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后因續(xù)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篇)
【組成】
當歸10g 川芎6g 白芍12g 生地黃15g 阿膠6g 甘草6g 艾葉10g
【方歌】
膠艾湯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宮養(yǎng)血血行緩,胎漏崩中自可痊。
【方解】
此養(yǎng)陰補血、止血之方也,臨床使用以下血不止,色淡質稀,腹無壓痛,脈象細弱為目標。
婦科出血,不外幾種情況:一、經水過多或淋漓不止。二、小產(包括人流、引產、生產)后惡露不絕。三、妊娠胎漏。四、負重,跌傷,驚恐,行房出血。五、癥積(包括良性、惡性腫瘤)出血。以上之出血皆謂崩漏,臨床證型有虛有實,虛者,心脾氣虛,不能統(tǒng)血;沖任損傷,難以攝約也;實者,肝郁失藏,氣滯血瘀,痰濕阻滯,致經血不得歸經也。本方適宜于氣血虛弱、沖任損傷之崩漏、胎漏、各種虛寒夾瘀之出血,及痛經、經閉。方中四物湯,先賢謂:“治婦人經病,或先或后,或多或少,疼痛不一,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產惡露多,或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產后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服之如神?!毙熘锌芍^:“養(yǎng)血補血莫出其右。”復加阿膠滋陰止血,艾葉溫經止血,甘草和中,清酒為引,導血歸經,共奏補血益陰,調經安胎之功。
血虛,以面色晃白,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暈目眩,心悸乏力,脈細無力為特征?;陉庩柣ジ?、氣血同源之理,血虛者必兼氣虛,故往往伴有倦怠懶言,動則短氣、汗出等氣虛證狀。出血日久,或多或少令胞宮留瘀,癥見小腹疼痛,左少腹急結。本方所治之證,雖曰陰血虛弱,然究之臨床,血虛、氣虛、血瘀共存,不過以血虛為主也。臨床觀察,三者絕非涇渭之清,截然分明,多相因為患,相兼并見,故辨證亦須靈活全面,不可膠柱鼓瑟,固守一說。須從病因、癥狀、治療經過綜合分析,以求得窺全豹。
崩漏之治,古有暴崩多虛宜補,久漏多瘀宜通之說。然臨床所見,崩漏各有虛實,或虛實相兼。所謂暴崩宜補,因暴崩多有虛脫之癥,如面色晃白,頭汗淋漓,心悸肢冷,脈芤或微細,此營血驟失,陽氣無所依也。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須當急固,故宜補氣固脫,氣足則出血自止;所謂久漏宜通,因瘀血留滯,血不歸經,可見淋漓不斷,或時下時止,血下痛緩,腹痛拒按等癥狀,瘀去則其漏自停,此乃澄源塞流之治。血止之后,隨之宜澄源復舊,亦即求本之治,否則病因不除,崩漏仍會復發(fā)。
【煎服方法】
水浸20分,加低度白酒100毫升煎30分,取汁約600毫升,阿膠溶化后混合,分早、午、晚3次服。
【功效主治】
1.漏下。
2.小產后下血不止。
3. 妊娠下血。
【加減】
1.口苦,脈數(shù)者,加黃芩、地榆。
2.氣虛者,加人參、黃芪。
3.日久不止者,加海螵蛸、茜草、大黃。
【禁忌】
1.陰虛血熱者,忌之。
2.下血有腹痛、拒按者,忌之。
3.有癥塊者,忌之。
【類方】
1.桂枝茯苓丸:同可治漏下不止。不同者,桂枝茯苓丸證為少腹宿瘀、或癥積,必兼腹痛,少腹急結等瘀血癥狀。
2.溫經湯:同可治崩漏下血。不同者,溫經湯擅于溫經,除氣血兩虛外,復有寒凝血瘀之癥。
【臨床運用】
1. 治勞傷氣血,沖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斷,臍腹疼痛,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勞傷胞絡,胞阻漏血,腹痛悶亂,或因損動胎上沖心,奔沖短氣,及因產乳,沖任虛損,不能約制經血,淋瀝不斷,延引日月漸
成羸瘦。(《和劑局方》)
2.男子傷絕,或從高墜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輕者;產后崩漏,下血過多,虛喘欲死,腹中急痛;胎動不安,腹痛。(《千金要方》)
3.子宮出血,妊娠子宮出血,因子宮內膜炎所致之赤白帶下,痔出血等。亦可用于血尿、外傷后內出血、紫斑病、諸貧血病、流產癖、青年期出血、因子宮癌等所致之虛寒性出血、吐血、咯血、口腔出血、眼出血等所致之顏面蒼白、下部虛寒者;肛門出血、腎結石、腎結核、膀胱結核等所致之血尿等。(《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4.崩漏。經血鮮紅、質稀,頭暈乏力,腰酸腿沉,口渴、口苦,便干,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脈沉無力。(《劉渡舟驗案精選》)
1. 胎漏
張某,25歲。停經39天,出血3日,妊娠試驗陽性,超聲波報告:子宮6cmx7cm,可探及胎芽,胎心搏動不顯。因去歲頭胎死于腹中,故顯得局蹐不安。望其形體偏胖,面色少華,爪甲色淡,舌淡紅,苔薄白。詢知不曾舉重閃挫房勞,出血不多,色淡紅,無血塊。小腹不痛,腰不酸,時眩暈。胃口好,知饑思食,大便日一行??诓桓煽啵}來沉滑。
胎漏,今之先兆流產也。以中氣下陷,腎陰虛損為多見,余喜用所以載丸、壽胎丸于臨床,本案既無腰脊酸軟,少腹墜脹等脾腎虛損之癥,亦無腹痛拒按之瘀血內結癥,唯針對眩暈,甲淡,從補血養(yǎng)血,止血安胎著手。擬:
當歸10g 白芍10g 熟地15g 焦艾10g 阿膠10g 炙甘草10g 三劑
二診:出血止。B超仍不見胎心,分析孕期短故也。近惡心甚,喜兆也。倘如第一胎,惡阻當不會日勝一日也。
上方加蘇子30g。
三診:B超可見胎心搏動,舉家大喜。
2. 崩漏
周某,45歲。月經量多三年余,中西醫(yī)雜治,皆如東海撈月。今年5月,某院婦科行刮宮術,6月行經依舊如崩,18日猶不止,遂來求診。
望其面色蒼白,眉宇間貯滿憔悴之神。舌質淡,苔薄白。詢知經色或暗或鮮,雜有血塊,少腹不痛,腰膝酸痛。胃納尚可,心下脹,腹中氣上沖逆,腸鳴,大便二三日一行。畏寒,手足不溫,時眩暈,心動悸,夜難寐。切其脈,沉細微。診其腹,臍下悸,無壓痛。所持超聲波報告單顯示:子宮肌瘤1.8cmx1.6cm,子宮肌炎。
脈證觀之,此失血過多,致沖任虛損,氣血兩虧,陽氣衰弱,脾運不足之證也。蓋失血過多,血海空虛,心失所養(yǎng)則面色無華,心悸脈細;肝失所養(yǎng)則眩暈、少寐;脾失所養(yǎng)則運化無力,是以腹脹、便難;腎失所養(yǎng)則腎府虧虛,是以腰脊酸痛;陰血不足則陽氣亦虛,是以畏寒肢冷。其為治,首當補益沖任,溫經止血。擬:
當歸10g 川芎6g 白芍10g 熟地10g 阿膠10g 炙甘草6g 焦艾10g 附子10g 三劑
二診:崩漏止。諸癥依然,此氣血一時難復也。囑守方續(xù)服,以膠艾湯有滋益沖任、補血扶羸之用,非專予止血也。
三診:上方已服20余劑,伊面色紅潤,畏寒不再,精神大好,唯睡寐仍差。此屆經來量雖多,然七日即凈,沖任漸漸恢復,氣血仍顯不足,改歸脾丸善后之。
——本文摘自《經方躬行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