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涯規(guī)劃1---站在高一到底應該看到多遠?
站在高一,已經(jīng)看到了多遠?
--- 高考!
--- 還有此前的自主招生、???、月考、競賽,以及眼下的期中和期末考試。
除此而外呢?站在高一,能看到多遠?
--- 能不能看到已經(jīng)位列“高”中,行事作為必須擺脫稚嫩和被動,主動思考自己的責任?
--- 能不能看到身邊的同性已然有了些許深度,嬉鬧依舊卻幼稚不再,而異性卻越來越神秘?
--- 能不能看到表達的尊嚴要求和傾聽的理解要求?
--- 能不能看到已然臨近18歲,就要成為一名成熟的公民,是否準備接收選舉與被選舉權?
作為父母,當孩子站在高一,還應該看到多遠?
--- 走過高考,獨自走向大學,是否準備好了獨自生活的自理能力、學習的自律能力?
--- 離開父母,參與真正的集體生活,是否準備好了融入集體、接受不同習慣習俗等的能力?
--- 脫離管束,自由支配時間和錢物,是否準備好了足夠的選擇與決策的能力?
--- 正在逐漸脫離家庭的孩子,走進社會,是否具有足夠的經(jīng)受磨練的能力?
作為父母
--- 是否做好了捧出您的寶貝,把孩子推到世人面前接受品評的準備?
--- 您為孩子做了怎樣的內在和外在的形象準備,孩子應該具有怎樣的形象面貌?
--- 您覺得孩子將以什么立足社會,社會會重視孩子的哪一方面的能力?
--- 在放手讓孩子獨自飛翔的那一刻,會有哪些放心和不放心?
。。。。。。
不管能不能看到,所有這一切,孩子都要經(jīng)歷、承擔、要求和被要求------孩子就要獨立了,除了高考,還應該做哪些準備?或者說,高考還要準備這些?
所以,站在高一,不要被高考這個眼前的高度遮蔽了,一定要看到更高更遠,要做的更多。
設想:十二年的初級教育,十年素質兩年應試,可不可以?
沒有應試訓練和準備,絕不行。因為不管國內國外,任何平臺的門檻都需要過關。
兩年應試夠不夠?----我認為夠了,因為應試的過關技巧性兩年能掌握,并且應試的高強度承壓不能堅持更多時間,否則效用會下降。承受的壓力過大時間過長,就是許多非常用功的孩子,高考發(fā)揮不好的根本原因。也是許多孩子走進大學后不能自覺深入學習、提高的根本原因。
那么十年的素質教育如何實現(xiàn)?------先別罵學校,學校已經(jīng)做了它眼下能做的,基礎知識和學科知識點是人才最重要的基礎素養(yǎng),學校已經(jīng)教了,并且許多人已經(jīng)從學校教育中積累了足夠的基礎知識儲備。知識吸收的程度不同是由其他素養(yǎng)的不同決定的。這些其他素質能力要由家庭教育來培養(yǎng)、完善。
站在高一,應試就是前面所舉的面臨高考的所有過關準備,素質就是能看到的和應該看到的能力準備。不說此前九年,眼下三年不到的時間,高一、高二素質,高三應試,是否可行?
懸?
不懸!許多成功走過高考走向社會的事例告訴我們,常年的應試才真懸。只有足夠的素質教育才能夠保證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探究的興趣和提高的積極性,才是孩子成才的根本。不管孩子上什么大學,成才是終極培養(yǎng)目的,所以,素質教育才是根本。
家庭教育的素質培養(yǎng)包括什么?
--- 審美。真、善、美三位一體,缺一不可。這是人在任何境況下都能夠心神安寧的根本;
--- 責任。眼看、耳聽、口說、心想、舉手和投足。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會成才;
--- 博學。獨木難成林,廣博的學養(yǎng)基礎才能生長高深的專長;
--- 愛與被愛。人天生有愛與被愛的需求,卻不會天生就具有愛和被愛的能力。
所以
--- 需要想象、做夢,因而需要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畫畫、發(fā)呆… …
--- 需要經(jīng)歷、磨練,因而需要吃苦、承擔壓力、經(jīng)受挫折、包扎傷口、挑戰(zhàn)自我… …
--- 需要溝通、交流,因而需要自由的空間、自由的時間、同學朋友、手機Q聊… …
--- 需要學習、鉆研,因而需要克服偏好保障所有學科的基礎訓練、保持良好的吸收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科興趣
--- 需要運動、鍛煉,因而需要登山、攀巖,融入綠色、親近自然... ...
--- 需要被父母了解,更要了解父母,因而需要家庭的情感陶冶,需要借由交流所見所聞達到情感共鳴的家庭氣氛… …
--- 需要同性認可、異性喜歡,因而需要內修外養(yǎng),勇于表現(xiàn)、善于表達,共情能力強... ...
--- 需要解決矛盾、培養(yǎng)領導能力,因而需要加入團隊、合作、協(xié)調、組織、宣傳、演講... ...
。。。。。。
至此,學涯規(guī)劃的目的明確了,家長面對孩子的心態(tài)亦應該定位明確了------我們該逐漸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經(jīng)歷,自己去承擔,告訴孩子,父母會永遠站在這里堅定地支持他們。
所以,學習是孩子的主業(yè),也是孩子自己的事。具有責任感的孩子,自己會知道怎么預習、聽課、復習、做作業(yè)、自習、做課外題、是否需要補習等等。這方面出現(xiàn)困擾的孩子,就是還沒有明晰自己的學習責任,這里有從前積習的必然也有臨近高考家長的緊張導致。修正這些原因,高一還來得及,從現(xiàn)在做起,積極鼓勵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高三的應試會很順利。走過高考以后的路會很寬;
所以,教輔書由孩子自己選擇。家長以積極支持的態(tài)度要孩子確認的確需要的緣由,如此買來的書才真會有效用。家長一廂情愿的熱情如果沒有得到孩子的共鳴,反而會損害孩子的積極性。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這是最起碼的學習能力,從高一培養(yǎng),依然不晚;
所以,溝通是雙向互動的。如果孩子沒有表達,家長要仔細研究整體狀態(tài),掌握孩子面臨的境況和周圍的普遍反應,要有合理推測的能力并做好紓解的心理準備,注意掌握好溝通的技巧和時機。切忌簡單推定,又按耐不住,不管時間時機對不對,全盤推出去。這樣不講究方式方法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會更沉默,更沒有話對家長講了。所以,家長的觀察要細心、敏感、不動聲色、不打擾孩子的正常表現(xiàn),家長的推理要合乎邏輯,呵護孩子的尊嚴。
還有很多所以,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高一應該看得更遠,不只是高考。只看到高考,反而不利于高考。
重視高考,把高考看做是一次孩子勤奮和家教到位的考驗,我們會以喜歡的心情期待高考。準確定位高考,把高考看作是一個更高平臺的過關,我們會躍躍欲試,勇于挑戰(zhàn)自己的高度。
記住,高一,一切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