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湯
《傷寒論》
[組成] 1、甘草四兩(12g),炙 2、生姜三兩(9g),切 3、桂枝三兩,去皮(9g) 4、人參二兩(6g) 5、生地黃一斤(50g) 6、阿膠二兩(6g) 7、麥門冬半升(10g),去心 8、麻仁半升(10g) 9、大棗三十枚(10枚),擘
[用法]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化,沖服)。
[功用] 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主治]
1.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yǎng)證。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干而瘦小者。
2.虛勞肺痿。干咳無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結,脈虛數(shù)。
[方解] 炙甘草湯是《傷寒論》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名方。
炙甘草湯證是由傷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雜病陰血不足,陽氣不振所致。陰血不足,血脈無以充盈,加之陽氣不振,無力鼓動血脈,脈氣不相接續(xù),故脈結代;陰血不足,心體失養(yǎng),或心陽虛弱,不能溫養(yǎng)心脈,故心動悸。
治宜滋心陰,養(yǎng)心血,益心氣,溫心陽,以復脈定悸。
君藥生地黃滋陰養(yǎng)血,重用,《名醫(yī)別錄》謂地黃“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
臣藥炙甘草、人參、大棗、阿膠、麥冬、麻仁,炙甘草、人參、大棗益心氣,補脾氣,以資氣血生化之源;阿膠、麥冬、麻仁滋心陰,養(yǎng)心血,充血脈。
佐藥桂枝、生姜辛行溫通,溫心陽,通血脈,諸厚味滋膩之品得姜、桂則滋而不膩。
使藥清酒辛熱,可溫通血脈,以行藥力,清酒煎服
諸藥合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則心動悸、脈結代,皆得其平;
虛勞肺痿屬氣陰兩傷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氣滋陰而補肺,但對陰傷肺燥較甚者,方中姜、桂、酒減少用量或不用,因為溫藥畢竟有耗傷陰液之弊,故應慎用。
炙甘草湯與生脈散之異同:
相同點:補肺氣,養(yǎng)肺陰,治療肺之氣陰兩虛,久咳不已。
相異點:炙甘草湯益氣養(yǎng)陰作用較強,斂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溫補,陰虛肺燥較著或兼內熱者不宜;
生脈散益氣養(yǎng)陰之力不及炙甘草湯,因配伍了收斂的五味子,標本兼顧,故止咳甚于炙甘草湯,且偏于清補,臨證之時可斟酌選用。
[運用]
1.辨證要點 炙甘草湯為陰陽氣血并補之劑。臨床應用以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色淡少苔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方中可加酸棗仁、柏子仁以增強養(yǎng)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龍齒、磁石重鎮(zhèn)安神;
偏于心氣不足,重用炙甘草、人參;
偏于陰血虛重用生地、麥門冬;
心陽偏虛,易桂枝為肉桂,加附子以增強溫心陽之力;
陰虛而內熱較盛,易人參為南沙參,減去桂、姜、棗、酒,酌加知母、黃柏,則滋陰液降虛火之力更強。
3.現(xiàn)代運用 炙甘草湯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而有心悸、氣短、脈結代等屬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