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4月1日,周一,我是暮音,我在黔城。
這段時日《都挺好》熱播,關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我看到很多關于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是原罪、為人父母的不堪等類似的文章,也有很多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受原生家庭影響所帶來的宿命這種命題的文章。
看過心理學家武志紅的著作,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和原生家庭不斷的撕扯、糾纏。
甚至一度有人建立了原生家庭是原惡,這樣類似的社群,在里面控訴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我對于這樣的事情是極為不贊同的。
人本主義-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span>
那大概我們這一代的大多數(shù)人如今都需要治愈童年。
我們70后、80后,甚至包含大多數(shù)90后,出身好的極少,大多數(shù)都是出身普通的農(nóng)民工人家庭,甚至大多數(shù)90后、00后遭遇過父母外出打工成為留守兒童的命運,或者跟隨父母外出,呆在城中村一帶的地方,成為不斷寄宿、不斷轉學的孩子,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父母那一代以及爺爺奶奶的那一代是中國最苦的一代,能吃上飯、能努力賺錢養(yǎng)活一家已經(jīng)是幸事,若說教孩子讀書,教育的如何好,恐大多數(shù)家庭是做不到的。好一點的父母只會一遍遍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才能出人頭地。這已經(jīng)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方式。
那些沒有文化的父母,甚至有些都寫不好自己名字的父母,則是沉默的,沉默的下地干活,沉默的吃飯、或者只會講些鄉(xiāng)下的家長里短、莊稼收成之類的話題,說教育是談不上的。
那一代的小學老師也只是中專、高中畢業(yè),沒有多么高深的文化,講不出更大的道理,教育理念更加不懂,我們的大多數(shù)人就是在這種缺乏系統(tǒng)家庭教育、缺乏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中長大。
或許在父母那一代人的教育里,有重男輕女、動輒打罵、言語羞辱的方式,他們從未考慮過成人的世界對孩子的影響。那個時代沒有那么多教育理念,人們都是在為生存、為變得有錢而努力,那是個知識理念和飛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一樣正在建設中的年代。
那時的原生家庭好壞是如宿命一般的巧合事件。若你剛好就幸運的出生在氣氛融洽的家庭,受到良好的熏陶,童年充滿快樂,那么是極為幸運的事情。若是你不幸的出生在父母爭吵不斷,家里矛盾叢生,各種狗血輪番上演的家庭,那么你必須依靠自己的頑強成長來克服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對于現(xiàn)下很多年輕人抱怨原生家庭這一事,我總是不予茍同。當你長大,人生便是你自己的,那些留下的痕跡,你既然知曉,依靠著自己改掉便是。雖說可能不太容易,可是不去試試,你怎知道,那些痕跡不會被改掉。
我媽媽以前總說:母女是一種宿命輪回,你將來終究會像我,就像我越來越像你姥姥。媽媽雖然沒有文化,可這句話和現(xiàn)下提出的原生家庭這一說法極為的相似,我都不知道她從哪里領悟的這個道理,這句話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像魔咒一樣困著我。所以我一度很害怕我成為我媽媽那樣的人,最怕的是我會像媽媽和姥姥一樣胖。
家里的人都偏胖,我卻一直極為怕自己長胖,怕自己像媽媽,命運也像媽媽。所以自小極為挑食、又吃飯清淡,就怕自己長的像家里其他人那般胖,這種對肥胖的恐懼,讓我不敢松懈一絲一毫。家里人大都知道我吃飯清淡,若是咸了,我必定摻水。也會堅持的運動,瑜伽、跑步、控制飲食、甚至清腸等等,是我經(jīng)常會干的事情,長期堅持下來,竟成為家里最瘦的那個,雖然依舊是易胖體質,可如今的體重已算保持的尚可。
書法、寫作、以及圍棋之類如現(xiàn)在孩子所學的這些,我們那代人只有極少數(shù)幸運的會得到教導,更多的卻是依靠后期自己的學習以及練習獲得,當然也免不了受家中人的影響。我媽媽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我小姨小舅舅小時候讀書時都在我家長住過,我爺爺和外公也算是知識分子,因此自小當旁人沒有連環(huán)畫之類的兒童書籍時,我最早擁有屬于城里孩子才有的童話書、成語故事書、少女讀物、以及厚厚的自己看不懂的一大堆各色雜志。這也成為童年時的啟蒙讀物,通過讀各種書,我竟開啟了屬于自己的文學啟蒙。
更可笑的是因為教育的匱乏我初一的時候依然不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寫了什么故事?有一次教語文的常老師叫寫作文,我竟然抄寫了雜志上的《水滸傳》中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的情節(jié)。這也讓我的老師非常驚嘆,以十二歲的年齡開始讀四大名著對于當時的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大概是很令人驚詫和驚喜的事情,而自此對我頗多照顧,每每單獨指導我寫作。所以至今仍然對初中的那位常老師非常感激。
我一直認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件事,是可以扭轉的,只要你堅定的做自己,行事有原則,原生家庭的影響會減少到最低。
記得以前在蓉城當老師的時候,有位同事是川大音樂學院畢業(yè)的。
他告訴我:那時他父母是極為不喜歡他擺弄樂器之類的,他卻想考音樂學院,想學習音樂,鋼琴。父母不支持怎么辦呢?他自己在書桌上,用紙畫了鋼琴出來,每天就這樣背著父母偷偷盲練。
川大的音樂考試是他跟著公園里每天練嗓子的奶奶學得,就那樣只有學校有鋼琴,他練習后,照著譜子在自己做的紙鋼琴鍵上無聲的偷偷聯(lián)系彈奏,后來他順利的考上川大。他卻說他很幸運,語氣里盡是對命運的感恩。
我卻想著:若是沒有他自己的努力,沒有那些盲彈鋼琴的歲月,沒有學著公園里的奶奶吊嗓子,又怎么能夠順利的考進自己夢寐以求的藝術學校?
所以原生家庭雖有一定影響,但你若意志堅定,肯堅持自己的夢想,為夢想偷偷努力,那些影響也就不算什么。
在以前那樣一個大環(huán)境里,大多數(shù)人都談不上什么家庭教育?所以說原生家庭是原罪不若說那是大時代,一定環(huán)境下的必然。而原生家庭的影響這個概念也是近幾年才被我們大多數(shù)人知曉,被我們這代人作為警醒父母家庭教育的一種方式。
對原生家庭的控訴中蘊含著對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警醒,提醒我們反思自己,不要用以前的教育方式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而是用更加科學的方式。通俗來說就是:學會與孩子斗智斗勇,依據(jù)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而不是野蠻的教育。
同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改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讓自我更加完善,讓自己良性成長,做個心理強大的成人。只有你自己人格健全,才能教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最后,若你是個被原生家庭惡性影響過的孩子,請你強大起來,去看見童年時的自己,再救贖自己、改變自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