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大約5800字,圖片23張,閱讀大約需時6分鐘。
編輯:大牛哥
2018年春天,有一千萬種聲音,召喚著我,來到黃岡。
先是蘇東坡。
'來生便嫁蘇東坡,哪怕歷盡千年劫',這是我他的表白。可是來生太遠,今生,注定是愛他又見不著他。于是,許下宏愿,要走遍他生前的足跡所到之處:眉州、杭州、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如今叫做黃岡。
【一】
4月2日,黃昏,乘高鐵到黃岡站。車站廣場是小城景象:房屋不高、路寬車少,視野開闊。我興奮得往前走,像是要與迎面的風來個大大的擁抱,同行的好友賀寧在后面趕。我一回頭,只見她獨自一人,拖著行李箱,長發(fā)飄飄,長裙漫漫,在風中起舞。一輪渾黃的落日,掛在我視線的盡頭。
落日輝煌/盛大的孤獨亦是贊美
'落日輝煌/盛大的孤獨亦是贊美',一句讀過的詩,閃現(xiàn)在我的腦海。連同這個畫面,長久地定格在我的心頭。
就這樣,深情款款地,我踏上了到了九百多年前東坡先生的謫居之地--黃州。
【二】
這是一座到處都有東坡印跡的城市。
住的酒店,在一座延伸到遺愛湖湖心的小島上,窗臺可以看到整個湖面。而遺愛湖,光是名字,就讓人覺得詩意盎然,浮想聯(lián)翩。
4月4日寒食節(jié)當天,清晨六點三十分的遺愛湖。
當然是有來歷的。
元豐三年,四十五歲的蘇軾,因'烏臺詩案'死里逃生,發(fā)配至黃州,做有名無實的團練副使。初來異地,心有戚戚焉,然黃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太守徐君猷卻給了他大大的SURPRISE--敬他、愛他,與他一起暢飲、交游,給他以作為朋友的最高禮遇。后徐太守離任,東坡將他們此前常去的亭子,取名為'遺愛亭',并作《遺愛亭記》一首。
……每歲之春,與眉陽子瞻游于安國寺,飲酒于竹間亭,擷亭下之茶,烹而飲之。公既去郡,寺僧繼連請名。子瞻名之曰'遺愛'。
用'遺愛'來懷念一段男人間的友誼,可見東坡之至情至性,以及當時,這段友誼給予這個落魄男人的慰藉之深。后來,黃岡人為了紀念這段往事,將郊區(qū)的東湖、西湖和菱角湖改建,命名為'遺愛湖'。
【三】
沿湖走,有黃州書院、東坡茶社和東坡外灘。
在東坡外灘的東坡眉州酒樓,我們點了招牌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時令的香椿嫩豌豆。當然,我還特地要了一壇我心心念念的、黃岡市浠水縣清泉鎮(zhèn)釀造的--'綠楊橋'東坡封缸糯米酒。
有酒就有故事,而這故事,全在酒里。
4月2日晚,一壺東坡酒,慰我一路風塵
據(jù)稱東坡當年在黃州時,經(jīng)常去浠水一帶尋醫(yī)、訪友,喝酒、游玩。某個春夜,風習習,柳依依,他策馬河邊,路遇酒家,三杯兩盞,便已沉醉不知歸路,于是解馬鞍作枕,醉臥綠楊橋頭。待到天明酒醒,只聞杜鵑啼叫,心中滿是詩意。什么謫貶異鄉(xiāng),什么宦海沉浮,什么生活困窘,這一刻,都消解在春意盈盈的晨曦中--
《西江月--頃在黃州》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據(jù)稱,東坡當年喝的酒,就是極具當?shù)靥厣呐疵追飧拙?amp;mdash;—米,是當?shù)靥禺a(chǎn)的糯米;水,是被茶圣陸羽封為'天下第三泉'的蘭溪山泉水?,F(xiàn)在,浠水人用東坡詩中的'綠楊橋',作為這種古法釀制的黃酒品牌,并申請了國家地理標志。
這些掌故,最早是從一位浠水籍朋友的文章里讀來的。那晚,我一邊喝著酒——酒味香綿,入口溫和;一邊給賀寧介紹并朗讀這段掌故。真的是一字一句的朗讀?。∧且豢?,偌大的餐廳,滿座的食客,似乎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我們兩個癡癡的姑娘,沉浸在美酒,和一段段流淌而出的詩文里。
沉醉,沉醉……不知不覺就醉了。像是醉在酒里,又像是醉在故事里;像是醉在東坡的詩詞里,又像是醉在朋友的文字里……
酒后,來到遺愛湖畔。先是行走,然后靜坐。一輪銀色的滿月,掛在湖面上的半空中,瀉下銀光萬頃。夜風與水波一樣溫柔。我用手機輕放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和德彪西的《月光》。
良久,賀寧喃喃地說:這樣的時光,此生也許不會再有。
4月2日晚,月光下的遺愛湖。
【四】
'去浠水看看吧。'我提議,'我想看看是怎樣的春天,安頓和撫慰了東坡這顆落魄的心。'
是的,在黃州,安頓和撫慰他的,除了如太守徐君猷一般敬重、仰慕和疼惜他的新老朋友,還有黃州這片土地上的大江大湖、自然風物。
黃州緊鄰長江,是著名的三國古戰(zhàn)場--赤壁所在地。蘇軾在黃州期間,經(jīng)常坐船橫渡長江,到對面的武昌(今鄂州市)西山上,與他的好友兼鐵粉黃庭堅等人爬山飲茶、談書論畫;也曾數(shù)次泛江探游三國古戰(zhàn)場,寫下流傳千古、光耀萬世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
黃岡東坡赤壁公園,二賦堂內(nèi)的木刻《后赤壁賦》。
如果說長江的浩瀚和它所承載的深邃歷史,給了失意的蘇東坡以豪邁和開闊;那么順著江往南二三十里外的浠水一帶,那里的山水田園、樵農(nóng)野老,則給了困窘的蘇東坡以安寧與歸屬。
除了上面那首醉臥綠楊橋頭的《西江月》,還有其他詩詞為證--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定風波--三月七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兩首詞,都是東坡在謫居黃州的第三個年頭所作。前一首《浣溪沙》中,他顯然被雨后蘭溪河(長江支流,現(xiàn)成稱浠水河,流經(jīng)浠水縣城,到浠水蘭溪鎮(zhèn)匯入長江)的幽幽碧草、子規(guī)啼鳴所打動,更被蘭溪河神奇的'水往西流'的地理景觀所啟發(fā)和感染。后一首《定風波》,則是當時東坡已打算定居黃州,在今浠水巴河鎮(zhèn)的沙湖道一帶置辦田產(chǎn)時,途中遇雨,有感而發(fā)。
▲ 蘭溪河(今浠水河),自西向東流經(jīng)浠水縣城,再往西南方向,流經(jīng)蘭溪鎮(zhèn),匯入長江。因此,東坡先生看到
而我特別留意到,東坡先生那副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也是在同一年的春天所作。
寒食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涂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
只是,按萬年歷測算,寒食節(jié)(4月4日),應是當年的農(nóng)歷2月中下旬,比《定風波》的寫作時間要早十來天;而相比'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暮春時節(jié)--四月底五月初,則更是早了大半個月。
我跟賀寧笑談:瞧我們這位可憐的東坡先生,兩個月的連綿陰雨,看把他給郁悶得啊,都'死灰吹不起'了,讓人心疼喲!可天一晴,太陽一出,他往浠水一走,小酒一喝,春風一吹,心情立馬就舒緩過來了。
賀寧說,是啊,這才是真實可愛的東坡先生呢。
不管怎樣,無論是'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豪情與勵志,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然與淡定,可以想見,浠水土地上的山水風物,不僅療愈和撫慰他在異鄉(xiāng)的落魄,激蕩起他內(nèi)心的無限詩意,賜予了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更重新點燃了他對生命的熱情和對生活的向往。
【五】
然而,召喚著我踏足浠水的,還不僅僅因為它是東坡的'療愈地',也因為它是我的一幫浠水籍朋友魂牽夢縈的'溫柔鄉(xiāng)'。
他們生于斯、長于斯,有文采、有情懷,遠在異鄉(xiāng),卻總是頻頻回望,不吝筆墨、毫無保留地回味和贊美他們的故鄉(xiāng);說不完的家鄉(xiāng)先賢、歷史掌故;寫不盡的山川河流,湖泊水庫;拍不完的十里稻田,百里菜花.....還有清風、明月,蛙聲,鳥鳴,炊煙、扁舟,有兒時在晨曦朝露中放牛、讀書,風里來雨里去的上學、放學......
盡管早就被無數(shù)詩文、圖片和背后的思鄉(xiāng)情懷所打動,也對當?shù)氐牟簧俚孛炷茉敚?,直到我坐著出租車,無意間路過浠水巴河鎮(zhèn)上的一個叫'上窯'的小村莊,才真正懂得這份美麗與深情。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眼看到路邊滿樹花泡桐花的情景--高高的樹干,舒展的枝丫,星星點點的嫩綠葉子,一簇簇淡紫色的花串,伸向四周,映襯在藍天下。那是我從未見過的藍天;不似我在廣東見過的色彩飽滿的蔚藍,而是淺淺的、淡淡的、輕柔的、悠悠的、詩意的藍。
巴河鎮(zhèn)上窯村村口的泡桐樹
是的,這哪是一個村口,分明就是一個詩意的入口--
走進去,彎曲的村道,零散分布的屋舍、菜地、池塘,如幾行隨意寫就的詩句,清新質(zhì)樸,沒有講究,卻帶著渾然天成的詩意與美感。隨便轉(zhuǎn)了幾個彎,被屋舍邊的一個小池塘所吸引。
村舍一方塘,隨意一扁舟。
村舍,菜地。村民說,一周前,這里滿眼金黃。
而正當我為一畝方塘而驚嘆,屋子里走出一位老人。他告訴我,屋的另一側(cè),還有一片大湖,而那,正是在浠水詩人聞一多和諸多游子筆下反復吟誦過的--'望天湖'。
《故鄉(xiāng)》 聞一多
先生,先生,你到底要上哪里去?
你這樣的匆忙,你可有什么事?
我要看還有沒有我的家鄉(xiāng)在;
我要走了,我要回到望天湖邊去。
我要訪問如今那里還有沒有
白波翻在湖中心,綠波翻在秧田里,
有沒有麻雀在水竹枝頭耍武藝?
……
先生,先生,你為什么要回家去?
世上有的是榮華,有的是智慧。
你不知道故鄉(xiāng)有一個可愛的湖,
常年總有半邊青天浸在湖水里,
湖岸上有兔兒在黃昏里覓糧食,
還有見了兔兒不要追的狗子,
我要看如今還有沒有這種事。
先生、先生,我越加不能懂你了,
你到底,到底為什么要回家去?
我要看家鄉(xiāng)的菱角還長幾根刺,
我要看那里一根藕里還有幾根絲,
我要看家鄉(xiāng)還認識不認識我,
我要看墳山上添了幾塊新碑石,
我家后園里可還有開花的竹子。
望天湖,湖水飄渺悠遠,一直延伸到天際,與天一體。正如聞一多先生詩里所寫,'你不知道故鄉(xiāng)有一個可愛的湖,常年總有半邊青天浸在湖水里'。從高德地圖上看,湖的對岸靠左,便是聞一多先生的出生地--巴河鎮(zhèn)聞家鋪村。
望天湖的湖灘上,一片盛開的紫云英。
【六】
上窯村,只是我們從巴河鎮(zhèn)往蘭溪鎮(zhèn)的路上,偶遇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
我把拍到的照片,發(fā)到西窗記微信群上--一個匯集了不少浠水游子、以詩文為主的交流群。總有人告訴,沿著江堤走,更美的風景在后面。
從浠水巴河鎮(zhèn)到蘭溪鎮(zhèn)的沿江省道,也是江堤。
江灘上綿延數(shù)公里的防洪林。林木尤美,蔚然深秀。樹下碧草叢生,野花綻放;枝頭喜鵲嬉鬧,啼聲歡躍。
從江灘上橫望長江,煙波浩渺,蒼蒼茫茫。
江灘上發(fā)現(xiàn)一片沙地,在陽光下閃著幽幽的光。忍不住伸手觸摸--這可能是我觸摸過的最溫柔、細膩而最富有質(zhì)感的河沙。她們經(jīng)過'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沖刷與磨礪而成,一如人心,在時間的沖刷磨礪下,終有一天,也變得如此溫柔、細膩而富有質(zhì)感。后來才知道,這一代出產(chǎn)的河沙,是整個長江段質(zhì)地最好的沙。
【七】
然而,最美的,還是蘭溪--
走過沿途是防洪林的省道,便漸漸進入了蘭溪鎮(zhèn)。
'蘭溪',首先美在她天生詩意的名字--
蘭溪 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fā)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這是杜牧會昌四年(844)暮春作,當時杜牧貶官至黃州任刺史。詩有原注:'在蘄州西。'也就是今天的浠水縣蘭溪鎮(zhèn)。'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fā)香。'寫盡了蘭溪之詩意與唯美。)
'蘭溪',更美在她名副其實--
蘭溪鎮(zhèn)新港閘下的江灘,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草灘,和一片接著一片的紫云英花地。野花發(fā)而幽香,花間蝶飛蜂舞。靜坐于此,又仰面躺下,真想此生不再離去。
不得不離去。繼續(xù)往前。
到蘭溪鎮(zhèn)后,從長江邊轉(zhuǎn)入蘭溪河流域,來到蘭溪河的一條支流口--青嵩港。這里是始建于唐朝的蘭溪港,亦是長江古航道,曾經(jīng)繁華一世,后因長江改道而逐漸變成內(nèi)河。雍正年間,這里修青嵩港古橋,連接兩岸山脈。如今的橋體,亦保留著清末時候的磚石。
下橋,順著溪流,兩岸是碧幽幽的蘭草,與紫云英相間,綿延數(shù)公里。真正的'蘭溪'之名,也正是由此始來。沿河岸,走不盡,又坐不夠,看不夠……
身后古橋即青嵩港古橋,紀錄片《蘇東坡》曾在此取景拍攝。
【八】
行至蘭溪,我已一步一步,醉在花叢中,難以自拔。一路上,發(fā)了不少圖片給浠水籍的朋友,他們說:謝謝你帶來關于故鄉(xiāng)的期待已久的美景。
我說,是我該謝謝你們。因為認識你們,我才知道、并來到這樣美麗而神奇地方。但也許,是冥冥之中,這片美景在召喚我,才讓我認識了你們。只是,你們的故鄉(xiāng)這么美。你們真該回來跟我一樣,回來走一走,看一看。
因為,故鄉(xiāng)的春天雖然年年有,但每年的春天都是嶄新的。'不管你活上多少年,也不會看見兩個一模一樣的春天'。錯過了,就不會再有。就像我,無論是怎樣執(zhí)著而癡迷地重走東坡路,也沒辦法復原九百多年前,他眼里真實的景象。
所謂真愛就是,窮盡可能,無限接近,真實觸摸。
更何況,在外打拼的游子啊,當你疲倦和困頓的時候,你更是要多回來,與這里的明月清風、修竹蘭草、田園炊煙相親.....不是在夢里,亦不是在筆下,而是實實在在的身心相接。這片曾在杜牧、蘇東坡的人生最低谷時,撫慰和療愈他們身心、成就他們?nèi)松x煌的神奇土地,一定也能持久地給予你們最深的慰藉和滋養(yǎng),給予你們重新出發(fā)的智慧和力量。
'吾心安處即為家'。不管怎樣,明年花開,我這個異鄉(xiāng)人,還會再來。
▲
最后,感謝此行在蘭溪鎮(zhèn)熱情接待我的、蘭溪潤德農(nóng)場主陳實大哥。他的百畝油菜花地、稻田緊挨著當?shù)孛利惖纳徎ㄉ?。他說準備在山上建客棧,一開窗可以俯瞰田園的那種。到時候,我一定要帶著我的油畫畫具,來小住幾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