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格物-院藏玉器精華展
玉,當(dāng)您觸摸它時,感到的是冰涼與堅硬;當(dāng)您凝視它時,看到的是的柔美與溫潤。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zhì),比它更經(jīng)得起歲月的洗禮,也沒有任何物質(zhì),寄托了中國人如此多濃厚的情感與深邃的理念。
遠(yuǎn)在七、八千年前,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從掘土、伐木等生活歷練中,認(rèn)識了玉是美而不朽的石頭;它散發(fā)春陽般的光澤,令先民相信美玉含有豐富的精氣,也就是能量。將美玉按照心目中陽、陰二氣運(yùn)行的模式,琢磨出圓璧與方棕,甚至雕刻出神祇、祖先的模樣,刻畫上密碼式的符號,希望經(jīng)由制器尚象發(fā)揮同類感通的法力,與天帝對話。他們相信萬能的天帝將神秘的生命力經(jīng)由神靈動物的傳遞,才降生了人類。從萬物有靈的思維中,發(fā)展出中國特有的龍鳳文化。
歲月悠悠,隨著社會進(jìn)步,人文主義抬頭,遠(yuǎn)古先民迷信美玉具有特殊靈性的思維逐漸蛻變。配戴雕琢龍、鳳、虎、鷹的玉飾,原本是為了彰顯自身氏族特有的神靈秉賦,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時也被儒家詮釋為美玉具備仁、義、智、勇、絜等君子之德。
六朝、隋唐時,接受了一波波來自異域文化的洗禮,玉器藝術(shù)有了極大的改變。褪去以玉通靈的神秘色彩、擺脫以玉比德的儒學(xué)教條,宋、元時期文人階層形成,他們熱衷認(rèn)識自然,協(xié)調(diào)人文,追求寫實(shí)、求真的藝術(shù)精神。但在追慕古禮、強(qiáng)調(diào)法統(tǒng)的心態(tài)下,又興起了玉器的仿古風(fēng)。玉雕呈現(xiàn)宋元文化的精華。
明、清二代是多項工藝技術(shù)日益精進(jìn)的時代。明中期以來江南經(jīng)濟(jì)高度發(fā)展,在文人富商贊助下,玉雕益加精雅細(xì)緻。十八世紀(jì)后半,清代征服回部,直接控制和闐玉料的開采;對西南的開發(fā)也導(dǎo)致緬甸翠玉的輸入。由于皇室的主導(dǎo)下,清代玉雕空前繁榮。
總之,近八千年的發(fā)展,玉雕具體地展現(xiàn)了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倫理,中世紀(jì)以后,形神兼?zhèn)涞膶憣?shí)手法達(dá)于高峰,說明中國文化中重視格物致知的治學(xué)傳統(tǒng)?!熬刺旄裎铩痹忈屃宋覀兊拿褡逄匦裕舱f明了中華古玉最深層的內(nèi)涵。
在遙遠(yuǎn)的洪荒時代,人們艱辛地與大自然搏斗,領(lǐng)受過風(fēng)雨水火的摧殘,更體會了光芒四射的太陽掌控宇宙的一切生機(jī);因為太陽的運(yùn)行推動了晝夜的輪替、寒暑的更迭,更決定了植物的榮枯,以及人類的溫飽存活。維系生命旺盛不衰的,是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元?dú)狻?,或稱為「精氣」。因此,原始人相信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萬物,風(fēng)、雨、雷、電等現(xiàn)象,都有靈魂,都是神靈。
先民隨手撿拾竹木石骨制作工具,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既堅韌不朽,又溫潤瑩秀的美石,用它制作的工具,總?cè)缟裎锇愕貛腿藗兌冗^許多難關(guān),美石散發(fā)的光澤很像催動大地生機(jī)的春陽,這樣的美石或許也蘊(yùn)含著可催化生機(jī)的精氣吧!人們就給它起了個漂亮的名字—“玉”。
先民相信美玉蘊(yùn)含的精氣已能溝通人神。若依照宇宙運(yùn)行的模式,或氏族祖先的形貌來雕琢,更提升感應(yīng)的法力。歲月不停地前進(jìn),在這段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也就是約公元前6000至2000年(距今8000至4000年)的階段,從散居的村落發(fā)展到村群聯(lián)盟,更逐漸朝向國家發(fā)展。社會分化,階級形成,聰敏又能通神的一群巫覡([xí]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覡,合稱“巫覡”)。管理起眾人的事,王者為群巫之長,他們透過通靈的美玉汲取神明的智慧,與天地交流對話。
興隆洼文化晚期至紅山文化早期 白石女神
高4.4公分 寬1.4公分 厚1.65公分。
玉石質(zhì),琢一小人,立像。夸張圓碩的腹、腿,五官刻畫簡潔。幾道簡單的雕紋,勾勒出女神圓潤豐滿的軀體,表達(dá)人們企盼多產(chǎn)與豐收。背上有圓穿,供穿繩懸飾。
紅山文化 玉琮(左)、帶齒動物面紋玉飾(右)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紅山文化晚期 玉豬龍
高7.8公分 寬5.65公分 厚2.1-2.6公分。
光素圓轉(zhuǎn)的身軀,一對肥厚的大耳朵,多皺的鼻頭,頭端與尾端分離,由背部觀察,頭頸處較寬,頸部有一個穿孔。
紅山系 玉龍形佩
高10.8公分 龍身組1.96-2.37公分。
這種造型的玉龍,全器好像英文字母“C”,所以一般俗稱“C形龍”。迄今還沒有正式出土于紅山文化的遺址內(nèi),但在內(nèi)蒙古翁牛特旗征集到兩件,那里是趙寶溝文化密集分布區(qū),C形龍又相似于趙寶溝文化陶器上的鹿紋,因此暫定“紅山系”。它的玉質(zhì)很特殊,是晶粒粗大的淡褐色。經(jīng)光譜鑒定,為閃玉。
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長19.1公分 高6.9公分 厚0.2-0.35公分
溫潤瑩透,全器呈「T」形,推測是將原器的上方和左、右下方各切去一塊而成。兩面以流暢的瓦溝紋表現(xiàn)一雙大漩渦眼,鏤凋眉毛與瞳孔部份,最接近黑夜里的貓頭鷹。下方一排兩兩相連的大方平牙齒,似乎是哺乳動物才有的。
紅山文化晚期 勾云形珮
高14.2公分 寬19.1公分 最厚0.55公分。
這是已知的紅山勾云形佩中,最具有韻律感的一件極品,既大又美,看來不對稱的輪廓,若細(xì)繩懸掛,卻優(yōu)雅地保持平衡。清潤的青綠色玉,尖端處帶赭色。勾云形玉飾由許多勾角組合而成。外緣有雙并連的尖牙,右下方一組已傷缺。器琢瓦溝紋,瓦溝的凸嵴明顯,甚至在重點(diǎn)處加刻凹線,以加強(qiáng)立體感。
紅山文化晚期 玉鳥(左上),紅山文化晚期 鳥形玉珮(左下),龍山-齊家文化 玉璧(右)
高5.7公分 寬8.4公分。
清亮溫潤的黃綠玉質(zhì),雕琢一只好似棲息枝頭的鳥兒,微微張開雙翼與尾翼,整體造型頗似“角梟”。與多數(shù)紅山文化 鳥形玉珮相比,主要以清晰明朗的陰紋勾勒充滿張力的豐滿鳥翼,雙爪似乎抱著鳥卵。頭上還長著角般的羽毛,一雙炯炯大眼與寬厚的鳥喙,透露著自信和篤定的氣息。羽翼各分為三束,下端分叉,鳥爪下方鑽一小圓孔。
紅山文化晚期 玉鳥
高6.5公分 寬7.4公分 最厚1.4公分。
乍看之下,好像表現(xiàn)展翅翱翔的猛禽,又像表現(xiàn)雙爪并握,正站枝頭棲息的鳥,兩只圓圓的鳥眼向上,三角形的尖喙向下。紅山巫覡很會捉弄人,總創(chuàng)造讓人猜不透的造型和花紋,表現(xiàn)美玉溫潤靈通的神秘感。
紅山文化 玉鳥(左)、紅山文化晚期 玉魚鷹(中)、紅山文化晚期 白石鷹杖杖首(右)
紅山文化晚期 玉魚鷹
高5.7公分 寬7.2公分 最厚1.25公分。
這件玉器表現(xiàn)魚鷹飛到湖面抓起一尾游魚,立刻要飛起之前的姿態(tài),生動有趣。魚鷹的頭上,以及被抓起的魚身上,都雕刻了好像魚網(wǎng)的蒸格紋。也許是紅山巫覡在祈禱捕魚豐收的典禮上佩戴的。
紅山文化 玉鳥
高5.64公分 寬3.27公分 最厚1.11公分。
這件玉鳥有著微彎的勾喙,橄欖形的大眼,歪著頭古靈精怪的樣子似乎正在打著什么壞主意呢。正面上淡淡地用一些平行的短絲表現(xiàn)羽毛,腦后也有一小撮冠羽,但是在背面卻沒有任何羽紋。
高9.8公分 寬5.1公分 最厚2.9公分。
這件玉器用白色雕成,雖然局部已有傷缺,深深的刻痕也沁成了褐色,但是壯碩的勾喙流露出堅忍的意志力,炯炯有神的鷹眼,更顯得深邃而神秘,冠羽長得好像豬龍的大耳,整體共性濃厚的領(lǐng)袖氣質(zhì)。下半部器表粗糙,削薄成片,應(yīng)是插入長桿的部分。一定是重要的宗教用品-上端插著玉石鷹頭的鷹杖。
紅山文化 玉斧
長20.5公分 最寬7.9公分 最厚1.5公分。
這件長橢形的厚實(shí)斧頭,上端削薄,卻沒有鉆鏨安裝把柄的穿孔,整體大小剛好合適成年男子用手握拿。仔細(xì)觀察便可以看到刃部有兩種不同方向的,一道道短斜線磨蝕痕,說明了手斧不分正反面,先民可以任意變更握拿的方向去劈砍。
興隆洼文化至紅山文化早期 玉管(1)、紅山文化 三連璧(2、3、4)、二連璧(5)
興隆洼文化至紅山文化早期 玉管
長5.2-6.6公分。
青綠玉,沁的頗深,表面多成灰黃色。管徑不正圓,兩端亦不平齊。中孔多由兩端對鉆,也有單面鉆鑿的。管內(nèi)壁多已磨滑,較深處還保留少許管旋痕。
長8.66公分 寬3.88公分 最厚0.33公分。
距今六、七年前,它出現(xiàn)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但是,距今四千多年海岱地區(qū)的大汶口遺址,也出土這類連璧,后者是否為前代的遺物?還有待研究。
這件三連璧的玉質(zhì)細(xì)白勻透,比較接近遼寧岫巖地區(qū)的閃玉。局部有小傷殘裂,因為接觸雜質(zhì)而沁成淡褐色。雕琢技法是相當(dāng)原始樸拙的,全器厚薄不勻,三個圓孔都不是正圓,估計是先鏨出小洞,再慢慢將小洞變大,孔邊和外緣也都磨成斜斜的薄刃。
紅山文化 三連璧(3)
長7.2公分 寬3.4公分 最厚0.2公分。
玉質(zhì)透明,色澤白泛黃,有白綹與灰黑斑。全器由三個大小不一環(huán)形連接而成,環(huán)形外緣不平整,自上而下尺寸由小到大。中間皆有孔,孔緣、外緣均磨薄如刃。
長7.07公分 寬3.25公分 最厚0.44公分。
這件略帶灰黃的白玉三連璧,因為接觸雜質(zhì)而沁成淡褐色。估計先切成上窄下寬的玉片,再鉆三個小孔,并在兩側(cè)切出對稱的V形切口。這三個圓孔基本是正圓,孔邊都有一圈甚寬的斜面,有的還隱約看出斜面上的同心旋痕,可能是用頭端已磨出一周斜面的石樣鉆鏨而成。
紅山文化 二連璧。
長6.9公分 寬3.8公分 最厚0.25公分。
玉色灰白,半透明,帶有片狀白斑與點(diǎn)狀赭斑。全器為「8」字形,上部較小略圓,下部較大偏方形,各有一孔,兩孔之間,由兩側(cè)外緣切刻V字形的缺,中孔緣、外緣均磨薄如刃。
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獸面玉珮(1)、紅山文化晚期 雙人首玉珮(2)、紅山系 人面玉飾(3)、紅山文化晚期 玉熊神(5)
紅山文化晚期 帶齒獸面玉珮
寬4.9公分 高3.4公分 最厚1.45公分。
青黃玉質(zhì),但大部分器表沁為乳白色,正面淺浮雕一對雙環(huán)形大眼,咧嘴,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頭頂左右有二耳,背面光索。中央上方略拱起,鉆鏨一隧孔,孔壁留著淡淡的旋痕。這是薩滿喜歡佩戴的飾品。
高6.6公分 寬1.41公分 厚1.65公分。
黃綠色玉尚稱溫潤,有白沁斑。雖然有著人的軀體,卻帶著些許野獸的特征,腿似微蹲,雙臂夾緊,彎肘兩手置于胸前。更特別的是五官不清楚,卻明顯地長了兩只圓渾的熊耳。頸部有橫穿。在紅山居民的心目中,它可能是玉雕的熊神,也可能是帶著熊頭的 。
紅山文化晚期 玉熊神
高5.54公分 寬1.3公分 厚1.83公分。
這件玉器是用白夾雜灰黑的閃玉雕琢,自頭頂至臀部有一個垂直的中孔,用以穿繩佩戴。遠(yuǎn)古時期北亞地區(qū)流行的泛靈信仰,即薩滿教,薩滿喜愛佩戴用玉石或林骨制作的動物雕像,因為他們相信各種動物都有神靈,而這些動物雕像,通過薩滿的神力,也就有了生命,佩戴在身上更能增加他們的法力。為了讓自己的法力加倍,這件玉熊神,有熊的頭,人的軀體,雙手是鳥爪。
紅山文化晚期 雙人首玉珮
高2公分 寬3.1公分 厚0.75公分。
這件小巧的玉珮用略呈半透明的淺黃夾淺褐色玉雕琢,器表散布淡沁斑。正面雕左右并列的兩個人面,淺浮雕甚為模糊的眉眼鼻口。也許是描述巫師閉目作法的樣子。
高6.1公分 寬4.7公分 厚0.75公分。
這件灰玉雕琢的人面,臉龐輪廓適中,雖然只能簡單地淺磨出眼、鼻與嘴部,卻在頭部與下巴上琢磨數(shù)道皺紋,顯然是一位老者。在當(dāng)時受人尊敬的老者,常常就是部落里的巫覡 。背面光索而微凹,鉆一隧孔用來穿繩。
紅山系 雙龍首璜
良渚文化中期 雕紋玉管(3)、良渚文化中晚期 琮式管(4)、新石器時代 弦紋玉錐形器(5)、紅山文化晚期 玉鷹杖(二件)(6)
紅山文化晚期 玉鷹杖
高17公分 最寬4公分 最厚0.8公分。
紅山遺址出土了不少這樣的玉器,大家不知道該如何命名,暫時稱之“勾形器”。其實(shí)這就是鷹杖。全器沁為白色。一端光素長橢形,有鈍尖,另一端作彎勾形。器表兩面隨形琢凹槽,兩部份相接處,有凸弦紋二道,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厚實(shí)而有力的勾喙,上面還有一小塊代表冠羽的裝飾。
上截長10.2公分 寬3.25公分 厚1.1公分,下截長6.9公分 寬1.8公分 厚1公分。
溫潤的青綠色玉,雕琢一件鷹狀的兩端。上端雕簡化的鷹頭部,長而厚實(shí)的彎喙,配上腦后的飄羽,即或沒有細(xì)致地交代眼睛等,大家還是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只老鷹。它的下半部就是簡單的扁圓形長柱,下端雕成圓錐狀,兩截都有一端磨薄并鉆孔,是用來嵌接木柄的。
新石器時代 弦紋玉錐形器。
新石器時代 弦紋玉錐形器。
長7.2公分。
青白色玉,局部赭色,頗多網(wǎng)狀白沁斑,通體瑩秀溫潤。琢作圓柱體錐形,一端為尖端,另一端為帶穿的小榫,器表琢五道弦紋。玉錐形器是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頭飾,弦紋亦是新石器時代華東地區(qū)流行的紋飾。
良渚文化中晚期 琮式管
高5公分 寬1.8-1.9公分 孔徑1.1公分。
赭色玉。方柱體,外壁無明顯的圓弧形。紋分四節(jié),自上而下交替琢小眼、大眼面紋?;y尚清晰。
良渚文化中期 雕紋玉管。
長4.8公分 直徑0.6公分。
青黃玉,局部赭色。分布少量網(wǎng)狀白沁斑。一端尖細(xì)如錐,一端有突榫,鏨有橫穿。
高7.9公分 寬8.65公分 最厚1.5公分。
紅山的巫覡就是希望這個不倫不類的怪物,既能召喚走獸,又能降服飛鳥。這個獸頭有著怒眉、鼓眼、闊嘴、厚唇,頭頂還長著兩片短短的立耳。展翅飛翔的鳥身上,推磨出瓦溝紋。平齊光索的背部,鉆有隧孔,孔壁旋痕明顯。這種晶粒粗大的閃玉,常帶有大片的深褐色。
長38公分 寬5.9-9.3公分 厚0.8公分。
牙璋是發(fā)兵或是調(diào)遣軍隊用的信物。全器灰綠色玉質(zhì),帶不均勻深青色及褐色斑。刃端為月牙形,柄端呈戈形,中間鑽有一孔。凹弧刃,斜背,兩側(cè)稍不對稱,欄的部分刻飾鉏牙。玉石呈青綠泛灰色,類似的玉石牙璋,呈出土于山東大范莊。本體略歪,刃端分叉,由一面磨薄,有使用崩傷痕,柄端歪斜,本體與柄部交接處,左右器緣有突欄,并有齒棱。青綠泛灰色,類似的玉石牙璋。本體略歪,刃端分叉,由一面磨薄,有使用崩傷痕,柄端歪斜,本體與柄部交接處,左右器緣有突欄,并有齒棱。
良渚文化中晚期 玉弧刃刀(左)、良渚文化 石鉞(中)、玉鉞(右上、右下)
良渚文化中晚期 玉弧刃刀
寬15.5公分 高8.1公分 最厚0.55公分。
呈不透明乳白色玉質(zhì)。中央上方突起,作「介」字型結(jié)構(gòu),并鉆一大穿孔,下緣作圓弧形。表面有數(shù)道制作痕跡。
良渚文化 玉鉞。
黃綠色有斑雜結(jié)構(gòu)玉,表面大面積白色沁斑,夾雜赭色與灰黑條斑。短寬厚實(shí),兩側(cè)較薄。園弧正刃。柄端有一由兩面對鉆的圓孔。左右器表有斜向刮痕,判斷為安柄時綑綁的繩子留下的摩擦痕跡。
高47.2公分,上端寬7.7-7.8公分,下端寬6.8公分,孔徑4.2-4.3公分
它是以深碧綠色泛深淺赭斑的閃玉琢成。表面還留有最初切璞時的圓弧形凹陷痕。
高方柱體,略呈上大下小。中孔由兩端對鉆,接合處有不整齊的臺階面。上射口略外撇,下射口較直。以四個方轉(zhuǎn)角為小眼紋的中心,自上而下,雕琢十七節(jié)小眼面紋,所以在這件玉琮上,共有六十八個小眼面紋。到了良渚文化晚期時,已少見如上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玉琮上所雕的小眼、大眼面紋的組合花紋。而常以多層小眼面紋取代。且有時在這類高琮的上射口處,以極輕的、斷續(xù)的細(xì)陰線,刻出神秘的符號。如這件玉琮的上射口上,就有這樣的符號。其中之一為每條邊線都略呈內(nèi)凹的菱形;相對的另一邊,則刻一上大下小的立柱,下方接著五個小圓圈。其內(nèi)涵或與當(dāng)時人們信奉的「神鳥」有關(guān)。
夏晚期 神祖面紋玉器(左)、石家河文化晚期 神祖面紋玉器(中、右)
上面所刻的是東夷族群的神祖。清晰地雕刻出眼睛、鼻子、嘴巴與獠牙,冠帽兩側(cè)還凸出了牛角式的裝飾。
石家河文化晚期 神祖面紋玉器
高3.5 公分 長6.5公分
上面所刻的是東夷族群的神祖。最特別之處是眼睛雕作漩渦狀,鼻子的部位有圓孔,可能曾嵌有圓石片,但嵌片遺失了。
龍山文化 鷹紋圭
長30.7公分 寬7.2公分 最厚1.05公分。
這是一件用美玉琢制的斧鏟,主要是象徵統(tǒng)治者的身份地位的禮器,在禮制中稱為「圭」。在典禮中,要將它的刃部朝上捧握。距今約4300至3800年間海岱地區(qū)的的先民就是文獻(xiàn)中的“東夷”。圭的一面雕琢著有大漩渦眼、頭戴「介」形寶冠的神祖,「介」形寶冠兩旁還插著飄逸的鳳羽。另一面雕琢向上沖飛的鷹鳥,整只鷹鳥構(gòu)成象征通天的「介」形。在寬約1公分的窄邊上,還雕琢一個戴圓耳環(huán)的長發(fā)女子,可能是東夷母后“常儀”。不過十八世紀(jì)的乾隆皇帝不瞭解花紋的神秘性,就將刃部向下地,在光素的器表加刻了御制詩與璽文。清宮中加配木座。
龍山文化晚期 人面紋圭
長24.6公分,寬7 公分,厚1.2 公分
這件人面紋圭呈現(xiàn)黃灰色細(xì)膩質(zhì)感,曾以拉曼光譜鑒定為閃玉。從形制與紋飾分析,應(yīng)該是龍山時期黃河中下游的玉禮器。刃端向上時,中段器表淺浮雕一面具象、一面抽象的面紋。前者是頭戴「介」字形冠,圓眼、咧嘴、獠牙、戴圓耳環(huán)的面紋,左右耳各垂一側(cè)面人頭。后者則以大漩渦眼配「介」字形冠,左右還平展既似雙翼、又似牛角的突起。
玉圭三千年后流入清宮,乾隆帝分別于38歲和58歲時賦詩二首,可見乾隆對此圭的鐘愛。
龍山—齊家系 玉刀
長 57.5公分 較寬 10.2公分 刃寬 2.4公分 較厚 0.8 公分。
暗酸菜綠色玉質(zhì),兩端出現(xiàn)更深的墨綠色帶藻絲包裹體沉積結(jié)構(gòu),全器清楚地可見流動帶狀的層層沉積結(jié)構(gòu)。不對稱長刀形,凹弧刃,刃弧起迄端溫厚,刃線清楚,沿背緣鑽三孔,單面鑽,孔壁垂直,窄端背緣有一刨凹弧。
齊家文化 玉琮(左),龍山—齊家系 玉琮(右)
齊家文化 玉琮。
長6.2公分 寬6.1公分 高10.6公分。
灰青帶綠,「糖包白」青玉質(zhì),糖的部分顏色極深,盤紅色澤溫潤。內(nèi)圓外方琮形,制作整齊,射頸略長,射口內(nèi)圓外不圓,惟一端射口切斜。
龍山—齊家系 玉琮
高 32公分 邊較寬 10.5公分 孔徑 8.0公分 較厚 1.7 公分 。
暗灰綠色青玉質(zhì),密布黑色藻絲包裹體沉積結(jié)構(gòu),局部紅沁斑。內(nèi)圓外方琮形,制作工整,四面平整,射頸較短(占器身的比例),射口內(nèi)緣、外緣均圓整,孔壁垂質(zhì)光滑,從頸至肩呈斜面。附:此器出射的方式似與一般齊家文化風(fēng)格的玉琮不同,其切角較湥射頸的部位經(jīng)相當(dāng)多的功夫磨飾,惟玉料屬齊家文化常用的玉料,因此,仍訂為齊家文化風(fēng)格之物。
長37.4公分,寬35.8公分,厚0.8公分
玉版玉質(zhì)的摩氏硬度為6.5,光澤溫潤,顏色則赭紅帶黃綠,并有大大小小的斑點(diǎn),有如天際星云銀河。其外形非正方,而是呈梯形,上下緣均涂有深褐色顏料以掩飾新切口的痕跡,厚度則由中段向左右兩側(cè)緩降,推測此玉版原為新石器時代大形玉刀的半成品,流傳至清乾隆時,經(jīng)宮廷作坊重新修整、配座而成屏風(fēng)。編號為「呂」字號,表示曾陳設(shè)于養(yǎng)心殿。 玉版原為光素,清高宗時加琢御制詩二首。乾隆十九年(1754),高宗又為之作詩詠贊,且乘興親自書寫前后二詩交予玉匠鐫刻,玉版遂不復(fù)素凈的原貌。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
夏晚期至商早期 玉戚
斧或鉞的兩側(cè)有刻飾的叫做「戚」,禮器。
長16.9公分 寬7.6-5.27公分 厚0.6公分。
牙黃泛灰色玉。一面的器表似乎曾用硃砂繪有某種圖案,局部還有編織物的沁痕。戚身修長,兩側(cè)邊琢對稱的戚齒,有二圓穿,上一圓穿應(yīng)是用以綁縛木柄,下一圓穿較大,應(yīng)是鑲嵌松綠石,但已脫落。
圭璧一組,龍山-齊家系玉璧,商晚期 玉戈
1.2.西周早中期 龍鳳紋玉嵌件 3. 商晚期 龍冠鳳紋玉飾 4.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玉柄形器 五件
西周早中期 龍鳳紋玉嵌件
西周早中期 龍鳳紋玉嵌件
商晚期 龍冠鳳紋玉飾
長11.35公分,寬5公分,厚0.3公分。
全器為扁片狀,鳥的側(cè)面造形。勾喙、短頸、凸胸、短尾、粗腿。鳥頭上站立一龍,比例上龍頭甚大,龍身較短。龍背上,鳥胸前與背上,都雕有齒稜。龍與鳥的眼睛,都是商晚期(西元前十四至十一世紀(jì))典型的「臣」字眼,鳥眼上還加飾了人眉。鳥身上琢飾了勾連的弧線,鳥喙上琢平行的「人」字紋。全器的最下端,即鳥爪的部分,形成一凸榫,證明此器曾插嵌于某種易朽物質(zhì)之上。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玉柄形器
長8.35公分。
青白玉,表面沾滿硃砂。長方形,制作較簡。此類玉器盛行于商至西周早中期,其功能意義尚有爭議,但肯定是當(dāng)時的禮制用品。器表浮雕平行弦紋及陰刻平行線紋。
商晚期 石調(diào)色盤
最長13公分 高5.5公分。
白大理石類,表面多已變黃赭色,局部輕微風(fēng)化。器身琢作一上大下小的方柱體,上面有四個圓筒形凹槽,正中央有一小圓凹。方柱體的外壁,刻兩道各三組凹弦紋。方柱體之下端,有四短足。柱體之一側(cè),伸出一有長頸的牛頭,牛角向后,眼、耳鼻頭的凋琢,簡單自然。整體造形有似一體軀成方柱體的老牛。不確定其真實(shí)功能,一般稱之為「調(diào)色盤」。
商晚期 玉虎
長6.1公分
青綠色玉,玉質(zhì)尚稱瑩透,但因表面拋光不夠細(xì),又沾滿細(xì)泥與硃砂,故顯不出應(yīng)有的溫潤。立雕一虎,頭前仰,口微張,尾部微卷。四足匍伏前行。全器形成一柱體,有一直穿,以備系掛,時代風(fēng)格甚強(qiáng)。
商晚期 玉琮
徑7公分 高4.2公分。
青綠玉,上下緣呈大片赭色,外壁多沁為灰白色。器呈圓筒手鐲形,外壁對稱地浮凋四隻蟬,使器形成外方內(nèi)圓的玉琮。似為商代時,江西地區(qū)的遺物。
商晚期至西周 玉韘
長4.0公分,寬3.4公分,厚2.8公分
白玉,泛白色絲紋及赭斑。橢圓形筒狀,一端平齊,一端斜口,口上圓下方,底端正面鑽兩孔,背面琢了兩道橫溝。玉韘是一種指上的飾物。
商晚期 雙鳥玉嵌件
寬7.4公分 高5.6公分。
青黃玉,小局部略呈半透明。凋作一嵌飾器,中央下方兩面,均雕一動物面,左右各一鳥頭,鳥喙向外側(cè),鳥頸甚長,頸后有直條凹槽,凹槽延至動物面的頭頂,中央為一圓形凹槽,原應(yīng)嵌插有某種物件。
商晚期 小玉龍
高3.8公分 寬3.65公分 厚0.7公分。
器成圓環(huán)帶缺的形式,類似耳飾玦,龍首的部份較寬,但經(jīng)過削磨故略薄,眼睛也因此僅僅殘留些微線條,張口露齒,有角,背脊飾有起伏不規(guī)則的鉏牙,尾部略窄。身軀表面裝飾雙鉤陰刻的彎轉(zhuǎn)線條。鉏牙及近尾端處各有一穿。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爬蟲形玉珮
長6.7公分。
青白色玉質(zhì),瑩透溫潤,表面沾著溷有硃砂的泥土。琢一爬蟲形動物作貼地匍伏狀,口部到頦下有小穿,用以佩戴。方眼、捲角,體軀上飾浮凋的細(xì)捲云紋,尾端形成削薄的斜刃。為商末至西周的典型風(fēng)格。
商晚至西周早期 魚形佩
青玉偏黃色,表面有橘色附著物。作一魚,首尾皆向下彎,似呈珮璜之形。圓眼,近魚嘴處鑽一小孔用以穿繩繫掛。紋飾簡單而渾樸古趣。
商晚至西周早期 蟬形佩
長3.9公分 寬2.1公分 厚0.54公分。
綠色玉,部分白化。蟬頂作「介」字結(jié)構(gòu),橫鉆一小孔。雙面都有紋飾,雙眼下琢兩個回字形,腹成三角形,內(nèi)填漩渦紋,兩側(cè)雕平行線。
商晚期至西周 玉魚
長7.12公分 寬1.9公分 厚0.42公分
綠色玉帶白斑。扁長條形,魚嘴微張,縫隙中有一小孔穿,單圈大眼,平行線刻魚鰭。直樸富古趣。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蟬形佩
長3.4公分 寬1.11公分 厚0.3公分。
青綠色玉,有許多白斑。長條形,頂作一「介」字結(jié)構(gòu),線條簡單?!附椤棺纸Y(jié)構(gòu)下鑽有一孔,應(yīng)是用穿繩佩帶用。
西周早中期 鳥形佩(上)、虎形珮(中左)、鹿形珮(中右)、牛頭形珮(下)
西周早中期 鳥形佩
長6.92公分 高2.6公分 厚0.4公分。
綠色玉,大部分呈白色。作鳥形,長尾巴,首微揚(yáng),頭上一大束羽冠,姿態(tài)生動。雙面陰刻紋飾。胸口鉆有一孔,用來率繩佩掛。
高4.46公分 寬4.4公分 厚0.31公分 。
黃綠色玉,表面有附著物。作鳥形,身軀短小,頭頂一支圭形獨(dú)角。雙面凹凋紋飾,線條簡單。胸口鑽有一孔。
西周中晚期 虎形珮
長8.6公分 寬2.1公分 厚0.3公分
碧綠色玉。作虎匍匐形,腿部鏤空呈直角,長尾巴,面部僅有輪廓。前腿上部琢一回紋,口鉆有一孔。
西周早中期 鹿形珮
長6.9公分 高4公分 厚0.33公分。
淡綠色玉,沾有硃砂。身軀前傾,大鹿角雄赳赳的。頸部和臀部各鉆一穿孔。
西周早中期 牛頭形珮
高3.83公分 寬2.5公分 厚0.33公分。
青灰色玉,帶赭斑。線條簡單,「目」字眼,鼻的部位鑽一小孔。
西周早中期 兔形佩
半透明澹綠色玉,有芝麻斑,表面有橘色附著物。凋作一兔,外輪廓形多方直,大眼睛,長耳貼背。線條簡單。
西周 帶璜組玉佩
長7.8公分 組合總長60公分。
玉組佩,共163單件:143大小玉石珠,4件方形玉石管,16件各式玉佩。由一些紅瑪瑙、瑩石、玉所磨製的珠,管,串連玉石的鳥形佩、魚形佩、兔形佩、蠶形佩、龍紋璜、人形佩等組合而成。
西周中晚期 玉牌連串珠飾
寬8.0公分長8.0公分 厚0.9公分
淡黃綠色似玉之軟石。梯形珮飾,背面光素,正面雕一對簡化的吐舌龍紋與人紋。在上下器緣與背面,鉆鑿一排小圓穿。用以串連各色珠、管。這件梯形珮飾與227件珠、管同時出土。珠、管的質(zhì)地頗雜,有玉髓、瑪瑙、花石、骨、牙等,串連在梯形珮飾的上下。
飾片最長一件4.6公分。
玉石項飾,一組有飾件十二片、瑪瑙珠七十一粒。飾片以似玉之美石琢制,珠以紅瑪瑙磨成,均有小穿可供穿系。
西周晚期 覆面玉石飾件
玦徑4公分 璜最長10.6公分 蓋長7.1公分。
似玉之英石,淡綠色。覆面玉石飾片,一組共二十六件。琢作似人之五官形,應(yīng)為縫綴于覆面上的玉飾。一對耳飾玦及一玉石璜,或為懸飾耳旁及項上。
耳飾玦(耳)
西周早中期 玉組佩
西周晚期 龍鳳紋玉飾
西周早中期 龍紋璜
西周早中期 龍紋璜
西周早中期 龍紋璜
商晚期 小玉戈
西周早中期 神人紋觹
西周 小玉戈
春秋 玉龍紋管
西周晚期 耳飾玦一對
春秋 龍紋珩
長12.2公分
牙黃色玉。兩端各琢一龍頭,五官均云紋化,龍頭處各有一長棱,上琢斜線紋,兩斜線間琢圓鼓飽滿之云紋,云紋間夾有細(xì)鱗紋,紋飾精美。
戰(zhàn)國 雙鳳紋珩(上)
寬8公分 高4.5公分。
青黃玉,局部灰黑色雜質(zhì),邊緣處略有白沁。半圓形,上方琢成一璜,滿飾云紋,下方鏤雕一對玉鳳。璜上有一直條切割痕,直痕以上斜削下,其背面微有老傷痕,故疑其為新石器時代末期玉器在戰(zhàn)國時改琢而成。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連體龍紋珩(下)
寬5.9公分。
玉質(zhì)極白潤。琢連體龍,兩龍頭相對,作對吼狀,兩爪相接。龍體作弧形,器表滿琢如意云頭紋。中央上方及左右下方各有一小圓穿,用以穿繫繩綬,連繫其它玉飾及珠、管等,成串佩戴。
戰(zhàn)國 玉螭紋觹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鳳紋珮(上)、谷紋璧(下)
谷紋璧
徑10公分 厚0.2公分。
青玉,有濃淡不一的黃赭斑。單面沿輪廓刻弦紋,內(nèi)外緣各一圈,兩弦紋之間布滿谷紋。
鳳紋珮
長7.944公分 高4.8公分 厚0.39公分。
白玉泛濃淡不一赭色,表面有附著物。作鳳形,身彎曲呈S形,羽毛卷揚(yáng),姿態(tài)生動。
戰(zhàn)國至西漢 雙身動物面紋璧
直徑26.4公分 內(nèi)徑5.8公分 厚0.7公分。
此璧的特色一在其大,二在其器兩面所琢刻的雙圈花紋,外圈對稱地琢刻四個雙身獸面紋,推測是分別象征四個方位之神;內(nèi)圈雕排列成行的穀紋。玉色斑雜不純。
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 玉帶鉤(1-3、5)、東漢至魏晉 4玉帶鉤
戰(zhàn)國 鏤空獸紋帶鉤
長4.4公分 最寬3公分 高2.1公分。
戰(zhàn)國兩漢間,一般人常于腰間束一革帶,革帶接頭即以「帶鉤」扣著。帶鉤質(zhì)材、形制多變化,然基本結(jié)構(gòu)是一端做成鉤狀,另一端背面突出一鈕。此件帶鉤青白色玉質(zhì)溫潤,鉤頭處呈深褐色,獸頭與獸面均琢刻精致。類似的考古出土物見于山東曲阜魯國故城的墓葬出土物中。
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 龍首玉帶鉤。
玉呈牙黃色,帶黃赭斑。帶鉤作獸形,鉤作獸首,圓眼,器身滿琢云紋,腹下有一橢圓形鈕,其作用是固定于革帶上,彎曲之鉤,則扣在另一端的環(huán)上。
戰(zhàn)國 鏤空龍紋珩
長12公分。
青綠玉,邊緣稍有赭斑,表面局部白沁。雕作二龍,龍首相背,長體軀盤繞而上,尾端交接處,應(yīng)原形成提鉤,但已破殘,又經(jīng)改磨。大龍的兩側(cè)又有二小虺。
長20.5公分 高7.8公分 厚0.75公分。
青綠玉,局部灰黑斑;器表多薄沁一層灰白斑。雕作一對盤旋繞轉(zhuǎn),氣勢矯健的大龍。雖然體積甚大,但以絲線穿系之,仍十分平衡。兩面花紋相同。卷鼻與長鬣分別向前后伸展,下頦作圓弧形,龍口上下顎以分,腮邊刻飾雕有斜格紋的盾形圖案;似蛇的體軀,又附加各式卷勾;龍體上滿雕谷紋,谷粒多排列成行,卷勾上常雕有毛束紋。為典型的戰(zhàn)國風(fēng)格。與另一玉龍成對,尺寸特大,或為魯公身份者所佩戴。
戰(zhàn)國 玉璋(左)
高9.2公分。長12公分。
表面已深沁為不透明的牙白色,玉質(zhì)不詳。琢作長方形,一端又作斜三角形。背面光素,黏附有咖啡色物質(zhì)疑為土沁。正面凋有花紋,沿著輪廓有一裝飾帶,飾以細(xì)陰線凋成的斜三角紋。裝飾帶包圍的范圍內(nèi),以較寬的陰線,琢飾穀紋。在寬僅0.35公分的窄邊上,還有一道凹槽,其義不詳。
戰(zhàn)國 玉圭(右)
高9.6公分。
表面已深沁為不透明的牙白色,玉質(zhì)不詳。琢作長方形。背面光素,黏附有咖啡色物質(zhì)疑為土沁。正面凋有花紋,沿著輪廓有一裝飾帶,飾以細(xì)陰線凋成的斜三角紋。裝飾帶包圍的范圍內(nèi),以較寬的陰線,琢飾穀紋。尖首圭由戈演變而來,為重要的禮器。
戰(zhàn)國至西漢 玉人
寬10.5公分 高7.3公分。
暗碧綠,夾赭色玉,拋光不佳。琢成長方形,一端簡單地刻成人頭形,蓄胡,應(yīng)為男性。
戰(zhàn)國 玉螭紋觹
長7.4公分,寬1.3公分
螭是龍的一種,幾分像虎。此件玉觿器面微泛褐紅,是傳世器特有的盤紅色澤,刻做成轉(zhuǎn)首側(cè)身形態(tài),頭與軀體的銜接方式與本院藏的龍、鳳玉觿同,乃是戰(zhàn)國時代玉匠處理此類動物玉雕的一慣作法。
戰(zhàn)國 帶胡玉戈
長19.6公分 寬10.0分 厚0.5公分。
禮器。石膏白色帶土沁。帶胡玉戈全器可分成三部份;援為戈體,胡為援往下延伸的部分,尾端為內(nèi)。援平直,中間無嵴,全器兩面是以谷紋;前鋒尖銳,雙面刃;援、胡與內(nèi)交接處鉆有三個長方形孔,內(nèi)中間亦鉆一孔。帶胡戈常見于戰(zhàn)國時期,尤以銅質(zhì)者最多。質(zhì)已深沁為不透明的乳白色,不詳其原有的顏色與質(zhì)地為何。戈的造型很美,援部線條流暢而優(yōu)雅;援部的后段彎向下方形成長胡。內(nèi)部呈長方形。援與內(nèi)相接合處,光素?zé)o紋,并有數(shù)個窄長形的小穿,用已綁縛長柲。其余未為木柲遮壓之處,滿琢云紋。此玉戈有多處斷接處。傳出土于紹興。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前期 蒲紋璧
厚0.45公分 外徑深6.5公分 口徑17.2公分。
青白玉,色泛黃,滿布深淺交雜之褐斑。全器呈圓璧形,外緣規(guī)整。器兩面均浮雕蒲渦紋。
春秋 玉龍獸
戰(zhàn)國 螭虎紋佩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谷紋璧(上)、谷紋珩(中)、龍形珮(下)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谷紋璧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龍形珮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雙龍首鳳紋珩
玉具劍,顧名思義,是以良玉美石裝飾的一類古劍。一套完整的玉具劍,通常包括四件玉飾,即,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玉劍珌。玉劍首和玉劍格是固定于劍身之上的玉飾,體型較?。欢駝ΝM和玉劍珌是裝飾在劍鞘之上的玉飾,常穿繩用以懸掛、佩系,體型相對較大。
玉劍首是裝飾在劍把頂端的玉飾,正視以圓餅形為多,側(cè)視略呈倒梯形或喇叭形,頂面常飾有蝌蚪紋、谷紋、勾連云紋等等。
玉劍格是鑲嵌于劍把與劍身交接處的玉飾,正視略呈長方形,中部有脊,側(cè)視呈菱形斷面,穿孔有長方形、菱形、橢圓形等,表面常飾勾連云紋、獸面紋、高浮雕螭虎紋等等。
玉劍璏一般嵌于劍鞘的上半部,正視為長方形,頂面微拱,兩端或出檐下卷,底面有長方形穿孔,用于穿戴佩系,表面常飾有蝌蚪紋、谷紋、獸面紋、螭虎紋等等。
玉劍珌為裝飾于劍鞘底部的玉飾。正視一般呈長方形或梯形,側(cè)視呈橄欖形斷面,頂部常有穿孔一至三個。表面常飾勾連谷紋、云雷紋、高浮雕螭虎紋,等等。
寬1.6公分 長5.8公分 厚2.5公分。
青黃色玉,帶鐵繡與土斑。凋一小劍國立故宮博物院。 ,上有高浮凋之螭虎紋,軀體轉(zhuǎn)折生動。典型的西漢風(fēng)格。較一般玉劍國立故宮博物院。 小,應(yīng)是嵌于非實(shí)用的小劍的鞘上用的。
徑4.54公分 厚1.25公分。
玉質(zhì),器緣沁成深褐色。全器為片狀圓形。器正面以兩圈弦紋將紋飾分為兩部份。外圈為谷紋,內(nèi)圈為渦紋。背面平素?zé)o紋,中央有一圈圓形溝槽,作為嵌孔。溝槽外兩側(cè)各有一小孔。
西漢 玉劍璏
漢代 圭璧一組
西漢中晚期 玉舞人佩
長6.0公分 寬2.8公分 高0.4公分。
玉舞人是漢代流行的組玉佩中重要的佩飾器,此時期製作的舞人舞姿頗有定式,一般都是著長袖衣,左或右袖高揚(yáng)過頭,另一袖下垂擺動成翻卷狀,長裙曳地,細(xì)腰束帶。此件玉舞人青白色澤,作工精細(xì),于舞人頭頂上方以及裙擺下緣各穿一小孔,便于佩帶。類似的考古出土物多見于西漢的貴族墓中。
長8.5公分 寬7.4公分 高0.4公分。
韘原是古人射箭時戴于右手大拇指上,用來鉤弦的工具。至漢代,形制上演變成主體作心形,兩側(cè)作對稱的鏤空花紋的佩飾器,稱作韘形珮。此件韘形珮青白玉色澤,器主體心形,中心一大圓孔,器面陰線細(xì)刻云氣紋;兩側(cè)鏤空雕刻一龍一鳳。屬西漢典型的韘形珮風(fēng)格。
西漢 雙龍紋珩
西漢中晚期 玉韘形珮
玉料牙白色,局部帶墨沁。體扁平,中央一圓孔,左右各凋勾云紋。下方一小孔,用來繫繩配在腰間。
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 龍紋觹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螭虎紋觹
東漢 長樂玉璧
高18.6公分,寬12.5公分,厚0.5公分
這塊玉璧呈青綠色,有紅紫色沁斑。形狀呈扁圓形,上部有出廓,兩面雕刻有谷粒紋,內(nèi)外邊緣各飾凸弦紋一周。
出廓部分鏤刻 “長樂”二字,字體圓潤渾厚。字兩側(cè)對稱用透雕手法雕刻獨(dú)角螭龍,龍嘴部連接“長”字的兩側(cè),螭龍身體翻卷有致,身下飾卷云紋。
這個時期的玉璧,在制作工藝上,延續(xù)了西漢的風(fēng)格,并加以創(chuàng)新,紋飾、造型和風(fēng)格突破了以往的傳統(tǒng),采用浮雕、透雕、陰刻等工藝;在出廓紋飾上,采用透雕等新琢法,做到了淋漓精致,增強(qiáng)了玉璧的裝飾效果和立體感。
1.漢代 龍紋環(huán) 2.東漢至魏晉 龍紋環(huán) 3.西漢中晚期 韘形佩 4.東漢 韘形佩 5.西漢早中期 韘形佩
西漢 玉鳩杖首
高2.4公分 長6公分。
青玉,光澤瑩潤,帶黃赭斑。作長尾鳥,羽豐體碩,頭上一束長羽。器表有許多細(xì)微的刮痕,眼睛部位尤明顯。
長6.5公分 寬5.3公分 高1.7公分。
全器以鳥為造型,尖喙銜珠,羽翅飽滿開展,雙爪內(nèi)縮,作飛翔狀。局部雜赭斑,腹有兩穿。
這件美麗秀雅的玉杯,是以瑩潤半透明的青白色玉雕成。杯體略呈細(xì)長的圓錐體,有高足與單柄。自口緣至高足上,以五條橫飾帶圍繞器表,飾帶中淺浮雕各式云紋、四瓣葉紋??诰壧?、柄之外側(cè)、高足至器腹下端,都因接觸銅銹而沁成藍(lán)綠色。其中以口緣處的沁色較為偏藍(lán),這或是因所接觸的銅器,是用藍(lán)銅礦中提煉出銅來鑄造之故。古人相信美玉富含「精氣」,更相信物質(zhì)會產(chǎn)生感應(yīng)作用。漢代的貴族特別重視玉制的容器,他們希望玉的精氣能滲入所盛裝的水或酒中,令飲者能成仙得道。﹝史記?漢武帝本紀(jì)﹞記載,元鼎二年(公元前一一五年)時,漢武帝曾以銅盤玉杯承接露水,用以調(diào)和玉屑服食。近年來,曾于廣州南越王墓曾出土成套的銅盤玉杯,應(yīng)即是﹝史記﹞所記載,夜間承接露水之物。若與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相比,故宮博物院的玉杯多了一個造形似英文字母a的單柄,這種單柄也常見于漢代的玉卮之上。
西漢 螭鳳紋玉卮
高7.7公分、口徑6.8公分
玉質(zhì)青色,多赭黃斑。全器圓筒狀,器底是另嵌的圓玉片。全器以高浮雕技法鏤刻兩只雙身朱雀,其間穿插五只透雕螭虎。朱雀勾喙尖嘴、雙翅上揚(yáng),雙足下方有螭,朱雀后方另有兩只螭,形態(tài)不一。推測此器可能由新石器時代的素琮改制而成,作飲器。
漢代 白玉獸首嵌飾
漢代 玉眼蓋竅塞及玉琀蟬(9件)
玉質(zhì)青色,大多沁為灰白色。由玉眼蓋、眼眉、竅塞及蟬形玉琀等9件組成,均為喪葬玉器。玉覆面(眉),綠色玉,局部有白斑,有裂痕,新月形狀玉片;玉眼蓋為模仿人眼形狀的玉片,深沁作白色,局部赭色,棗核形,兩端各有一個小孔穿,以縫綴在一塊覆面的布上;玉鼻塞呈圓柱形,有小傷缺,用來塞在死者鼻孔;玉耳塞亦為圓柱形,兩端較細(xì),填塞在死者的耳朵里;蟬形玉琀含在死者口中,又稱押舌。
漢代 石蟬玉琀。
高5.3公分寬3.0公分厚0.7公分。
石深沁成白色。器琢作蟬形,背面為平面。
西漢晚期至東漢 金片包玉豬
長10.9公分 高2.8公分 厚2.85公分。
青綠玉,沒有金箔覆蓋的部位,有白化現(xiàn)象。圓柱狀,橫向剖一平底,一端縮小作鼻吻,另一端臀部,并鉆有一穿孔。另以較寬的陰線勾勒豬軀體與四肢。
漢代 玉角形杯
高18.3公分、寬8.3公分
玉杯的質(zhì)地為青白色的閃玉,雜有褐色斑。杯身似獸角,而橫斷面則呈圓角的長方形。器的正面飾一龍紋,從左上方起首,軀體呈s形向下延伸至器底,接著尾部大幅度扭轉(zhuǎn)到器的背面后再向上攀升,約在杯身的三分之二處回向,繼而沿杯外側(cè)的弧度徐緩下降,于杯的右下方盤卷成一圓后終結(jié)。首、身、尾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首、尾為高浮雕,身則為淺浮雕。器的背面淺浮雕一鳳鳥,身軀亦呈S形。超過比例的長尾一直延續(xù)至杯底與龍尾相接,而頂部的鳳冠也出乎意料的高聳華麗。紋飾的處理虛實(shí)相間,布局四方呼應(yīng),具有律動感,且十分平衡和諧。
院藏的玉杯附一精致的紫檀木座。木座外壁縷雕成層層起伏洶涌的波濤,波濤中一面有背載著“河圖”的龍馬;一面則馱負(fù)著“洛書”的靈龜。座內(nèi)陰刻泥金“商山吳俟侯式”六字,尚不明其意。
此型角杯作為飲器,來自中亞,是漢代與中亞文化交流下的產(chǎn)物。
西漢 玉辟邪
辟邪,是想象中的神話動物,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于漢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于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shè)器。
全高4.2公分 長10.5公分
玉色黑潤。立周有角異獸,張口獠牙,前肢伸直,附羽翼,長尾微卷,附木座。
長12.9公分 寬3.7公分 高5.1公分 木座長12.1公分 寬4.5公分 高1.4公分。
此辟邪玉色白里透黑,多處沁斑,身軀兩側(cè)帶翼,作虎行狀,此型的辟邪至六朝風(fēng)行不減。
東漢公元前25-公元220 玉辟邪
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張口,似在低吼??绮接巫撸p翼雖貼于身側(cè),卻做蓄勢待發(fā)狀。頷下長須垂胸,長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經(jīng)深沁熟盤,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淺褐斑。這是目前所知的漢代玉辟邪中,體積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較長,有似馬臉,與常見的短口吻似虎臉的辟邪不相類似。宮中還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下層刻有與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詩,刻字的部分還嵌有銀絲。
長13公分。
玉質(zhì),沁白。全器呈片狀,為上寬下窄的彎椎尖形。器端以鏤空方式雕琢龍首,并以陰刻線勾勒龍首的局部特征,如眼、齒、眉等。
長8.9公分。
青玉,局部赭色夾不透明乳白色斑。琢作圓弧形佩,兩端各有一個龍頭,面向左右外側(cè),龍體相連。
寬4.1公分 長10.73公分厚0.6公分。
不透明白玉。琢作一玉珩,整體造形源自玉璜,但已略作折磬形。正中央上方有一圓弧行的提勾,供提懸用。鏤雕一對螭虎,虎身有小圓斑,但體側(cè)又加飾了代表具有水性的龍的鰭;螭虎的頭部已發(fā)展成略成菱形,應(yīng)屬東漢時期風(fēng)格。
東漢 司南佩
全高3.44公分 寬2.15公分。
玉白色,雜赭斑。片狀方形,中段內(nèi)凹有穿,上下有小勺與盤。
剛卯始于西漢,新莽時期,曾因避“卯”為劉字的部首而一度廢除,但東漢繼續(xù)流行。剛卯必須在新年正月卯日卯時動刀,時于正月卯日制成,時辰一過,即要停止,故名剛卯,與嚴(yán)卯同為佩飾,有辟邪作用。一般與玉嚴(yán)卯成對,形制相同,長方體,中有孔,可穿繩佩掛,器面刻吉祥語句,用以驅(qū)邪,是古代的護(hù)身符。剛卯的字體為古代殳書,減筆假借,非常難認(rèn)。
漢代 圭璧一組
東漢至魏晉 帶鉤
長7.5公分 寬1.7公分 厚1.2公分。
青玉,帶褐黃斑。細(xì)長條形,器身彎曲如湯匙,細(xì)的一端向上內(nèi)鉤,作龍首,背面有一突起圓柱,其作用是固定于革帶上,彎曲之鉤,則扣在另一端的環(huán)上。
東漢至魏晉 龍紋環(huán)
通長7.3公分 通寬2.6公分高0.5公分。
玉色深赭,器薄呈龍形,口銜尾盤旋似環(huán)。
魏晉南北朝從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 369年間共有30余個王朝在這個階段存在。其間社會動蕩不安,戰(zhàn)亂紛起,政權(quán)更替頻繁。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fā)展受到了抑制,從漢代玉器的輝煌期進(jìn)入到了玉器發(fā)展的低潮期。中國玉器發(fā)展史也從此告別了“王玉時代”,玉器逐漸以裝飾玉、實(shí)用賞玩玉為主,并走進(jìn)了商品流通領(lǐng)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