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為道,而生伏羲,始畫八卦。
文王,周公,系以詞,
孔子,述以傳。
而,道乃:昭垂天下。
文周,有其位,圣人之道以行,
孔子,有其德,圣人之學(xué)以傳。
中庸,為:
孔門心法,儒家實學(xué)。
大學(xué),言:明明德,
中庸,言;天命率性。
性與明德,
乃:人得于天者,
抱陰負(fù)陽,渾然一理,
易之:太極是已。
天地得之,以長存,
日月得之,以運(yùn)行,
人物得之,而生成。
易曰:大人者,
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此:明明德之說。
孟子曰: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
此:率性之說。
書曰:
惟皇降衷,厥有恒性。
詩曰: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
人,莫不有性,
雖下愚,不能無道心。
人,莫不有形,
雖上智,不能無人心。
仁義禮智信,五性具于內(nèi),
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奪乎外。
禮曰: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動,性之欲。
故,明明德之功,
在:格物。
物者,事物之謂,
孟子所謂:物交物。
格者,格其非心,
孟子所謂: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
明德之不明,為物欲所蔽,
必格其物,而后良知始致。
率性之功,在慎獨。
書曰:
惟罔念作狂,
惟克念作圣。
一念之動,善惡判焉。
必于:隱微之中,時時省察,
所以:遏人欲,于將萌,
而,慎其率性之機(jī)。
故曰:誠其意,毋自欺。
誠者:天之道,
誠之者,人之道。
惟:天下之至誠,
乃能:盡其性,
以盡:人物之性。
綜其綱要:
大學(xué)言道,
則曰:止于至善。
中庸言道,
則曰:不可須臾離。
至于不離,殆有:凝之之意。
周子曰: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中庸曰:
茍不至德,至道不凝。
凝者:
純?nèi)灰粓F(tuán)氤氳之炁,
若存若亡,綿綿不息,
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為天地立心,
為萬物立命。
堯舜之執(zhí)中,執(zhí)此
成湯之日新,新此
文武之敬止,敬此
孔子之操存,操此
顏自之服膺,服此
至孟子,則直言曰:養(yǎng)炁。
是炁也,蘊(yùn)藏于:
方寸之內(nèi),不見其有余,
充塞于天地之見,不見其不足。
程子所謂: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退藏于密。
其守約,其施博。
大學(xué),
由人道,而:復(fù)天道。
中庸,
由天道,而:貫人道。
知止,
而有:定靜安慮之效,
猶之:致曲,
而有:形著動變之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