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建房“上梁”喝彩習(xí)俗探究
——以常山縣為樣本
縣社科聯(lián) 王有軍
喝彩,原指人們在玩擲骰子時,呼喝作勢,希望得彩。彩,骰子上的點(diǎn)數(shù)標(biāo)記。后來引申為“高聲叫好,稱頌贊美”的意思。自古以來,每逢建房、婚嫁、壽誕等人生大事喜事,民間流行喝彩習(xí)俗,來祭拜神靈,祈福祛邪。喝彩習(xí)俗尤其以建房、結(jié)婚時最為盛行,俗稱“筑屋討老馬(老婆)”。本文以常山為樣本,將民間建房“上梁”喝彩習(xí)俗作一探究。
歷史傳承:一個跨越千年的民俗
“上梁”是民間建房的一個習(xí)俗,也稱“升梁”、“上大梁”,指的是建房竣工前安放屋頂那根主梁的儀式。俗語說:“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古人建造房屋,選擇吉日吉時“上梁”是必不可少的大事。人們認(rèn)為梁安得正、安得穩(wěn)、安得鬧,才能興旺家業(yè)。
“上梁”時,最熱鬧非凡的莫過于“上梁”喝彩。每個建新房的東家都期望通過喜慶、隆重的“上梁”喝彩儀式,圖個平安吉利,祈求房屋永固、富貴長久、子孫滿堂。
“上梁”喝彩習(xí)俗自古有之,且起源甚早。據(jù)考證,“上梁”喝彩習(xí)俗始于魏晉時期,到明清時期已普及到全國各地。最早的史料當(dāng)屬北魏時期溫子升(495-547)的《閶闔門上梁祝文》,人們稱之為“上梁文之母”,其詞曰:
維王建國,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門啟扉,良辰是簡,穆卜無違,雕梁乃架,綺翼斯飛,八龍杳杳,九龍巍巍,居宸納祐,就日垂衣,一人有慶,四海爰?xì)w。
成書于明代萬歷年間的《魯班經(jīng)匠家鏡》,則對“立木上梁儀式”進(jìn)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凡造作立木上梁,候吉日良辰,可立一香案于中亭,設(shè)安普庵仙師香火,備列五色錢、香花、燈燭、三牲、果酒供養(yǎng)之儀,匠師拜請三界地主、五方宅神、魯班三郎、十極高真,其匠人秤丈竿、墨斗、曲尺,系放香桌米桶上,并巡官羅金安頓,照官符、三煞兇神,打退神殺,居住者永遠(yuǎn)吉昌也。
同時,《魯班經(jīng)匠家鏡》還以800余字的篇幅,詳細(xì)記載了一篇上梁文。上梁文,就是現(xiàn)在的喝彩詞,句式對仗,語言生動,內(nèi)容豐富,通俗易懂,語句多押韻,從頭到尾都透著捧呵之情、祝福之意。明代徐師曾(1517-1580)著作《文體明辨序說》對“上梁文”有如此解說:
按上梁文者,工師上梁之致語也。世俗營構(gòu)宮室,必?fù)窦狭?,親賓裹面(今呼饅頭)雜他物稱慶,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長,以面拋梁而誦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儷語,而中陳六詩。詩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蓋俗體也。
據(jù)了解,“上梁”喝彩習(xí)俗覆蓋十分廣泛,幾乎遍及全國,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廣東等江南地區(qū)最為普遍。衢州、常山一帶的“上梁”喝彩語調(diào)帶有明顯的江西口音,可能自江西省傳入,傳入時間無從考證。民間傳言常山自宋代以來即有“上梁”習(xí)俗。從民間收藏者收藏的“彩書”來看,數(shù)量不多,但年代較久,最早的有20世紀(jì)三四十年代的喝彩詞手抄本。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衢州市志》(1993年出版)“禮儀習(xí)俗”對建房有如下描述:
豎柱上梁時,親友帶禮物前來賀喜幫忙;豎柱后,按輩份在柱上貼賀喜對聯(lián)。中堂橫楣貼“紫微高照”或“梁喜”紅幅。上梁時,木匠用“三牲”(豬肉、魚、雞)敬神祇。拋上梁饅頭。
時至今日,常山各地皆有“上梁”喝彩風(fēng)俗,每家每戶建造新房都要“上梁”喝彩,擺酒宴。即使現(xiàn)在很多的房屋屬于磚混結(jié)構(gòu),很少用到木材棟梁,以致于無“梁”可上,但仍有許多地方還有象征性的“上梁”儀式,召集親朋好友,喝彩慶賀一番,連縣城居民購買的商品房也不例外??梢哉f,建房舉行“上梁”儀式的觀念已經(jīng)深深地滲透到常山人的骨髓里頭,與結(jié)婚舉行“婚慶”儀式同等重要,都是人生大事。
喝彩儀式:一場虔誠熱鬧的祭禮
從本質(zhì)上來講,“喝彩”習(xí)俗是一種祭祀儀式,它有著一套嚴(yán)謹(jǐn)規(guī)范的程序,它的每一個步驟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和寓意。
“上梁”前,必須先做好選梁、偷梁、做梁、守梁等四件事,而這些也是有規(guī)矩要求的。如選梁,要求提前到新房附近山上找好“梁木”,扎上紅布條和香紙,椿樹、樟樹、杉樹皆可,枝繁葉茂、粗壯筆直者尤佳。當(dāng)天夜里叫人去“偷梁”,砍樹時,樹身不能倒地,樹梢朝前直接扛回家,放在新房正廳的木馬樁上。次日凌晨,準(zhǔn)備好紅包,請木匠師傅點(diǎn)上香火,燃放鞭炮,邊喝彩邊“做梁”。喝彩詞曰:
此木長在終南山,魯班弟子將它搬。錛刨斧鋸做成材,用在此地定平安。墨斗金線定中央,財丁富貴兩頭量。不偏不斜分風(fēng)水,西廂東房各相當(dāng)。
“主梁”制作完成后,依然放置于木馬樁,直至選定吉日舉行“上梁”儀式。有些地方在“上梁”前夜,東家還要通宵“守梁”,據(jù)說是防止女眷、家禽等陰穢之物接近“主梁”。
“上梁”儀式一般選擇在卯辰時分舉行?!吧狭骸眱x式開始前,東家先在八仙桌上擺好“三牲”(豬頭、雞、魚)、索面、豆腐干等祭品,設(shè)好五尺桿、墨斗、曲尺、剪刀、鏡等器具,點(diǎn)燃七芯燈一盞、蠟燭一對、香火三支,放置酒杯三盅。儀式由東家主拜,木工、泥工主持喝彩,所有親朋好友參與圍觀助威。若是當(dāng)日有沖克屬相的人,儀式時要回避。主梁貼上大紅福字,中間擺放一只篩子(寓意去除污穢)、一副算盤(寓意招財進(jìn)寶)、一個五谷袋(寓意五谷豐登)、一束萬年青(寓意吉祥如意)。主梁中間貼有“福星高照”或“萬年寶蓋”字樣的橫批。正廳立柱貼上“立柱喜逢黃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紅聯(lián)。
一切準(zhǔn)備停當(dāng),“上梁”儀式正式開始。綜觀全國,“上梁”程序大同小異,主要包含引子、祝梁、祭梁、澆梁、升梁、拋梁、曬梁等七個部分;喝彩詞也基本相似,主持工匠每吆喝兩句,眾人都要高聲附和:“好啊!”以烘托氛圍,并在每個程序結(jié)束時燃放鞭炮。
1、引子:即開場白,點(diǎn)明祭禮主題,介紹東家情況,邀請各方諸神前來祝福。
伏以:天地開場,日月同光;今日黃道,魯班上梁;金雞白木,火炮蠟燭;饅頭索面,角尺墨斗;作馬一雙,公雞一只;一并在上,弟子一拜。
伏以:魯班先師!東家某某某,某省某縣某鄉(xiāng)某村,某月某日上正梁,造個高廳堂。拜請三江師傅,十方尊神,滿天星斗,十二宮神,五方席位,土地香火,里到源頭,外到水口,有壇無廟,有廟無壇,諸神請到東家屋中。
2、祝梁:贊美主梁的出身高貴與粗壯結(jié)實,祝愿房屋主人人丁興旺,財源滾滾。同時,以一丈八或二丈八長的紅綢布披掛主梁,以示辟邪吉慶。
伏以:天地開張,日吉時良。我問此梁生在何處?長在何方?生在昆侖山上,長在臥龍山崗。大樹長了數(shù)千年如對,小樹長了樹千年如雙。八洞神仙從此過,眼觀此木深丈長。特請東家做主梁,有請魯班下天堂。此梁此梁,不同尋常,棟梁上屋,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紅星高照,金碧輝煌。合家吉慶,人丁興旺,老者長壽,壽比山崗;少者添喜,蘭桂騰芳。仕者榮升,鵬鳥高翔;學(xué)者榮發(fā),青云直上。萬事如意,大吉大昌。
3、祭梁:取一只活雄雞,割破雞冠,先以雞血祭主梁,再以雞血祭正廳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親友尾隨之,用桃枝敲打篩子,以示驅(qū)趕煞星,俗稱“遣煞”。
伏以:我左手接金雞,右手接金斧;此斧是把非凡斧,魯班先師造此斧;此雞是只非凡雞,王母娘娘跟前報曉雞。此雞頭上帶起紫金冠帽,身上穿起五色紫毛衣,腳踏陰陽八卦,更報寅卯二時。打開雞冠取寶血,魯班弟子祭棟梁。雞血點(diǎn)在東,代代兒孫做貴公;雞血點(diǎn)在西,代代兒孫穿朝衣;雞血點(diǎn)在梁中間,榮華富貴萬年長。
伏以:斧棒一尺八,趕走未來煞,口有二寸半,長有四角方。一百二十四位兇神惡煞,一打天煞歸天去;二打地煞歸地藏;三打兇神惡煞;四打逢山山過;五打逢水水流;六打逢山不可損害樹木,逢水不可損害橋梁;七打房前房后不可停留。如果停留,魯班先師趕到先斬后奏,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4、澆梁:工匠接過東家手中的酒器,向天地各路神仙和祖師敬酒,請求護(hù)佑主梁起升順利;同時,向主梁敬酒致意,請求賜福給東家。
伏以:東家良辰上金梁,澆好金梁萬代祥,東家送我一對瓶,黃金千兩巧打成。瓶上金頂和寶蓋,瓶下荷花托金身,若問此瓶裝何物,高粱米酒內(nèi)中藏。這酒不是凡人造,杜康神仙造酒漿,主人匠人總不嘗,我現(xiàn)用它來澆梁。先敬天堂上玉帝,二敬地府地藏王,三敬三位公侯爺,四敬四方土地王。五敬五路財神靈,六敬福祿相壽,七敬七子大團(tuán)圓,八敬八洞各神仙。九敬九天眾仙女,十敬張魯二班師,十杯酒敬十神,十位神仙到堂前。金瓶收起、木龍請起,恭喜恭喜、發(fā)財?shù)降住?span lang="EN-US">
5、升梁:工匠邊爬樓梯邊喝彩,與此同時,眾人齊心協(xié)力,將主梁平穩(wěn)地拉升至房屋頂部,切忌主梁兩端高低傾斜。主梁升頂后,不釘不卯,嵌放在事先設(shè)計好的凹槽中。
伏以:腳踏樓梯步步高,榮華富貴起今朝,腳踏一層梯,一代子孫踏金階,腳踏二層梯,二代子孫出宰相。腳踏三層梯,三神送上福祿壽。腳踏四層梯,黃金白玉落華堂,腳踏五層梯,五福盈門家吉祥,腳踏六層梯,六六大順人丁旺。腳踏七層梯,七位仙女配令郎。腳踏八層梯,八仙過海來捧場,腳踏九層梯,九親六眷福壽長呀!
伏以:手持金繩提金龍,金龍掛在半空中。搖頭擺尾真威風(fēng),我問金龍歸何處?金龍奔向紫微宮,龍子龍孫萬代官。
6、拋梁:主梁安放好后,工匠師傅在屋頂開始邊喝彩邊拋梁,俗稱“拋八仙饅頭”。工匠先拋下主梁中間的五谷袋,由東家用紅被單“接寶”;然后四處拋撒饅頭、粽子、壽桃、糖果、花生、錢幣等“拋梁團(tuán)”,任由親朋好友哄搶,寓意豐收喜慶。
伏以:東家公婆心腸好,手扯綾羅接財寶。接了財寶心歡喜,夜里做夢笑嘻嘻。
伏以:拋梁先拋中,當(dāng)中一對紫童紅,童紅接著千年發(fā),手扶南山不老松。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滿。拋梁拋得處處有,四方鄰居帶喜歸;主家量大福氣大,八方美名傳佳話。
7、曬梁:拋梁結(jié)束后,眾人退出新屋,讓太陽曬一下屋梁,這叫做“曬梁”。至此,“上梁”喝彩全部結(jié)束。
伏以:魯班師傅下“金梁”,各位神圣回本宮。從此來龍風(fēng)水應(yīng),世世代代永其昌。
疑點(diǎn)探尋:一句眾說紛紜的導(dǎo)語
“上梁”喝彩過程中,出現(xiàn)最頻繁的一個彩詞就是“伏以”,它是喝彩的導(dǎo)入詞,喝彩者張口第一句往往就是“伏以”。該彩詞的各地發(fā)音都差不多,但是寫法各有不同,有“伏以”、“伏意”、“伏乙”、“伏義”、“佛意”、“佛爺”、“福來”、“福也”等等,不一而足。
“伏以”究竟以哪個詞為準(zhǔn)?又是什么意思?人們眾說紛紜,各有說法與出處。目前至少有三個版本。
民間版本:
民間傳聞,伏以是魯班大徒弟,“上梁”喝彩之所以開頭一定要喊“伏以”,而不喊木匠鼻祖魯班,是因為魯班內(nèi)心有愧于伏以,因而尊徒為師,先喊伏以的名號。
據(jù)說魯班的眾多徒弟中,數(shù)伏以悟性最高,不管什么木工活兒,只要魯班稍稍點(diǎn)撥幾句,就能做得像模像樣。加上伏以為人誠懇,禮數(shù)周到,師娘最為疼愛。
一天,師娘見伏以茶飯不思,悶悶不樂,便問伏以怎么回事。原來魯班要考量眾弟子技藝,讓他們?nèi)靸?nèi)交出作業(yè),明天早上就要交驗了。伏以說:“可是我做的木馬不會走。師傅做的不但會走,還會騰云駕霧?!睅熌镄Φ溃骸澳氵@個楞頭青,不懂不可以問師傅???”“問過了,師傅讓自己琢磨,以示公平?!睅熌飷弁叫那校阏f:“這樣啊,那晚上我來幫你問清楚,你躲在床底仔細(xì)聽?!?span lang="EN-US">
晚上睡覺前,師娘問魯班:“你那幫徒弟學(xué)得怎么樣?”“都不錯,尤其是伏以呀,絕頂聰明,說不定過幾年都超越過我了,后生可畏啊!”“哪有這么厲害?聽說他做的木馬也是呆頭呆腦,連動都不會動?”“你知道為什么不會走?那里面可是大有訣竅?!薄笆裁丛E竅?”“木馬做好后,必須在每個關(guān)節(jié)處用斧頭敲一下,念個符咒才行……”
半夜里,伏以趁魯班睡著了,溜出房間,如法炮制。果然,木馬立即會走了。魯班知道后,滿腹狐疑:這個訣竅從來沒跟別人講過,只是昨晚娘子問起,與她說了。莫非伏以與娘子……
不久后,魯班在給人“上梁”喝彩時,趁伏以不備,口念咒語,用五尺桿一比劃,令伏以跌下屋頂,摔死了。誰知伏以因冤氣太重,不能往生,整天糾纏著魯班。后來,魯班從娘子那里了解到前因后果,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徒弟,懊悔不已。為化解伏以冤氣,魯班在上梁喝彩時,尊徒為師,先高喊一聲“伏以”,以示歉意和紀(jì)念。后來這個規(guī)矩,代代相傳,一直傳到今天。
伏以是魯班的徒弟的說法僅僅存于民間,而且名字寫法不一,“伏意”、“伏乙”、“伏義”、“佛意”、“佛爺”皆有,史料中并沒有任何確切的記載。明代古籍《魯班經(jīng)匠家鏡》中載有“伏以”一詞,但并非是人名。因此,從史實上來說,伏以是魯班徒弟應(yīng)該只是一個幻化的傳說。
專家版本:
部分研究專家認(rèn)為,“伏以”一詞最早見于道教和佛教語,伏,指俯伏下拜;以,指下面有事陳情。
“伏以”一詞在古代史料中并不鮮見。如道教疏文中,主要為信徒向神明祈告時使用,有“躬身俯地”之意:“伏以,伏以青玄御運(yùn),敷慧露以流滋;黃籙開圖,耀慶云而飛灑。金簡煥龍符之秘,瑤圖開鳳笈之奇……”再如古時官員向皇帝上奏折,“伏以皇帝陛下,浚哲文思,含宏光大,智周萬物,日辟四方,既容能改之非,許降自新之恕,將功補(bǔ)過,舍短從長,矧茲近代相持,豈足深機(jī)遠(yuǎn)料……”(摘自《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韓愈《論佛骨表》:“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span lang="EN-US">
從以上情勢來分析,民間“上梁”請求神靈庇佑時套用“伏以”一詞,是極好理解的,也是說得通的。伏,本是狀詞,意思指像狗一樣地趴在地上,引申為“依從或服從于”。它表現(xiàn)了百姓對神明的一種敬畏,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表達(dá)了喝彩者代表東家虔誠地向天上神靈和魯班祖師祈禱,請求賜福施恩、庇護(hù)保佑的意思。
地方版本:
江西、浙江一帶,民間“上梁”喝彩時也有喊“福來”、“福也”的。據(jù)調(diào)查推測,“福來”、“福也”之語應(yīng)該是由“伏以”一詞演化而來。這其中緣故,有兩層因素。
一方面,緣于發(fā)音相似。江西、浙江兩省交界,地域相連,民間往來頻繁,語言發(fā)音上有些相通?!胺浴钡陌l(fā)音與玉山、常山、江山、衢州等地方言中的“福來”、“福也”非常相似。由于早前民間工匠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喝彩詞大多采取口口傳授的方式,“伏以”一詞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常見,以訛傳訛,“伏以”變成了發(fā)音相似的“福來”、“福也”可能性極大。
另一方面,緣于寓意吉祥?!胺浴钡闹C音詞有許多,人們選擇了“福來”、“福也”,其主要原因還在于“福來”與“福也”寓意福氣多多、幸福美滿,符合老百姓的審美觀。上梁吉時,華堂之上,工匠一句又一句的“福來”、“福也”彩詞,仿佛在召喚五福臨門,定然令東家喜笑顏開,心花怒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