為暗紫紅色,明度降低。通過以上不同方法的混合對比,發(fā)現用回旋板的方法混合出的色彩其明度基本為參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所以把這種混合方法叫中性混合?;匦宓闹行曰旌蠈嶋H是視網膜上的混合。正如上面舉的例子,由于紅、藍兩色經回旋板快速旋轉使紅、藍二色反復刺激視網膜同——部位,紅、藍,紅、藍,交替而連續(xù)不斷,因此在視網膜上發(fā)生紅、藍兩色光混合而產生紅紫灰色的感覺。
(2)空間混合(并置混合)
由于空間距離和視覺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別不出過小或過遠物象的細節(jié),把各不同色塊廓受成一個新的色彩,這種現象稱為空間混合或井置混合。
如果我們把紅、藍色點(或塊)井置的畫面經過一定的距離,我們發(fā)現紅色與藍色變成了一個灰紫色。同樣,膠版印刷只用品紅、黃、藍三色網點和黑色網點便可印出各種豐富多彩的畫面,除重疊部分的網點產生減色混合外都是色點的并置混合,這種井置混合叫近距離空間混合.空間混合的距離是由參加混合色點(或塊)面積的大小決定的,點或塊的面積越大形成空間混合的距離越遠。回旋板的混合和井置混合實際上都是視網膜上的混合。
這兩種混合均為中性混合,混合出新色彩的明度基本等于參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
4、色彩的三要素與色立體
A、色彩的三要素
我們所看到的色彩世界,干差萬別,幾乎沒有相同的,只要我們注意就能辨別出許多不同的色彩。即任何一個色彩都有它特定的明度,色相和純度。所以我們把明度、色相、純度稱為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屬性,明度關系是搭配色彩的基礎。明度最適于表現物體的立體騰與空間感。白顏料屬于反射率相當高的物體,在其它顏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也就是說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白色越多,明度提高的越高。相反,黑顏料屬于反射率極低的物體,在其它顏料中混入黑色越多,明度降低越多。
黑—自之間可形成許多明度階梯,人的最大明度層次判別能力可達200個臺階左右。普通實用的明度標準大都定在9級左右,如孟塞爾把明度定為黑白在內為11級,黑白之間為九組不同程度的灰。而有彩色的明度是根據相對應的灰的明度等級標準而定的.
黑、白、灰之間可構成明度序列。任何一個有彩色加白或加黑都可構成該色以明度為主的序列,紅、橙、黃、綠、藍、紫各純色按明度關系排列起來可構成色相的明度秩序。
2.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區(qū)別色彩種類的名稱。是根據該色光披長劃分的,只要色彩的波長相同,色相就相同,波長不同才產生色相的差別。紅、橙、黃、綠、藍、紫等每個宇都代表一類具體的色相,它們之間的差別就屬于色相差別。
如果紅色加白色混出明度、純度不同的幾個粉紅色:把紅色加黑混出幾個明度、純度不同的暗紅色。把紅色加灰色混出幾個純度不同的灰紅色。它們之間的差別就不是色相的差別,只能是同一色相,即紅色相。色相的種類很多,可以識別的色相可達160個左右。如孟塞爾的100色的色相環(huán)。色相可構成高純度、中純度、低純度、高明度、低明度、中明度的全色相環(huán),及1/3、1/2、3/4色相環(huán)等以色相為主的序列。這些都是美感很高的色相秩序。
3.純度
純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梢姽廨椛?,有波長相當單一的,有波長相當混雜的,也有處在兩者之間的,黑、白、灰等無彩色就是波長最為混雜,純度、色相感消失造成的。
光譜中紅、橙、黃、綠、藍、紫等色光都是最純的高純度的色光。
顏料中的紅色是純度最高的色相。橙,黃,紫等色在顏料中是純度高的色相,藍綠色
在顏料中是純度最低的色相。眼睛在正常光線下對紅色光波膊覺敏銳,因此紅色的純度顯得特別高。對綠色光波感覺相對遲鈍,因此綠色相的純度就顯得低。
任何一個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會降低它的純度?;烊氲暮凇?、灰.補色越多純度降低的也越多。純度只能是一定色相感的純度,凡是有純度的色彩必然有相應的色相感.因此有純度的色彩都稱為有彩色。
4.明度、色相、純度三要素的關系
任何色彩(色相)在純度最高時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變了純度就會下降。高純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降低了該色相的純度,同時也提高或降低了該色相的明度。高純度的色相加與之不同明度的灰色,降低了該色相的純度,同時使明度向該灰色的明度靠攏。高純度的色相如果與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構成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純度的序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