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還是中國書法的重鎮(zhèn),老一輩中還有劉海粟、謝稚柳、顧廷龍、王蘧常、錢君匋等等。由于這些老書家的存在,上海的書法水平依然維持在一個高水準上。與這些同時代的大手筆相比,趙冷月也許不是第一流書家,盡管在上海提起他,大家都知道。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趙冷月書法寫得東倒西歪,不懂好在哪,覺得是亂涂之筆。但事實上,趙冷月初從晉唐楷、行法度,于各類書體無不窮究其遞變之跡。中年后 轉(zhuǎn)學漢隸北碑,尤勤于《張黑女墓志》《鄭文公碑》《龍門二十品》《張遷碑》等,自謂“博采眾長,遍臨百家”。至晚年形成臻于化境的筆墨風格,達到無為而無 不為的境界。趙冷月晚年既堅持“無一日不抄碑臨帖”,在創(chuàng)作中又力求“破法”。趙冷月自稱并非為變而變的“晚年變法”,堪稱妙手天成。這位獨樹一幟的海派 書法家創(chuàng)一代書風,被譽為上海書壇的驕傲,生前出版有《趙冷月墨跡選》《趙冷月八旬書法集》《當代書法家精品集——趙冷月卷》等多種。
趙冷月先生晚年提出“松綁”藝術(shù)觀,在“有法”和“無法”中尋求自我,所以其書法創(chuàng)作風格的豐富、多變在現(xiàn)代書法家中無出其右。趙冷月先生晚期作品或疏 野洞達、或淹潤細密,粗而不獷,細而不纖,彰顯內(nèi)力內(nèi)美,步入一片化境。在2014年榮寶齋的秋拍中,趙冷月的《行書》六屏鏡心,估價80萬至120萬 元,成交價達到了345萬元。 在中國嘉德的2014秋拍中,趙冷月《隸書七言詩》(見圖)估價6萬至8萬元,成交價為23萬元。
方聞
來源:新民晚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