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利用幾個夜晚,沉下心來,又一次認認真真地閱讀了著名作家沁香一瓣先生的古村落系列散文。幾度翻讀,激動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似乎耳畔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那是來自遠古村落的聲音,也是來自歷史文化積淀的回響,它們在歲月時空的碰撞中震撼著我的心靈,我感到有一種莫名的沖動在左右著我。我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個地域不同、形態(tài)不同的古村落,山區(qū)的、水鄉(xiāng)的、平原的、草原的……它們有的如同大家閨秀風姿卓越,有的就像小家碧玉光彩照人,有的如盈盈淺笑的村婦羞怯地矗立在我的面前。于是,我的眼前就漸次呈現(xiàn)了那么多清晰可辨的古村落。它們又像是一幅幅圖畫,或者是一幀幀電影鏡頭占據(jù)了我的頭腦。真要感謝先生如此執(zhí)著的撰寫,我希望自己能找個時間,去一睹它們的風采,探訪它們娟秀的真容,瞻仰其千百年不敗的風姿。
——題記
夜晚,靜靜地捧讀沁香一瓣先生近年來撰寫的古村落系列散文。每每被帶進那一個個如詩似幻的古韻悠悠的村落,也時時被其精致典雅的行文所震懾,深深迷戀并愛不釋手。當我把近百篇系列散文讀完之后,再難抑制心中的感慨和激動,連夜伏案,再度提起笨拙和淺淡的筆墨,以表達我的閱讀感受。
我一篇篇仔細翻閱這些文章,徜徉在每一處古村落的書頁中,循著作者熏香的墨跡,迷醉于別致精巧的美麗境界之中。我如饑似渴地吸食著古村落的神韻和靈性,仿佛自己跟隨先生游歷和親臨了一般,心中說不出的幸福。讀過的每一篇我都記錄下當時的閱讀體悟。
古村落亦稱傳統(tǒng)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xué)、藝術(shù)、社會、經(jīng)濟價值的歷史村落。中國古村落數(shù)量多、分布廣、個性鮮明,被稱之為“傳統(tǒng)文化的明珠”、 “民間收藏的國寶”,近年來逐步受到世人的矚目。
我國古村落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品質(zhì)多彩、價值獨特。它不僅擁有豐厚的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且具有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態(tài)景觀遺產(chǎn);是我國農(nóng)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各個民族的“DNA博物館”,也是我國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和富有利用價值的旅游資源,更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傳統(tǒng)古村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資源,是人類長期適應(yīng)自然、利用自然條件的見證,承載著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點點滴滴的歷史。
我仔細閱讀著《車輞村里品常園》,此文讓我直觀形象地了解了山西榆次的這座古村落瑰寶,同時理解了一個常姓儒商的成功和一個家族的榮耀。作者將常世祖宗的高瞻遠矚,通過家族的宅院建筑、院內(nèi)裝飾以及宗祠家法和盤托出,讓讀者深刻體悟。先生以游覽順序,首先引領(lǐng)讀者跨過拱型石橋,穿過東北堡門,走在一條長達650米的清代街道上。
長街把南北宅院隔開,南北宅院形成了形成了“臨街門戶依次開,堡門關(guān)閉如一堂”的格局。然后先生用細膩的文字帶領(lǐng)讀者走進了院主深深的起居宅院。這是九堂十九座院落,如同打開了一部儒學(xué)禮儀的典冊,進入了一座極具文化氛圍、且飽含清代藝術(shù)家功力結(jié)晶的珍品寶庫。然后再分別介紹院落的建筑布局和藝術(shù)風格;又特別介紹了“常氏宗祠”的布局和風格;出了宗祠,又進入靜園,這是一座集北國大氣厚重和江南鐘靈毓秀于一體的園林,彰顯著儒家的思想和文化的精髓;讀到此處不覺想起名著《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令人匪夷所思。然后先生以濃墨介紹了這個家族的學(xué)堂——石蕓軒書院,書院由東、西兩院和正面主樓三大部分組成,看似分成三院,實則連為一體。東廊為“聽雨樓法貼”、西廊為“常氏遺墨法貼”、正面廊為“石蕓軒法貼”,此皆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之珍品。總觀這個家族,把教育放在首位。這不僅是一個家族留下的輝煌的文化,更是一個時代文化的縮影。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商賈家族榮耀鑄成的家族文化,也是一個儒學(xué)文化成就的一代商賈的榮耀。自古以來,就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說法。的確是這樣。直到今天,我們國家依然實行著科教興國的國策。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家族人丁的才干支撐著一個家族的興旺。讀后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感悟良多。
再來看《詩畫般美的走馬塘》,走馬塘在浙江鄞州的茅山鎮(zhèn)。此篇先生用爐火純青的文字,摹寫了詩情畫意的走馬塘,令人無限留戀和神往。當我徜徉在這篇清新厚重的作品中,就被走馬塘那千年的雕梁畫棟和飛檐翹壁以及馬頭墻和石頭窗所吸引。閉了眼睛,沿著先生游覽的道路,也踏上了探訪古村的旅程?!白唏R塘”和“塘”字沾邊,自然周圍全是水。這是一個美麗的村子,形狀像水中的蓮花,這真是一處優(yōu)雅的去處。此村落從宋代發(fā)端,延續(xù)到清代。讀之,很是驚嘆一個村落的發(fā)展,延續(xù)了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篇文章融優(yōu)美的寫景和介紹村落格局和建筑風格與一體,顯得古樸而娟秀。你可以想象那走馬塘被寬窄不一的河道環(huán)繞,在一片水色包圍中,玲瓏的村落建筑像展翅帶飛的一條條彩鳳,那彩鳳的翅膀就是院落的飛檐和有著恢弘氣勢的馬頭墻,這就是飛檐斗拱的壯觀圖景吧?在交錯相通的水道中,一座座精巧別致的石橋,歷經(jīng)千年風雨和滄桑,顯示著古拙悠長的意蘊,似經(jīng)年的老者笑看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靜聽著橋下永流不息的河水,那么安詳,那么慈愛!
這個小村的發(fā)展緣于北宋端拱年間,江蘇長洲進士陳矜出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寧波的茅山。其子忠孝兩全,決定為父守陵,他帶著家屬從江蘇遷來,從此定居走馬塘,此村落由此發(fā)端。這里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千百年來,一共走出了76位進士。這得益于村人注重耕作和讀書,注重文化立人的傳統(tǒng)教育。陳氏至今已傳38代。了解到這些于我是多么興奮,誰人不渴望子女成龍成鳳,誰人不希望國富民強?
不僅如此,先生以厚重的筆墨介紹了清代規(guī)模宏大和精巧的建筑群,寫了中新屋整片建筑共432間,曲曲折折,檐弄相通,無論從哪一間出發(fā),都能繞到所有的房間。下雨天的時候,在大院里穿行,不需要撐傘,這實在是令人稱巧和贊嘆!這得需要多少財力才可修成?又得需要多少設(shè)計者精心的設(shè)計構(gòu)思呢?高大的馬頭墻,高高翹起的飛檐和雙檐;馬頭墻下那些雕花鏤空的石窗,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式不同、雕刻、花紋和寓意也不一樣,無論是圖案還是字體都精妙無比,堪稱別出心載。難忘那八仙人物的姿態(tài)各異,難忘那字體的精彩紛呈……包括這些建筑的每一扇窗都是藝術(shù)珍品,堪為雕刻技術(shù)的活化石。更為巧妙的是:這石花窗不僅是展示藝術(shù)的風景,而且還有防火、防盜的功能。
寬闊的村東部是著名的荷花塘,這代表著陳氏族人以耕讀傳家,門風清正,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教育后輩以荷為做人的標準。當荷花盛開的時候,飛檐映著荷花,清風徐來,荷香四溢,是一種怎樣的享受呢?先生說其實走馬塘本身就是一個“窗”字構(gòu)成。四周的繞村河道是窗的四邊框,而中間的宅院、街巷與河道、塘池等則勾勒出了中間的窗欞與花紋。這是多么精妙的比喻,亦是多么巧妙的構(gòu)想!啊,走馬塘是多么典型的水鄉(xiāng)古村落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特色呢?盡顯玲瓏和秀麗。這是區(qū)別于北方建筑的粗獷和雄渾的另一種秀美。
我一邊閱讀先生的古村落系列散文,一邊在欣喜中了解了有關(guān)古村落的知識,增加了我對古村落的喜愛和癡迷。據(jù)了解,我國現(xiàn)有約60萬個村莊,其中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大約有5000個,最有影響力的有108個。這些年來,沁香一瓣先生被譽為當代徐霞客,他先后赴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安徽、湖南、貴州、云南、山西、寧夏等省份考察,在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基礎(chǔ)上揮筆大寫,為我們鋪展了一幅幅古村全景圖,呈現(xiàn)在廣大讀者面前,他真是功不可沒。我在先生的文章中確實讀到了這些古村落的神韻,顯示著其與眾不同的魅力和風范。
《像椅子一樣的山村》,講述的是高椅村,這是湖南懷化的一個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民居村落中的活化石”。讀這篇文章,就像是在觀看一個短小的風土記錄片。隨著短片鏡頭的移動不斷變換著拍攝者的解說詞,讓你走進一處典型的南方民居群,由遠及近地看清了一個像太師椅一樣形狀,卻俊美得如同少女,古樸得如同老者的村落。不覺間沉醉于大自然鐘靈毓秀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豐美的想象和精巧的創(chuàng)造構(gòu)思中。這里的美景讓人目不暇接,這里的房屋建筑令人拍手贊嘆。
每個院落的主人不同,其性格和生活情趣自然不一,他們崇美尚美的興致也便差別,于是這些建筑在類似中更顯各自獨具的魅力。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會在大致的流俗中盡顯自己特別的創(chuàng)新和精彩。但是無論怎么樣,人們都會在追求著一種超然和自我的韻味。高高翹翹的馬頭墻、墻上的壁畫、門窗上雕刻的花紋和圖案,每個院落裝飾的樹木和花草,這都無聲地訴說著院落和屋子主人的為人品味。這座歷經(jīng)百年,卻依然保存完好的村落,即存有古代大家庭的優(yōu)雅,也相伴小家庭的俊秀。而且在村落中行走還能聽到很多美麗的故事,看到諸葛井、五溪蠻和孟營山,仿若昔日那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情形就在眼前上演一般……
先生的秀筆為讀者拍攝了一個多么安閑雅致的風土人情的紀錄片呢?……不覺間,似乎看見那緩緩而來的清澈井水源源渡進每家的水缸中,似乎耳畔響起了那音樂一樣日夜汩汩流淌不絕的水聲……
《追攝白哈巴古村落》,描述的是白哈巴古村落,位于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界河畔,號稱中國西部第一村。這里有藍天、白云、古山村、白樺林、草原、馬兒、羊兒、木屋、穿著鮮艷服裝的牧民、香濃的燒茶、爾沙克、奶疙瘩、方塊糖、酥油……這是一種多么淳樸、多么明凈、多么簡單、多么古樸、多么原始的村居生活?游牧、狩獵、馬嘶、馬頭琴、姑娘、小伙、主人、客人、載歌載舞……多么美麗的人情、多么淳樸的草原風俗……
當我讀到這個文章,我陡然發(fā)覺云白天藍的大草原,是多么美麗的自然風光?我很想去哪里看看那精致的小木屋是如何建成的,我很想看看那白哈巴村人的服裝有多么艷麗,很想聽聽他們的歌聲有多么高亢嘹亮。當裊裊炊煙在這個平靜而原始的邊境小村升起的時候,當太陽紅紅的艷艷地照射在這片美麗的土地……雞鳴、馬喧、羊群、嘹亮的鞭子……
啊,好祥和幸福的邊地古村落!讀這樣的文章真叫一個暢快淋漓,仿佛很銷魂一般。不覺間再次沉醉在其中。先生的記敘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于此欣賞大草原的風光,傾聽美麗的傳說,好想馬上就可以親臨祖國的大草原,在那兒對著藍天白云和雪白的羊群,碧綠的牧草,大喊一聲:大草原,我來了!
再看《春天走進寶坪村》,寶坪村在湖北興山縣香溪河畔,是一個因美女而出名的村子,這美女不是別人,她就是漢代的美女王昭君。這個村子孕育的不僅是王昭君的美貌,更是她的風骨,所以村子也因她而出名。在這個村子里走走,似乎每處都染上了漢代那個美麗女子的氣息。在今天,她的美名不僅成就了她美麗的容貌,也更加成就了她美麗的品行。她不但象征了古代女子剛正不阿的品性,更詮釋了普通女子沒有的遠見卓識。她和匈奴和親,雖然自己遠嫁他鄉(xiāng),但是卻因此促成了大漢的邊境和平以及匈奴地區(qū)經(jīng)濟和文化的繁榮。這是何等高風亮節(jié)的胸懷呢?所以后代對她歌功頌德,世代敬仰正是人們對于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認可。讀到這里任你是誰都會想起昭君出塞的畫面,雖然她有萬千的不舍,可是她卻毅然決然地去做了!
再讀《湘西最美的村落》,這篇介紹的是湖南懷化市的荊坪古村,它號稱湘西最美的古村落。隨著先生的筆觸,我們游覽在一處三面環(huán)水,被綠樹遮掩的山村,這里古韻悠悠,傳說悠悠,如同那些斑駁的院墻,光滑的鑿井一般,令人無限緬懷和遐想。想不到那是宋代宰相潘仁美的子孫遺存了下來古村落。并且這村落到了清代竟然出了一位乾隆皇帝的啟蒙大師——潘仕權(quán)。所以這里是一代帝師,也是一代名相的府邸,自不比平常的古村落。
潘府深宅大院那恢弘的氣魄,以及村落的別具造型都彰顯著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那木亭飛檐,那古樹、那祠堂、那古井、那古驛道、那古民居、那石門坎與石門坊都留在了我的心里,閉上眼睛但見一個清晰活泛的古村大宅院就在眼前,搖曳在湘西美麗的山水間……
中國的古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時期,還有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這些村落因濃郁的歷史風貌、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xué)合理布局的人文景觀、民族特色以及姿彩紛呈的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構(gòu)成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它們是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縮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積淀、豐富的歷史信息、意境深遠的文化景觀,而具有“史考”的實證價值、“史鑒”的研究價值和“史貌”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