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4日 12:00 金羊網(wǎng)-羊城晚報
嶺南文化:封閉或開放?向東或向西?
2月18日上午,西泠印社、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攜手主辦的《從江南到嶺南——中國畫邀請展》在東湖路水墨村開幕。參展藝術(shù)家中,有吳昌碩、饒宗頤、王伯敏等西泠印社社員,以及水墨村藝術(shù)家,這是近些年來江南、嶺南藝術(shù)家的大型聯(lián)展。以嶺南畫派為代表的嶺南文化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將走向何方?
羅一平(廣東美術(shù)館館長):文化在幾千年漫長的推進中,它積聚起一種非常高級的文人的形態(tài),嶺南文化在近代的中國文化中書寫著重要的一筆,包括嶺南畫派,我們開創(chuàng)了一個面向海洋的文化,一個開創(chuàng)的文化,一個可東西兼容的文化。走過了中西碰撞、融合的20世紀,進入到了21世紀,中國的水墨應(yīng)該怎么走?符號、圖像、觀念……哪些東西是我們要堅守的,還是我們要拋棄的?在這個時間點上展出這批作品,可以來探討這么一個問題,21世紀中國水墨文化的價值、中國水墨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到底是什么?
李剛田(西泠印社副社長):圈外人看嶺南文化,認為它有封閉性,一種好像嶺南的天然屏障一樣的封閉性,盡管隧道打通了,但是文化的擴散還很難。我作為一個北方人看嶺南文化,總覺得嶺南文化有它的獨特性,它是復合的,中原文化對它有影響,江南文化對它也有影響,外來文化就是海外文化對它也有影響,還有本土的文化……逐漸形成了嶺南文化的特征。在外人看來,它是特征很明顯的,可能嶺南人自己不覺得,外人看起來它很明顯,包括它的審美、形式、表現(xiàn)語言,以及作者的選擇。嶺南市場就認嶺南那幾個畫家,北方很有名的畫家到嶺南賣不上價,市場不承認。
但北方人對嶺南的認識,也有地域隔閡的問題。這種地域隔閡對藝術(shù),它是一種相對封閉,但是同時也使地域風格變得深刻,越是交融多了,形成泛化,可能達不到深刻,越是這種封閉性會達到深刻。比如篆刻,它就有一個嶺南派,以黃牧甫為首,一方面?zhèn)鞒辛宋娜说难乓?,另一方面融合了現(xiàn)代,它的作品現(xiàn)代感比較強。比如郭莽園可以說是嶺南畫派在當下的一個代表,人家稱他是“大俠”,他的寫意花鳥畫,很大膽的一種筆墨表現(xiàn),但是內(nèi)在骨子里的文人雅意,他是保持著的,這和年輕一代的畫家不一樣。
郭莽園(西泠印社社員):前一陣子有人說要搞一個嶺東畫派,當時搞得很熱鬧。我的看法是,現(xiàn)在的南北交融了,東西合璧了,還要什么派?南北都交融了,媒體、資訊這么發(fā)達,好像不必要再創(chuàng)什么派吧。
方土(廣州畫院院長):我覺得嶺南要更加兼容。不管江南,不管嶺南,包括北方,其實現(xiàn)在我們大家應(yīng)該重新審視這種傳統(tǒng)的文脈,重新貼著傳統(tǒng)來走。為什么?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整個情懷都很現(xiàn)代,現(xiàn)在缺的就是跟我們老祖宗的東西嫁接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