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讀五十二 放言五首 白居易
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
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
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后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zhèn)螐驼l知
【注釋】
①、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稱遇事猶豫不定為狐疑。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擊后,情緒一度動蕩,白居易因勸他要經(jīng)得起考驗,等到時機好轉(zhuǎn),是非真?zhèn)巫詴置?。后句謂吉兇禍福,在所不計;問卜求簽,更無必要。鉆龜、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動,鉆龜殼后,看其裂紋以卜吉兇?;蚰幂椴莸那o占卜。
②、三四兩句言堅貞之士必能經(jīng)受長期磨練;棟梁之材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認出來的。
③、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誣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東,不問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懼而叛變,成王命周公征之,遂定東南。后句言五莽在未篡漢以前曾偽裝謙恭下士。
④、七八句點出關(guān)鍵性的問題。向使:假如當初。復:又(有)。
譯文
贈給你一種解疑的辦法 不用龜卜和拜蓍
試玉真假還得三天 辨別樟木還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 王莽篡位之前必恭必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8221;。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quán)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閑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shù)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zhuǎn)官通州司馬,聞訊后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
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義的哲理詩。詩人列舉“試玉”和“辨材”的方法,說明要識別事物的真?zhèn)?、?yōu)劣需要時間的考驗和細致的觀察。接著又舉出周公和王莽兩個歷史人物,證實上述方法的正確性,進一步闡述了分辨人品行好壞、言行真?zhèn)瓮瑯有枰^長時間的考驗,否則就會是非顛倒、良莠不分。這首詩通篇議論,取譬形象,以理服人,饒有情趣,表示出詩人等待“試玉”、“辨材”期滿,澄清事實的決心。
在表現(xiàn)手法上,雖以議論為詩,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
“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diào)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jīng)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么呢?“不用鉆龜與祝蓍”。先不說是什么、不是什么。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問題忌帶片面性和表面性。“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正是闡明:對人或事物要得到全面的本質(zhì)的認識,就必須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檢驗或考驗,要以歷史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斷,決不能根據(jù)一時一事就輕率地下結(jié)論。而且,對人的認識也同認識其他事物一樣,也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不能簡單地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也不能把大奸似忠的人誤認為是好人。歷史上的周公是好人,忠心為國,卻遭到某些人的流言蜚語的攻擊;而西漢末年的王莽,為了篡位自立為帝,偽裝謙虛恭謹,使當時不少善良的人都受了他的騙。這些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多么值得記取啊 ! 因此,當正直的人們在受到誣陷攻擊時,當鉆營卑鄙之稈偽裝正人君子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相信歷史終將作出公正的裁決。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后掉轉(zhuǎn)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jīng)懷疑他有篡權(quán)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quán)則是假。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jīng)迷惑了一些人?!稘h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jié)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驼l知?”是一篇的關(guān)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zhèn)巍U鎮(zhèn)畏智辶?,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jié)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不辨真?zhèn)?,冤屈好人。這至理名言,足可醒世駭俗。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后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jù),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xiàn)普遍規(guī)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其一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圣 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 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憐光彩亦何殊
譯文
白日真黑夜假誰去分辨 從古到今的事無盡無休
只喜臧生能騙過圣人 又怎知甯子識破了裝傻的
螢火蟲有光非真的火光 荷葉上的露水雖圓豈能是真珠
不要燒柴去照亮車馬 可憐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其二
世途倚伏都無定 塵網(wǎng)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輪轂 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 馬失應(yīng)無折足憂
不信請看弈棋者 輸贏須待局終頭
譯文
世上的事依托隱藏不定 塵世的事拉開纏繞沒有停止過
禍福輪回像車論一樣 榮光枯萎反來覆去像手持鉤
龜靈占卜要將龜開膛破肚 馬失前蹄不必憂慮
如不信時請看下棋的人 輸贏還得等到局終才分曉
其四
誰家宅第成還破 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 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 東海何曾有頂波
莫笑賤貧夸富貴 共成枯骨兩何如
譯文
誰家住宅建成后還去破壞 那里來的親朋哭了以后又唱起來了
昨天屋內(nèi)外擠滿了人 今天在門外就可以招待了
北邙山?jīng)]有留下空閑土地 江浙一帶海上何曾有穩(wěn)定的波浪
不要嫌貧愛富去夸張 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 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 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 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 幻人哀樂系何情
譯文
泰山不能損壞毫發(fā) 顏淵無意羨慕老聃和彭祖
松樹活了一千年終究要死 槿木僅開花一天也自覺榮耀
何必眷戀塵世常怕死 也不要嫌棄而厭惡生活
生與死都是一種幻覺 夢幻人的悲哀歡樂又維系人間情呢
序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
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唯李頎有云:“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圣接輿狂“斯
句近之矣。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首,以續(xù)其意耳。
參考資料:http://hi.baidu.com/zcds2008/blog/item/fa7ac7cbef1d8d19bf09e67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036434.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171153.html?fr=qrl&cid=218&index=4&fr2=query
http://www.lan99.com/poet/tangshi/zhongtang/liuyuxi/fangyan.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43246.htm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