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span>
《經(jīng)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楊洪基沉酣如美酒的歌聲響起
第一句就讓人夢回三國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這首歌并不是《三國演義》的原配
而是經(jīng)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傳承
明代文學家楊慎
做過翰林修撰和經(jīng)筵講官
也曾戍邊平叛,立下過戰(zhàn)功
在發(fā)配云南充軍途中
看到一個漁夫和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
談笑風生,忽生感慨
當即寫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父子“評三國”時
把這首詞放在《三國演義》的卷首
用了明代楊慎自己的秦漢彈詞后
形成了一種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
這種變化使我們面對三國風云的時候
《三國演義》與《臨江仙》一起
成了我們最共通的記憶與最深的感慨
1990年9月《三國演義》作曲招標時
中國著名作曲家谷建芬
看到這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片頭歌詞后
一下子被觸動,產(chǎn)生一種創(chuàng)作沖動
始終被一種激情所鼓舞的她
對于‘三國’里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特別是看到‘貂蟬已隨清風去’時
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
盡管之前她的作品多是暖色的
但進入《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時
谷建芬老師卻在音樂中傾訴了
一生中許多的感嘆
將詩詞原本的大氣磅礴
嵌于深沉滄桑的音符之中
楊洪基從1963年開始
學習各種戲曲、民歌
當時,唱美聲的他還不懂學這些有什么用
慢慢的,楊洪基卻愛上了它們
直到1993年錄制《滾滾長江東逝水》
他把戲曲的元素融進了演唱之中
得到了谷建芬的認可
從楊慎到毛宗崗父子
再從谷建芬到楊洪基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逐漸從文字符號演變成傳世經(jīng)典
成為“三國”的代名詞
25年前
央視首次將《三國演義》推上熒屏
從此便成為了無法超越的標桿
鑒賞團成員庾澄慶
用八個字概括了他心目中的經(jīng)典
“陳年老酒,越陳越香
我覺得完成一件藝術品真的是要靠時間
創(chuàng)作要靠時間
流傳要靠時間
經(jīng)過一些歲月的起伏、時代的變遷
也許有一陣子它消失了
可是當你在回憶里面又突然涌現(xiàn)
那么它絕對就是經(jīng)典!”
而經(jīng)典的背后則是
長達30多年的準備
“因為我是男中音的音色
而《三國演義》又是非常厚重的作品
所以男中音就具備有一種滄桑感
感覺像一個老人敘述故事
我為此準備了三十多年
所以我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
昆曲、京劇的感覺一下就進入到腦子里
和戲曲巧妙地結合起來后
這種歷史情緒,跟我們中國人貼近了”
曾經(jīng)波瀾壯闊的歷史
或許皆付諸于古今笑談中
但經(jīng)典卻能歷經(jīng)時間的洗練
只需一聲未來的呼喚
便能繼續(xù)蕩氣回腸
《三國演義》固然是經(jīng)典
但因為《滾滾長江東逝水》
它才是一個完整的經(jīng)典
經(jīng)典屬于所有的時代
楊洪基和王晰
兩代人同臺演繹《滾滾長江東逝水》
也是《經(jīng)典詠流傳》
對于時代邀約的回應
叩響當代人的心靈
讓經(jīng)典繼續(xù)一代代傳承下去
成為未來的流傳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由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據(jù)說,楊慎在發(fā)配云南充軍途中看到一個漁夫和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而心生感慨,即興寫下這首經(jīng)典之作。詞人在人生的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哲理,在歷史的興衰更替之中探求永恒價值,在不經(jīng)意的感嘆之中,讓人們體會到高潔的情操和曠達的胸懷。
歌唱大講堂 好歌大家唱
科學歌唱
快樂歌唱
健康歌唱
幸福歌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