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些人說自己“喝涼水都長肉”,你可能覺得這話說得有些夸張了,喝水怎么可能長肉呢?
其實這句話真沒夸張:喝涼水真的能長肉。
為啥子呢?
準確的說,長的不是肉,而是脂肪,所謂的脂肪在中醫(yī)的眼里就是一坨痰濕。
喝涼水都長肉的人,身體都是偏胖的。瘦人陰虛,胖人氣虛。氣虛說明身體里的能量不足,沒有足夠的力量推動氣的運行,同時,氣也有瘀滯不順暢,氣不順了,水液的運行就會受到影響,就會生痰生濕。痰濕在身體里越積越多,最后以脂肪的形式在身體里儲存了起來,人就變胖了。
人身上的脂肪是痰濕,那肝上的脂肪當然也是一樣的道理。
身體偏胖的人,如果去醫(yī)院拍片子,有一個算一個,脂肪肝肯定是跑不了了。
既然知道了脂肪肝的成因,治療起來就顯得容易多了。
有一個中成藥叫化滯柔肝顆粒,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這個藥是專門為消滅脂肪肝而生的。
下面請跟小郎中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吧!
組成:茵陳、決明子、大黃、澤瀉、豬苓、山楂、蒼術、白術、陳皮、瓜蔞、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小薊、柴胡、甘草,共16味藥材。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濁解毒、祛瘀柔肝。
化滯柔肝顆粒是如何搞定脂肪肝的呢?
前面我們說過,脂肪就是一坨痰濕,要消除脂肪肝,必然要化痰濕,《黃帝內經》里早就說過“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所以,首要任務就是要強壯脾胃,要恢復脾的運化能力。
這個任務交給白術、蒼術、陳皮、山楂來完成,這里面,白術補脾胃之氣,就好比給脾胃充電,讓脾胃元氣滿滿,有足夠的干勁;
剩下的就是來卸下脾胃的負擔,就好像一個人,光吃飯還不行,還要把他身上的大包小包全都拿下來,輕裝上陣。
陳皮理氣健脾,他能幫脾胃解決氣滯的問題,讓脾胃這個輪軸運轉正常;蒼術健脾燥濕,他的特長是把困擾脾胃的濕濁清除,濕濁又黏滯又沉重,包裹在脾胃上,怎么會有精力干活呢?山楂味道很酸,酸味的藥材可以促進消化,幫脾胃解決食積的問題,而且山楂本身有很好的化濁降脂的能力,可以消除體內的油脂、脂肪,保護血管,降血壓,降血脂。
生痰之源的問題解決了,下面就要進入正題了。
我們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之所以被“脂肪肝”找上門,歸根結底還是肝本身存在隱患,比如肝氣不舒,或肝陰不足。
中醫(yī)認為,肝在五行里屬木,與春氣相通,得木氣最厚,所以肝氣就要像樹木一樣,舒暢條達,不能郁結,肝氣郁結是引發(fā)各種肝病的根源,不管肝出現了怎樣的問題,疏肝是少不了的。
在疏肝界,柴胡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柴胡入肝膽經,其疏肝之力最強,可以疏肝解郁,治療肝郁氣滯引起的諸癥,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柴胡“肝氣不舒暢者,此能舒之;膽火甚熾盛者,此能散之”。
肝除了怕郁結,最怕的就是陰不足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認為“肝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尤其對現代人而言更是如此,熬夜、焦慮、勞累、發(fā)脾氣、喝酒、縱欲,都是極度耗傷肝陰的行為,肝陰不足,肝陽起來興風作浪,所以很多人開始肝陽上亢,肝火上炎,這時候脾氣變得更大,更加失眠,高血壓、高血脂也隨之而來。
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都是來滋補肝陰的,順道把腎陰也補了,畢竟肝腎同源嘛,肝陰可以柔肝養(yǎng)肝,還能把肝火降下來。
接下來茵陳清熱利濕,瓜蔞清熱滌痰,小薊清熱涼血,三者齊心協力,將肝上的痰啊、濕啊、熱啊一股腦的清理出去。一部分在大黃和決明子的幫助下從大便排出去,還有一部分通過澤瀉、豬苓的引領下從小便排出去。
最后再請我們的老朋友——甘草來調和諸藥,整個方子也就萬無一失了。
這個藥叫化滯柔肝顆粒,主要針對于濕熱類型的脂肪肝,表現為肝區(qū)不適、隱痛或悶脹感,或伴有乏力、失眠、食欲不佳、煩躁、焦慮等,伸出舌頭一看,舌質發(fā)紅舌苔黃膩。
這個藥一次一包,一天三次,開水沖服,每服六天需要停藥一天,給身體一個自我調整的空間。
其實,小郎中這里還有一句治療脂肪肝的錦囊妙計,只有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
很多病都是從吃上得來的,只要能管住嘴,不要暴飲暴食,少吃肥甘厚味,減輕脾胃的負擔,疾病也不容易找上門;另外還要多運動,運動能打通經脈,能生發(fā)陽氣,能促進氣血運行,一旦運動起來,你會發(fā)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包括身體的和心理的,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