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貧窮是一筆財富,這句話不一定適合所有案例,但對齊白石來說一點兒也不錯。齊白石天資聰穎,不會走路就會認三百多個字,假若他生在一個稍微富裕點的家庭,這樣的天賦會被加倍挖掘,然后順理成章地走上科舉之路,成為一個秀才或舉人。然而他生在一個吃不飽飯的家庭,給他精神性的發(fā)展需求造成了無盡的壓抑。
齊白石家人盼望生下來個棒小伙子好耕田,卻來了一個身子瘦弱的書生胚。由于貧窮和需要勞力,他自學看書寫字,都不被家人所支持,并且被祖母訓斥說“哪見文章鍋里煮”。十五歲下地拉犁時,牛的勁兒能把他往前摔一個跟頭。這個跟頭摔出了他十五年來的壓抑和憤怒。滿身泥水的阿芝(齊白石小名)一怒之下翻山越嶺跑到做木匠的從叔祖父齊仙佑,一把鼻涕一把淚,信誓旦旦要學做木匠,死也不回去耕田。這一出苦肉計,贏得師傅同情,從此他脫離了土地,逐漸成了大料木匠,做柜子,做桌椅,天賦奇才,一年就出師。一年后,他遇到了高級木匠周之美,他四處托人,最終拜師周之美,學習小料木匠。
齊白石19歲時,小料木匠正式出師。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他以一個木匠學徒的身份,形成了嚴謹?shù)墓そ尘駜r值觀——首先,做活計是為了賺錢,其次,為了賺更多的錢,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活計做到最好。
據(jù)齊白石長孫齊佛來回憶:“祖父為了更新雕花式樣,招徠更多主顧”,向人去借《芥子園畫譜》。在沒有大規(guī)模印刷術的時代,一本書的價值相當于普通人家?guī)讉€月的生活費,借書需要中人作保,只借7天,如有污損,全額賠償。齊白石千辛萬苦借來這本書,以巨大的毅力,在做工之余的酷熱夏夜,點起煙熏火燎的松油火,用竹紙和毛筆上將這本畫稿全部勾脫下來,裝訂成16本小冊子,日夜學習。憑著芥子園畫譜,齊白石的雕花手藝超越了麒麟送子,雙鳳朝陽等傳統(tǒng)花樣,成為十里八鄉(xiāng)的翹楚,甚至將中國的雕花工藝推進了一大步。這樣的刻苦是現(xiàn)代人難以想象的,于當時的齊白石也是不必要的,因為他已經是傳統(tǒng)意義上很好的小料木匠,無需改進也可以吃飽飯。但正是這種對財富的追逐初衷,和“要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價值觀驅使著他向前走。
這兩種性格貫穿他的一生,體現(xiàn)并導向了許多其他的結果。在追逐財富方面,齊白石從來不掩蓋自己的原始欲望。他首先認為畫畫是為了賣錢,書畫對他而言是一個向社會提供的產品。賣畫賣印,則是詳盡標價,錙銖必較??蛷d里貼滿了價碼表:“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冊頁折扇每件6元”;“題上款者加10元”;“花卉加蟲鳥,每只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只加20元”;“另,工筆貝葉草蟲,每只照原筆單加三倍,大洋紅之畫另加價”;“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而且不講情面,不論是誰,都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能賒賬,不能還價,不能以物代錢。墻上告白云:“送禮物不畫,請客不畫,為外國人翻譯者無報酬”;“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減價者,虧人利己,余不樂見?!北谏线€掛有一幅《招飲圖》:一老人手持酒壺,一手招另一老人來飲酒,持筆老人一手卻之,且面帶怒容。還有一幅畫也是很好的證明,齊白石畫了一把鋤頭,一個籮筐,并且題詩:“鐵柵三間屋,筆如農器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墻?!眲e人口中神圣的充滿靈性的藝術創(chuàng)造,在他的看來就是藝術生產,和種田沒什么區(qū)別。只要你用了鋤頭勞動,就會有籮筐進行收獲,這是一種農耕時代最樸素的勤勞致富的價值觀。但齊白石對自己的產品標準要求很高,這是能夠賣到更高價錢的籌碼,君子愛財,坦坦蕩蕩,提供產品,保證質量。
齊白石一生勤奮,是位高產畫家,據(jù)北京畫院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他一生留存下來的作品有9500件,以平均每人收藏十件作品計算,也意味著至少有近千位藏家參與了齊白石的收藏市場,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shù)量。幾十年來一點一滴鑄造起來的金字塔形價格結構,造就了齊白石作品強大的抗跌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