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袁州府志》載:漢高帝五年首創(chuàng)豫章郡(治今南昌),令大將軍灌嬰筑豫章城,翌年置宜春縣(前201),為豫章郡當時最早的十八縣之一,朝廷詔告天下郡縣皆筑城池,宜春城也就是在這一年修建而成。據(jù)《水經(jīng)注》記述,宜春城相傳也是潁陰侯灌嬰所筑。立縣近800年后,也就是在隋滅陳的第三年,即隋開皇十一年(591),安成郡(治今安福)土人文盛聚眾造反,對抗朝廷,于是廢安成郡置袁州,轄宜春、萍鄉(xiāng)、新渝三縣。從此宜春城又稱袁州城,成為州府一級地方政府所在地,到現(xiàn)在已歷時2200多年之久。
設(shè)州后不久,即唐武德四年(621)九月安撫使李大亮在袁州城四周修筑城墻,城墻高二丈,周圍四百八十四步,東南西三面開挖有壕溝,寬七丈,北面以秀江為壕。城墻外面砌磚,墻內(nèi)填土。長壽二年(693),刺史魏元表遷州城向東北移出二百步,位置大約在今棋盤巷、王子巷一帶。房琯任袁州刺史期間,以城基低洼潮濕為由,欲遷州城于江北袁山腳下,觀察使認為勞民傷財不予批準。房琯于是在原來城市的基礎(chǔ)上向南拓展二百余步,把城移至地勢較高的地方。乾寧二年(895),刺史揭鎮(zhèn)修筑羅城一千五百余丈,同時增筑外城,疏浚壕塹。其后,刺史彭彥章向東南方向擴伸,在城外建房屋一千二百七十二間與舊城相連。
五代十國吳楊乾貞二年(928),知州頓金在四郭城門外設(shè)置柵欄羅城,以備守御之需。大和五年(933),知州韋建又在羅城周圍修建房屋二百余間,疏通壕溝五百余丈。南唐保大元年(943),知州劉仁贍全部采用磚石加固東南面的子城。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袁州城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修建擴充,《圖經(jīng)》曰:袁州城建好后,周圍長七里零二十步,城墻高三丈八尺;子城周圍長一里一百二十步,墻高三丈七尺;州城北枕秀江,東西南三面開鑿有護城河,壕塹深四丈。南宋建炎初年(1127),金人入侵,朝廷詔敕“城池樓櫓務(wù)要堅險”,鼓勵富商豪戶捐資興修城堡要津以抵御外侮,知州汪希旦藉此對袁州城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擴張建設(shè),“革舊城,一新之”,即廢除舊基,重建新城。新建后的城池周圍長三千三百一十五步,城墻高增置二丈,修筑女墻三千五百垛,敵樓戰(zhàn)柵五十總計六百五十間。至此奠定了袁州城的基本格局,城區(qū)規(guī)模逐成定式,直到民國為止的800多年間,整體結(jié)構(gòu)基本沒有大的變化,宋以后的幾個朝代,只是對袁州城進行一些加固完善和整治修葺。開禧年間(1205-1207),知州羅克開進行了一次增高加固。南宋后來的幾任知州李觀民、鄭自誠、方岳都對袁州城進行過整治維修。
元朝統(tǒng)治時間不長,因陋就簡,袁州城“承襲宋舊”。
明洪武四年(1371),知府劉伯起增修城堞,疏通壕河,并于四門城樓門外增修月城。從此,袁州城四門每門有內(nèi)外兩個城門,中間為月城,內(nèi)外城門上分別建有城樓,月城墻頂蓋有串房,間以箭樓。洪武十年(1377),袁州城四門遇有毀壞倒塌,根據(jù)舊有慣例由四縣負責修復。分工職責為東門分宜縣,西門萍鄉(xiāng)縣,南門宜春縣,北門萬載縣。在明朝的天順七年,宏治六年,正德七年、九年、十五年,嘉靖中,萬歷初,崇禎庚午至辛未年間、丁丑年、乙酉年都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葺。
清順治三年(1646),鎮(zhèn)將郭天才拆除城門四周的民房,建置甕城,增修敵樓。九年因連年戰(zhàn)火和洪水災害,州城東西北三向瀕臨袁河一帶城墻倒塌,知府吳南岱、推官王延裪修建恢復??滴跞辏?664),北門城墻被洪水沖毀三十八丈,守道施閠章、知府李芳春主持修復,并重修四門城樓及城墻垛口,耗時一年才告竣工,據(jù)知府李春芳記載,當時的總督張朝遴、巡撫兼都御史董衛(wèi)國、布政使余應(yīng)魁、右布政使陳宏業(yè)、按察使蘇銑、守道施閠章、協(xié)鎮(zhèn)許壯猷、知府李芳春、同知孫席慶、推官鄭鼎、都司董正己、知縣董義行等捐資共襄盛舉。三十四年(1695),大風暴雨吹倒外羅城樓,損毀嚴重,宜春知縣江為龍請示袁州知府要求依照慣例,分派四縣維修,仍舊為東分宜,西萍鄉(xiāng),南宜春,北萬載。這次維修城墻磚印刻四縣名稱字樣,保證質(zhì)量,以為憑據(jù),永載歷史。自此之后,分宜知縣黃之鳳修東城樓一次;萍鄉(xiāng)知縣程世經(jīng)修西城樓一次;宜春知縣胡巴修南城樓一次;萬載知縣何錫命修北城樓一次。四十一年(1705),東西南北四門共倒塌城垛口六十一個,知府胡應(yīng)麟著令四縣修理。四十四年,洪水沖毀北面城墻十余丈,萬載知縣孫國柱及時修補損毀工程。乾隆十一年(1746),知府程文華重修東西南三面城墻,但北城墻年久失修,損壞坍塌嚴重,工程量特別巨大,無力修復。直到二十四年(1759),知府陳廷枚奉命親自主持袁州城修復工程,倡議各方捐助,鼓勵士民富商出資出力。飭令宜春知縣郭人杰專門負責州城修復項目,典史吳恩德負責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整個袁州城修葺一新。并對四大城門重新命名題字,改東門“安仁門”為“宜陽門”;西門“萍實門”仍舊為原名;改南門“神通門”為“大仰門”;改北門“拱辰門”為“袁山門”。乾隆四十九年(1784)秀江石拱橋被洪水沖毀,南北交通阻塞,次二年(丙午),于北城墻秀江橋下游的王子巷北段開一小北門,曰:錦春門,小北門未修建城樓。為方便居民南北往來,在小北門口的秀江河上修造了一座浮橋。道光十七年(1837),因年久失修,位于秀江南岸的北城墻,崩塌損毀特別嚴重,知府熊象階、知縣崔鳳皋共同督促四縣修復,其中宜春縣單獨負責北城墻、北門二城樓及護城河岸的修筑,百姓和官吏踴躍捐資,第二年竣工,總計新筑城墻一千六百二十九丈,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垛口九百九十六個。二十九年,北城墻坍塌十四丈,知縣曾猷沛補修。同治元年(1862),北城墻毀壞七丈,知府盛元、知縣馬長康補修。六年,知府駱敏修、知縣林祖壽新修大北門城樓。八年,北城墻沉陷十余丈,知縣林祖壽修復,花費緡錢一千六百余串。
民國十二年(1923)和二十五年(1936),北城墻分別倒塌兩次,都由縣府撥公款修復。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為了防止紅軍攻城,堅固防御功能,在城墻四周加建了春化、宜仁、定西、安贛等五座碉樓。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飛機時常轟炸宜春城,為便于疏散人員,民國二十八年(1939)下令拆毀城墻,僅存北城沿河一段及“袁山”“錦春”兩城門,千年古城廢于一旦。
根據(jù)對《正德袁州府志》《康熙袁州府志》《同治袁州府志》《道光宜春縣志》《民國宜春縣志》等不同時期繪制的府城(縣城)圖比較,其范圍大小基本一致,位址較為固定,整個城市處于袁河南面,依水而建,東西稍長,南北較窄,略成長方形。袁州古城整個區(qū)域范圍東至現(xiàn)在的明月南路;南到平安路;西臨宜春南路;北旁秀江。面積大約1.5平方公里。袁州古城的城墻高聳雄偉,厚實堅固,素有“銅袁鐵贛”之稱。
從民國二十八年(1939)《宜春縣志》繪制的《宜春縣城街市圖》來看,整個古城保存完好,東南西北開有四座城門,另外在北城墻王子巷北端開有一小北門,城門之上都蓋有城樓。城內(nèi)主要街道有九街十八巷。九街:東大街(中山中路東段)、縣前街(中山中路西段)、衛(wèi)前街(鼓樓路東段)、西門正街(鼓樓路西段)、下街(青龍前面)、上街(東風大街北段)、南正街(東風大街南段)、青石街(朝陽路)、盧祝街等。十八巷:觀音巷、靈官巷、沙子巷、王子巷、大坪巷、上棋盤巷、下棋盤巷、二符巷(孚通巷)、判官巷(崇儒巷)、旗纛巷、茭池巷(天符巷)、石神巷、楊家巷、彭家巷、肖家巷、登云巷(搖籃井巷)、當鋪巷、顏家?guī)X巷等。
主要街坊有:擢秀坊、熙春坊、獎廉坊、三賢坊、尊賢坊、宜陽坊、懋仙坊、桂枝坊、三登坊、桂仙坊、儒林坊、叢桂坊、疏泉坊、論思坊、集仙坊、重光坊、逍遙坊、集慶坊、狀元坊、阜通坊、相儒坊、文明坊、澄清坊、進士坊、都憲坊、世恩坊、解元坊、二杰坊、三元坊、鳳鳴坊、保愛坊、達尊坊、崇儒坊、高真坊等街坊。
城內(nèi)主要建筑重點集中在三大區(qū)域:一是中山路以北的青龍至東門明月路區(qū)域。東門內(nèi)有府城隍廟、縣城隍廟、報恩寺、火神廟、青蓮寺、小校場、府公館等,王子巷(大坪巷)一帶有千總署、城守營、王子廟、盧祝廟等,同時也是袁州城的主要商業(yè)街市。
二是宜春臺區(qū)域。袁州古城主要名勝古跡集中這一區(qū)域,宜春臺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fā)之子宜春侯劉成所建,劉成在宜春期間(前129-前112),立宜春臺、鳳凰臺、仙女臺、梳妝臺、得月臺等“宜春五臺”。至今碩果僅存的為宜春臺,宜春臺為“五臺”之中“最勝者”。歷代建有 “憑虛”“積翠”石坊 ,“總宜樓”“宜陽第一峰”“種桃亭” “萬景亭”“春風亭”“溈山閣”等亭臺樓閣,以及水星鼎、避火圖、上諭碑、慶豐堂記碑、慈禧御筆“宜春”碑等碑碣古存。還有官署機構(gòu)都司府、協(xié)鎮(zhèn)署、兵備道署(提督學政行署)、上諭亭、軍器局、昌黎書院、考棚等。名人祠堂有宜春侯祠、韓文公祠、三先生祠、袁忠毅公祠、名宦鄉(xiāng)賢祠、郡王廟等。自唐以來宜春臺禪道繁盛,春臺周邊歷朝建有乾明寺、妙明寺、勝因寺、隆化寺、棲隱寺、保赤寺、治平院、普濟院、瑤金庵、高真觀(長興道院)、澄心觀(庵)、北極行宮、仰山行祠(孚惠二王行祠)等。
三是袁州府和宜春縣署同處州城西北區(qū)域,以現(xiàn)在的中山路為鄰,兩衙相鄰,袁州府衙在南,宜春縣署在北。根據(jù)《道光三年宜春縣志》縣城圖的標注,袁州府署具體位置在原袁州區(qū)政府大院內(nèi),北至中山中路,南至鼓樓路,而且1000多年一直未變。府衙東邊至東風大街依次為同知署、經(jīng)歷司署、照磨署、府學、教諭署、訓導署、文昌閣、魁星樓、土地祠。歷史上還有過察院行臺、通判廳、湖西道、袁州衛(wèi)、檢校廨、永積庫等公廨。在府治南面(鼓樓路南)有譙樓、布政分司、推官廳、司獄司、知事廨、陰陽學、醫(yī)學、城南倉等府衙署。府治西至宜春南路有司府參軍廳、宣化樓、文昌宮、龍亭庫、常平倉等。
宜春縣署及各衙門在袁州府衙北面,即現(xiàn)在的宜春日報社、一小至秀江賓館、步步高廣場一帶,緊鄰袁河?!兜拦馊暌舜嚎h志》記載:“縣署在府治北,南向,初在東城內(nèi),隋大業(yè)三年(607)移于州之東七里,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知縣胡安老徙于城內(nèi)之善政坊,元季兵毀。明洪武三年(1370),知縣仲時舉以舊址狹隘遷于府治北之開元寺廢基上,即今治”??h署具體地點是在重桂路地段,即現(xiàn)在的步步高廣場西邊位置。主要有縣府署、縣丞廨、主簿廨、捕廳、澗富司、延賓館、申明庭、旌善亭等縣署機構(gòu)。在宜春縣治以西有水月寺、萬壽宮、關(guān)帝廟、太尉廟、嚴嵩府(忠弼堂)、三官殿、宜陽書院、永豐倉等。
在袁州城內(nèi)還有一條橫貫東西的水渠,開鑿于唐元和四年(809年),袁州刺史李將順深感宜春城里多火災,居民飲水洗滌困難,城區(qū)附近田土常遭干早,影響群眾的生產(chǎn)和生活,故引淸瀝江水入城,在宜春城廓挖掘了一條人工河,即李渠。李渠城內(nèi)全長1965丈(清道光三年程國光《李渠志》)。水源來自城西南6公里湖田鄉(xiāng)坪田村的鯉魚山,攔住清瀝江水做一石陂——即龍王官陂,傍河東岸修一渠道引水,經(jīng)龍王廟,緊貼獅子山、鳳凰山山麓曲折前行,過沙陂橋,朝東北方向沿官圳舷上進入黃頗路,直達城西萍實門(鼓樓路西口),入城到搖籃井巷口,折向北流經(jīng)文昌宮(原區(qū)政府內(nèi)西),進入中山路后東折流經(jīng)宜春縣衙前,然后返回崇儒巷,再經(jīng)鼓樓路到東風大街,又向東北轉(zhuǎn)向工商銀行北端,拐入箭道里,出春臺公園巷口,插向中山路,筆直到一中門口,分二兩支流,一支入原市糧食局加工廠流入秀江河。一支流入東湖后折向東南方向臨鐵路下,合南池清流(珠泉河),經(jīng)賴家潭水,過湛郎橋(赤板橋),到電桿廠東側(cè),落入兩河口,匯入秀江坐石潭。水渠寬3米余,“可使通舟”。渠水可灌溉城郊田土。后人因感其德,名之曰“李渠”。并建祠鐫碑紀念,碑上陰刻楷書“古李渠”三字。碑刻有二處: 一嵌于市政府院內(nèi)墻上(原區(qū)政府),一嵌在崇儒巷內(nèi)墻上,惜皆丟失。
宜春因泉水得名,不但有縱貫城區(qū)千年的李渠,泉池水井遍布大街小巷,湖河交映,泉井相輝,一派江南水鄉(xiāng)景象。泉水冬暖夏涼,清澄若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歷史上曾有“兩湖三泉、四池五井”之稱。兩湖:東湖、西湖;三泉:靈泉、珠泉、孚惠圣泉;四池:防虞池、茭池、天池、洗墨池;五井(舊名龜井):雙清井、楊清井、澄清井、東明井、西明井。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靈泉、珠泉、五眼井、七眼井、胡家井、黃家井、巫家井、王家井、泉井頭井、東山角井、黃泥塘井等等
城墻磚,長40cm,寬20cm,厚12cm,刻有“道光十六年萬載縣紳民捐修”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