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國中醫(yī)體質學術年會
D I S H I C I Q U AN GU O ZH O N GYI TIZHIX UE S H UN I AN HUI
內之應,皆有表里,其皆然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學以整體觀為核心的哲學思想。
1.2 醫(yī)學依據(jù)
手掌大魚際的部位決定了其在望診中的獨特價值,《靈樞·經脈》說:“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可知大魚際處為手太陰肺經所過,位于手太陰經末端。由于肺朝百脈,為五臟之華蓋,居臟之首,且肺脈起于中焦,因而魚際的形色絡脈變化可以反映五臟六腑的氣血盛衰及胃氣的多少強弱,自然也可以反映體質的特點。
2 魚際望診的方法
魚際望診主要包括魚際絡脈望診、魚際形態(tài)望診等內容。其中魚際部絡脈望診又分為魚際絡脈色診及魚際絡脈的分布與形態(tài)診斷等;而魚際形態(tài)望診則包括局部肌肉形態(tài)及皮膚紋理分布特點等。
在進行魚際望診時患者取坐位,手掌掌面向上張開,手部及前臂肌肉自然放松,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大魚際皮膚的色澤潤燥、肌肉的形態(tài)、絡脈顏色、以及掌紋的走向、紋間的距離、紋溝的深淺、紋間相互構成的花紋特征等[1]。要注意左右手互參。
3 魚際望診與體質診斷
《靈樞·經脈》言:“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絡脈淺表易于觀察,所以《內經》側重于魚際脈絡望診,以魚際處絡脈色澤變化及形態(tài)分布來判斷病性寒熱及臟腑氣血虛實?,F(xiàn)代臨床研究則對魚際形態(tài)望診多有發(fā)揮。所以,通過魚際望診可以對體質類型進行判斷,從而拓展其體質學診斷意義。
3.1 探究脾胃機能判斷體質寒熱
《素問·經脈別論》說:“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肺經起于中焦,故胃氣可循手太陰經上至手魚際處。故魚際絡脈望診對中焦脾胃病證的病性及脾胃之氣的強弱都具有直接的診斷價值。
《靈樞·經脈》提出“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故魚際絡脈望診可以診察中焦胃氣之盛衰寒熱變化,從而可對脾胃寒熱虛實體質做出判斷。如《靈樞·經脈》云:“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靈樞·論疾診尺》也說:“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故魚際絡脈色青或黑,為脾胃寒性體質的常見表現(xiàn)之一;魚際絡脈色赤,則為中焦脾胃郁熱體質的表現(xiàn);色青而短小者為脾胃氣虛質的特征。因此通過魚際絡脈色澤的變化來對脾胃寒熱虛實體質進行判斷是具有一定臨床意義的。
3.2 診察過敏疾患反映特稟體質
《靈樞·本輸》提出:“少陰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素問·水熱穴論》也云:“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說明肺腎二經關系密切,魚際為手太陰肺經所主,故能反映肺腎兩臟失常導致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