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
三月晦日偶題 秦 觀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點 絳 唇 元好問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span>
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1)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請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tài)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的。
秦詩之理趣:
元詞之情趣:
(2)《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句頗有藝術特點。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出“春去也”之無奈,奠定了全詞的基調。結句“夢里尋春去”
解析:答此題首先要區(qū)分開“理趣”和“情趣”這兩個概念。“理趣”指用生動具體的形象傳達一個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詩人借助詩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傳達出來,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雋永,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情趣”指用生動具體的形象表達出詩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忌鞔饡r要抓住詞中重點字、詞語來分析。
答案:(1)秦詩之理趣:作者闡發(fā)了季節(jié)更替,風物變化乃是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但“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因為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的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 對春逝的惆悵意緒。
(2)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表明作者不忍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回環(huán),結句更凸顯此詞蘊藉之特點。
2.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獨坐(節(jié)選) (唐)王 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 深 (宋)周 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
答: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
答:
答案:(1)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下蟲鳴的現象;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詩描寫的是動景,周詩描寫的是靜景。
(2)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
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
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
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3.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題。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①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注] ①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漢代長安附近的著名宮苑,這里代指唐代長安。
(1)楊詩中出現了兩類賞春的人,他們分別是 和 。詩中所描繪的新春景象是 。
(2)王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思?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
(3)對這兩首詩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楊詩重在描寫,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細節(jié),歌頌了早春的美麗。
B.王詩重在議論,以生動的詞句、明麗的意象,表達對春天的認識。
C.楊詩意在表明詩人應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
D.兩詩均寄情于景;楊詩用了反襯的手法,王詩則以尾句直接抒情。
答案:(1)詩家(或“詩人”) 看花人(或“其他人”) 剛剛吐出嫩黃的幼芽尚未全綠的柳枝。
(2)表達了惜春之情和留住美好事物的信念。暮春三月,春花已敗,但仍有新花開放;代表著春天到來的燕子日日在檐下飛來飛去;癡情的子規(guī)鳥半夜還在鳴叫:它們在共同努力,想留住那將逝的春天。
(3)選D A項,“楊詩重在描寫”“豐富的細節(jié)”錯。B項,“重在議論”“明麗的意象”錯。C項,“詩人應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錯,楊詩強調的是詩人應敏感,超前,不隨大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