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作忍辱
作者:生根活佛
從世間凡俗的理解來解釋,“忍”是忍辱負重,是寬容,是耐心,忍是最大的德行。忍辱就是忍受別人的侮辱,保持冷靜的狀態(tài);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么方面的對自己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fā)怒、不結(jié)怨,心里沒有惡意,這就是忍辱。忍辱是一個很難的修持問題。
從佛教用語來解釋,象雄語“美瑟”,藏語“索巴”在漢語叫“忍辱”,就是忍讓別人的侮辱及欺負。包括別人罵我、打我,拿種種事情來冤枉我,我們不發(fā)怒,不生氣,不埋怨。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對待呢?寬容他,包容他,忍讓他,理解他,這些都是修行上去除我執(zhí)的方法。
在佛學(xué)詞匯里,忍辱就是包容的意思。一般佛經(jīng)來講,包容即以心胸開闊來理解。
忍辱原為我佛幸饒彌沃佛陀勸導(dǎo)世人做人不要沖動,而要冷靜;做事不要盲目,而要分明清楚。
幸饒彌沃佛曰:“做人要理解別人,寬容自己,接受他人侮辱,如果人人有忍性,社會的摩擦就少了?!本褪钦f理解自己的時候,你才能理解別人;接受他人才能寬容別人,而寬容別人,實際上是寬容自己。
至幸饒彌沃佛時代,忍辱則為般若十度之一,忍辱分為受苦忍辱、受難忍辱、受法忍辱三忍,擴大了忍辱之意義。受苦忍辱是對痛苦和挫折接受的忍辱,也就是面對苦難的心態(tài);受難忍辱是不把障礙及困難放在眼里的忍辱;受法忍辱是對法了悟本性的忍辱。
從古老本波教的角度來講,忍辱是一種修為,是一種道德,是一種接受,是一種理解。 接受別人的一切,包括侮辱、折磨、欺騙、嚇唬、障礙等所謂對己不利的言行。
真正的忍辱是無條件地接受別人的侮辱及對自己不利的一切。忍辱是釋放自己,看重別人,走向正道。以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講,忍辱就是對真理的理解,接受別人的思維和行為,解放自心的煩惱,為他人引導(dǎo)理解及接受之道的一種修行方法。忍辱與理解及接受之教義聯(lián)結(jié),用于引導(dǎo)眾生。從小乘的角度來講,忍辱之目的是不造業(yè)及不增添煩惱,以包容的規(guī)范來釋放自己,以免除煩惱之苦難。
友情提醒
點擊下面獲取更多內(nèi)容
1.為何依靠上師
2.扎西德勒的由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