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錢考功集》
唐代詩人錢起著。錢起約公元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
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七年(748年)進士。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與韓翃、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歷十才子。
其詩以五言為主,自稱“五言長城”,又與郎士元齊名,齊名“錢郎”。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錢起當時詩名很盛,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賦詩送別,則為時論所鄙。題材多偏重于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音律和諧,時有佳句。其詩多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xiàn)實相距較遠。然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平,風格清空閑雅、流麗纖秀,尤長于寫景,為大歷詩風的杰出代表。以《省試湘靈鼓瑟》詩最為有名。
有《錢考功集》二卷,后人分為十卷,其中五絕《江行無題一百首》及若干篇章,據(jù)胡震亨考證是其曾孫錢珝所作。
42、《戴叔倫集》
中唐詩人戴叔倫著。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xiāng),家計窘迫,于是他開始探尋仕途。大歷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大歷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zhuǎn)運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jīng)略使。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辭官歸隱,六月十三日在返鄉(xiāng)途中客死清遠峽(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壇小南門外縣城南郊。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對宋明以后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chǎn)生過較大的影響
今存《戴叔倫集》以明弘治、正德年間活字本為最早,收詩130首;其后有明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唐百家詩》中戴叔倫詩;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戴叔倫集”中收詩238首,另加附錄一卷;清康熙年間席啟編《唐百名家集》在胡本基礎上再加“補遺”一卷,是較好的本子;《全唐詩》收詩304首,為最多。今人蔣寅《戴叔倫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考訂戴詩184首,另有60首存疑。
43、《李益詩集》
中唐詩人李益著。李益(746~829)字君虞,陜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北游河朔,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節(jié)度使劉濟從事。嘗與濟詩,有怨望語。十六年南游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歷秘書少監(jiān)、集賢殿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恃才傲物,為眾不容,諫官舉其幽州詩句,降居散秩。憲宗時俄復用為秘書監(jiān),遷太子賓客、集賢學士,判院事,轉(zhuǎn)右散騎常侍。大和元年(827)禮部尚書,以禮部尚書致仕卒。
李益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人物,詩風豪放明快,《送遼陽使還軍》、《夜上受降城聞笛》2首,當時廣為傳唱。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diào)。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名篇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等。其律體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見外弟又言別》“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是歷代傳誦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鸛雀樓》、《鹽州過胡兒飲馬泉》)等,均屬佳作。
今存《李益集》最早本為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1554)2卷,收于《唐二十六家詩集》。另有明銅字活字本《李益集》2卷;明抄本《李君虞詩集》2卷,收于《唐四十四家詩》;《全唐詩》補入散佚作品31首,共174首(包括聯(lián)句9首)。今人范之麟據(jù)上述諸本作《李益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另附“事跡”、“贈詩”、“歷代詩評摘要”。研究類有卞孝萱《李益年譜稿》,譚優(yōu)學《李益行年考》等。
44、《李紳詩集》
中唐詩人李紳著。李紳(772~846),字公垂,亳州譙縣(今亳州市)人,字公垂。出身于魏晉以來山東五大士族之一的趙郡李氏。元和元年(806)中進士,補國子監(jiān)助教。后離京至金陵,入節(jié)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滿李掎謀叛而下獄。李掎被殺后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元和四年赴長安任校書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作有《樂府新題》20首。元和十四年升為右拾遺。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學士,卷入朋黨之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與李德裕、元稹被譽為三俊。長慶四年(824年),李黨失勢,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放逐期間,李紳寫了不少描繪路途艱險、發(fā)泄心中怨氣的詩文。自寶歷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紳歷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壽州刺史,處境有所改善。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起用李紳任浙東觀察使。開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東都洛陽的長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宋毫汴穎觀察使。開成三年八月,編《追昔游詩》3卷,并作序。詩序歷述從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經(jīng)歷。開成五年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書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4年。會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位。后又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六年病逝揚州,終年74歲,歸葬于故鄉(xiāng)無錫。贈太尉,溢文肅。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李紳的青少年時代,方鎮(zhèn)叛亂頻繁,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這些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最終寫下了《憫農(nóng)二首》這樣的不朽詩篇。
李紳詩散失較多,現(xiàn)傳《追昔游詩》3卷是李紳于文宗開成三年(838)自己編定,宋刊本已不見,現(xiàn)為毛晉汲古閣刻本,收于《五唐人集》中,涵芬樓有影印本;清康熙年間席啟編《唐百名家集》收入《追昔游集》,增補原集未收詩31首;《全唐詩》采用席啟刻本,分為四卷,又增《鶯鶯歌》一首。今人王旋伯《李紳詩注》以上述諸本為據(jù),增加一些資料作為附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另有《李紳集校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
45、《戎昱集》
中唐詩人戎昱著。戎昱(744~800)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jīng)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xiāng),在荊南節(jié)度使衛(wèi)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先后為潭州刺史、桂州刺史幕僚,頗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他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xiàn)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其詩語言清麗婉樸,鋪陳描寫的手法較為多樣,意境上大多寫得悲氣縱橫,頗為感人。題材上寫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的詩很多,代表作以《塞下曲》和《移家別湖上亭》兩首為最著名。
戎昱原有詩5卷其侄孫編訂,今不傳?,F(xiàn)存最早為明清年間輯本:《唐百家詩·中唐二十七家》、《唐人五十家小集》、《唐百名家集》所附“戎昱詩補遺一卷、《全唐詩》等。其中以《全唐詩》收錄較備。今人臧維熙據(jù)上述諸本編《戎昱詩注》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6、《華陽集》
中唐詩人顧況著。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nèi))。肅宗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為李泌薦引,入朝任著作佐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quán)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顧況強調(diào)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注重教化。他曾模仿《詩經(jīng)》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并效法《詩經(jīng)》“小序”,取詩中首句一二字為題﹐標明主題,開白居易《新樂府》“首句標其目”的先例。其中以《囝》最著名。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難三首》,揭露貴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諷刺封建帝王追求長生的愚昧行為,頗有現(xiàn)實意義。又如《李供奉彈箜篌歌》、《劉禪奴彈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彈箏歌》等,通過豐富生動的比喻和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對音樂的描繪相當出色。這些詩想象豐富,意境奇特,色彩濃郁?;矢洝额櫅r詩集序》稱其“偏于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唐末詩僧貫休有《讀顧況歌行》一詩﹐對他的七言歌行也極為推崇。
有《顧逋翁詩集》4卷,收詩239首,聯(lián)句1首。唐代趙昌平校編的《顧況詩集》以此為版本,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增加補遺八首,句三。《華陽集》3卷(其中詩賦2卷,文1卷),輯入《四庫全書》。《全唐詩》編錄其詩4卷,《全唐文》編錄其文3卷。
47、《翰苑集》
唐代宰相陸贄著。陸贄(754~805)字敬輿,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大歷六年(771年))進士,又應博學鴻詞得高第,授華州鄭縣尉,遷渭南縣主簿。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學士。轉(zhuǎn)為考功郎中、諫議大夫,貞元七年(791年),拜兵部侍郎,知貢舉。次年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宰相。兩年后即因與裴延齡有矛盾,被貶充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唐順宗即位后,下詔召還陸贄,詔未至而贄已逝。謚號宣,世稱陸宣公。新、舊《唐書》有傳。
陸贄以駢文擅名。他的駢文,對偶齊整,音韻協(xié)調(diào),語言流暢,氣勢極盛。所寫詔書﹑奏議等,善于將誠摯的感情同精當?shù)淖h論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被稱為“經(jīng)世有用之言”、“昭昭然與金石不朽”、“于古今政治得失之故,無不深切著明,有足為萬世龜鑒者”。
陸贄文集,明清以來刻本很多,今傳《翰苑集》24卷,有《四部叢刊》本,系據(jù)宋刊本影印。另有詩文別集15卷,已久佚不傳?!度圃姟反嫫湓?首。今有《陸宣公集》(亦名《陸宣公翰苑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新出版。
48、《韓昌黎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著。韓愈(768~824)字退之,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韓愈早年流離困頓,三歲喪父,其兄韓會及嫂撫養(yǎng)之。有讀書經(jīng)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此后又連續(xù)三次應吏部博學鴻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29歲才在汴州董晉幕府中謀得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后回京任四門博士。36歲時,任監(jiān)察御史,不久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而被貶為陽山縣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吳元濟之役表現(xiàn)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tǒng)治集團。但兩年后,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被憲宗處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貶為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后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長慶四年(824)病逝于長安,終年57歲。
韓愈提倡儒家正統(tǒng)思想,提倡仁政,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xiàn)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創(chuàng)作理論上認為道(即仁義)是寫作的目的和內(nèi)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diào)文以載道,文道合一。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與柳宗元共同發(fā)起古文運動。創(chuàng)作中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yǎng),提出養(yǎng)氣論,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diào)“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并提,有“杜詩韓文”之稱。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長篇如《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tǒng)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后敘》,融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其墓碑和墓志銘特別有名,其中學《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也有“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guī),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lián)句詩序》之類,完全出于虛構(gòu),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shù)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并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chuàng)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后世有一定影響。
韓愈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也有新的探索。他的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善于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qū)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異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另外韓詩在藝術(shù)上有“以文為詩”的散文化傾向,對后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游戲文字,是不足取的。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錢仲聯(lián)《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有錢寫的“前言”。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云、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49、《劉夢得文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著。劉禹錫(772~842),字夢得,祖籍多有爭議,有說是洛陽人,有說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說是定州人以及中山無極人,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出生于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為監(jiān)察御史。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改革失敗后,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還。將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zhí)政不悅,復出為連州刺史。后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為主客郎中、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又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與朋友交游賦詩,生活閑適。死后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劉禹錫現(xiàn)存詩800余首。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他說:“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謁柱山會禪師》)。這種“感慨”不僅增加了其詩耐人涵詠的韻味,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其詩的深度和力度。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極富藝術(shù)張力和雄直氣勢。如“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另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如“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其詠史詩十分為人稱道。這些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表現(xiàn)他閱盡滄桑變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蘊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懷古》、《烏衣巷》、《石頭城》、《蜀先主廟》等。劉禹錫的山水詩,也改變了大歷、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繚亂碧羅天”等。詞作亦存四十余首,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zhuǎn)、樸素優(yōu)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
《劉夢得文集》原本40卷,今存30卷,其中詩、樂府10卷,賦、文20卷。宋代宋敏求輯得遺詩407首,雜文22篇,編為外集10卷,有影印本流行。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劉禹錫集》,即以此為本,吳在慶編,有吳寫的“前言”。
50、《柳河東集》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著。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不久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在柳州政績卓著。卒于柳州任所。
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fā)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nèi)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nèi)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xiàn)實,“不平則鳴”,富于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并“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如《永州八記》等,文章短小、輕靈,樸實、順暢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的傳記散文,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tǒng),又有所創(chuàng)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zhí)摌?gòu),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童區(qū)寄傳》。山水風景,所傳頌。其中以《小石潭記》最為著名,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tǒng)。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其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xiāng)懷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哲學著作有《天說》《天對》《封建論》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柳河東集》。宋代廖瑩中的《柳河東集》分為45卷,其中雅詩歌曲1卷,賦1卷,文39卷,詩2卷,《非國語》2卷,外集2卷,附外集補遺、年譜等。明代蔣之翹輯注的《柳河東集》附有遺文,評注較為詳備。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據(jù)影印宋世彩堂本斷句排印成《柳河東集》增加了“柳先生年譜”和《寶禮堂宋本書錄》。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新一版,改正了一些斷句和文字上錯誤。
51、《張司業(yè)集》
唐代詩人張籍著。張籍(約767~約830)字文昌。祖籍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早年漫游,結(jié)識名詩人王建、孟郊、韓愈等。唐德宗貞元14年(798),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張籍被薦,次年在長安進士及第。憲宗元和元年(806)調(diào)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人稱為“窮瞎張?zhí)?#8221;。元和十一年,轉(zhuǎn)國子監(jiān)助教,元和十五年后,遷秘書郎。穆宗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人稱“張水部”,又遷主客郎中。文宗大和二年(828),遷國子司業(yè),人稱“張司業(yè)”。卒于長安,身后凄涼。
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張籍詩歌創(chuàng)作大致有3個時期。40歲前為早期。40~50歲為中期,其優(yōu)秀樂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歲后為晚期。這時生活逐漸安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詩。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實之作,表現(xiàn)了對人民的同情。其詩作的特點是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和當時的王建齊名,世稱“張王”。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種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婦怨》,另一類描繪農(nóng)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如《采蓮曲》、《江南曲》。張籍樂府詩藝術(shù)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對立面,在數(shù)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強烈對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細致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其體裁多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沿用舊題也能創(chuàng)出新意。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含蓄,常以口語入詩。他還著意提煉結(jié)語,達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諷刺效果。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于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
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yè)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4卷,共收詩317首。明嘉靖萬歷間刻本《唐張司業(yè)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jù)以影印。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它為底本,并參照現(xiàn)存各本進行??眲h補,編成《張籍詩集》8卷,共收詩480多首。黃山書社1989年出版李冬生《張籍集注》本。另據(jù)《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張籍另有《論語注辨》2卷。
52、《皇甫持正集》
唐代古文家皇甫湜著?;矢洠?77~835)字持正,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十多歲時就漫游各地,投梁肅,謁杜佑;后又結(jié)交顧況,師從韓愈,還求見江西觀察使李巽,作書獻文,希圖薦舉,未成。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湜在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試,不第。他廣為交游,與白居易、李翱、劉敦質(zhì)等人往來。唐憲宗元和元年(806),湜考中進士,歷陸渾縣尉、工部郎中、東都判官等職。三年,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考試,與牛僧孺、李宗閔直陳時政得失,無所避忌,被出為陸渾(今河南嵩縣)縣尉。此案還連累了湜的舅父翰林學士王涯,亦被貶為虢州司馬。次年,湜遷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職。八年,湜回睦州故里。元和十二年(817)至文宗大和二年(828),皇甫湜分別應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李愬和繼任者李逢吉之召為幕僚,大和六年至七年,湜任工部郎中。八年,因酒后失言,數(shù)忤同列,求分司東都,至洛陽,后歸故里卒。
皇甫湜與李翱都是韓愈的學生,唐代古文運動積極參加者。李翱發(fā)展了韓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則發(fā)展了韓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闡述韓愈反對因襲、主張獨創(chuàng)的理論時說:“夫意新則異于常,異于常則怪矣;詞高則出于眾,出于眾則奇矣。”。
傳有《皇甫持正文集》六卷,舊本已佚。此為宋人重編,收入賦、策、論、序、碑、記文39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宋本。
53、《李文公集》
唐代古文家李翱著。李翱(772~841),字習之,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一說為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唐德宗貞元14年(798)進士,授校書郎。元和初為國子博士、史館修文宗大和年間,歷任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中書舍人等要職大和九年(835)為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
李翱在貞元12年結(jié)識韓愈,后又成為韓愈的子侄,深受韓愈的影響,是韓愈古文的主要繼承者。他追隨韓愈,強調(diào)文以明道,主張反佛、“復性”,發(fā)揮《中庸》“天命之謂性”的思想,主張性善情惡說,認為成為圣人的根本途徑是復性。復性的方法是“視聽言行,循禮而動”,做到“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作《復性書》三篇,論述“性命之源”等問題。李翱在儒學方面的最大貢獻,就在于試圖重建儒家的心性理論,其《復性書》三篇為宋代理學家談心性開了先河。其散文平實流暢,但《題燕太子丹傳后》和《與陸傪書》這兩篇短文則是神來之筆,奇妙莫測,確實實現(xiàn)了文學主張,有創(chuàng)新意味。
今存《李文公集》18卷,補遺1卷。共100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印明成化本。
54、《玉川子詩集》
唐代詩人盧仝著。(約795~835)唐代詩人,漢族,范陽(治今河北諑縣)人。“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鎮(zhèn)(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jīng)史,工詩精文,不愿仕進。后遷居洛陽。家境貧困,僅破屋數(shù)間。但他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仝性格狷介,頗類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種雄豪之氣,又近似韓愈。是韓孟詩派重要人物之一。朝廷曾兩度要起用他為諫議大夫,而他不愿仕進,均不就。曾作《月食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quán),受到韓愈稱贊(時韓愈為河南令)。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
有《玉川子詩集》2卷,外集1卷。清孫之騄有《玉川子詩集注》五卷,附??庇?卷。
55、《孟東野詩集》
唐代詩人孟郊著。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屬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時,郊曾往謁。貞元12年(796)46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zhèn)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現(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等。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二家詩“清奇”“悲愁”,造語刻煉,白描不用詞藻,是共同之處。但孟郊詩以五古為主,不作律詩;賈島詩以五律為主,古體較少;孟郊對社會生活觀察較廣,感情較深,有關心國事民生的作品;賈島則生活較窄,對世事較冷淡,一味枯寂幽峭,情調(diào)凄黯,是不同之處。但賈島對后來的影響大于孟郊:晚唐五代被詩論家稱為“賈島時代”(聞一多《賈島》),宋代“九僧”、“四靈”,明代“竟陵派”,清代“浙派”,學賈島成為流派;學孟郊的只是個別的詩人。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北宋宋敏求編,分樂府、感興、詠懷等14類,附贊1篇,書1篇,有明代毛晉刻本和影宋本。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杰《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56、《長江集》
唐代詩人賈島著。賈島(779~843)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賈島與孟郊詩風相近,人稱“郊寒島瘦”,但也有不同之處,對后代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具體見《孟東野詩集》簡介。其詩精于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人稱“詩囚”,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短撇抛觽鳌贩Q他“所交悉塵外之士”。
有《長江集》10卷,錄詩378首。《全唐詩》四卷,詩401首。今人李嘉言以《四部叢刊》明翻宋本、涵芬樓影印本《唐人八家詩》等為底本作《長江集新?!?,后附《賈島年譜》,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57、《昌谷集》
中唐著名詩人李賀著。李賀(790~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于福昌縣昌谷(今河南宜陽縣三鄉(xiāng))。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xiāng)貢進士”的資格,但因避父諱,不得舉進士。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一生愁苦多病,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27歲病卒。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代表人物。其詩作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nèi)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gòu)造出波譎云詭、迷離惝恍的藝術(shù)境界,抒發(fā)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因此被后人稱為“詩鬼”。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jīng)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游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煉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chuàng)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云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濕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但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xiàn)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謝翱、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新唐書·藝文志》記載李賀詩集有五卷本;北宋五卷本《李賀歌詩編》;南宋本《李長吉文集》(主要有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南宋吳正子《李長吉詩箋注》,這是現(xiàn)存的李賀詩歌的最早注釋本,其中的內(nèi)容有題解、???、注釋、箋疏四個部分,吳氏還詳細論證了鮑欽止本、宣城本、京師本、會稽姚氏本等五種刻本的流變與特點;《四庫全書》中將劉辰翁評與吳正子評合為一本,題名為《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明代徐渭董懋策評注的《唐李長吉詩集》;明代曾益注釋《昌谷集》;明代余光解《昌谷詩集;黃淳耀評注的《李長吉集》;明末姚佺箋注,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孫之蔚等七人評注的《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清代姚文燮注《昌谷集注》;;清代王琦箋注之《李長吉詩匯解》。此作為李賀詩歌評點集大成者,分為校注、匯解兩大部分,錄詩分卷,均依吳正子的注本。明清以來成就最高,流傳最廣。四卷并外集共收詩二百四十一首,又從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中收錄《靜女春曙曲》和《少年樂》,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為李賀集各種舊注本中存詩最多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新一版,改名《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今人葉蔥奇疏注之《李賀詩集》。此作十分重要,與南宋吳正子的《李長吉詩箋注》,清代王琦的《李長吉詩匯解》為三座里程碑。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今人劉衍箋注之《李賀詩校箋證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清代方世舉批點《李長吉詩集批注》(方世舉的評點也值得一讀,所評點的長吉詩,過尋于姚佺等人箋注《李長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評詩一百九十首,有總批數(shù)則,批語中特以“以長吉之近律者與律同為標明”);清代黎簡評點黃淳耀評本《李長吉集》;清代陳本禮注《協(xié)律鉤玄》;清代李裕辯注《昌谷集辯注》;陳弘治《李長吉歌詩校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版。研究專著有:張宗?!独钯R研究》,巴蜀書社2009年版;李卓藩《李賀詩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李德輝《李賀詩歌淵源及影響研究》,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胡淑娟《歷代詩評視野下的李賀批評》,學林出版社2009年版;朱自清《李賀年譜》及《補記》。研究資料匯編有陳治國《李賀研究資料》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吳企明《李賀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94年版。
58、《王司馬集》
中唐著名詩人王建著。王建(約767~約830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代宗大歷年間進士,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xiāng)間。家貧,“終日憂衣食”,20歲左右,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并開始寫樂府詩。貞元十三年(797),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zhàn)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別楊校書》)后,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xiāng)間,過著“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發(fā)初為吏”(《初到昭應呈同僚》),任昭應縣丞。長慶元年(821),遷太府寺丞,轉(zhuǎn)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大和初,再遷太常寺丞。約在大和三年(829),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大和五年,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賈島曾往見贈詩。此后行跡不詳。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王建一生沉淪下僚,生活貧困,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xiàn)實,了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yōu)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愛憎分明。王建樂府詩,善于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事件和環(huán)境加以藝術(shù)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xiàn)實,揭示矛盾。他很少在詩中發(fā)議論,而是運用比興、白描、對比、映襯等手法,通過各種形象或人物的自白來再現(xiàn)現(xiàn)實;或在結(jié)尾用重筆突出主題,戛然而止。用筆簡潔峭拔,入木三分,語氣含蓄,意在言外。體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較短。語言通俗明晰而凝煉精悍,富有民歌謠諺的色彩。用韻平仄相間,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換韻,節(jié)奏短促,激越有力。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樂府詩特有的藝術(shù)風格。王建又以《宮詞》知名。他的《宮詞》百首,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廣泛地描繪宮禁中的宮闕樓臺、早朝儀式、節(jié)日風光,以及君王的行樂游獵,歌伎樂工的歌舞彈唱,宮女的生活和各種宮禁瑣事,猶如一幅幅風俗圖畫,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資料。
王建的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今傳刻本有:《王建詩集》10卷,南宋陳解元書棚本。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此為底本,并參照其它刊本校補排印?!锻踅ㄔ娂?卷;明汲古閣刻本《王建詩》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詩集》10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宮詞》1卷,有單刻本及明顧起經(jīng)注本。
59、《沈下賢集》
唐代詩人沈亞之著。沈亞之(781~832),字下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沈亞之初至長安,曾投韓愈門下,與李賀結(jié)交,與杜牧、張祜、徐凝等友善。舉不第,賀為歌以送歸。元和十年(815)登進士第,涇原節(jié)度使李匯辟掌書記,后入朝為秘書省正字。長慶元年(821),補櫟陽尉。四年,升任福建團練副使,后累遷至殿中丞御史內(nèi)供奉。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為德州行營使柏耆判官。柏耆貶,亞之亦謫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內(nèi)去世。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進士。
沈亞之兼長詩、文、傳奇,以文才為時人所重,李賀贈詩稱為“吳興才人”(《送沈亞之歌》),賈島、張祜亦有贈詩,李商隱有《擬沈下賢》詩。詩作留存僅20多首,其中如《村居》詩,格調(diào)頗為清苦。散文語言艱澀,《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務為險崛,在孫樵、劉蛻之間”。
著有《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集中有傳奇小說《湘中怨辭》、《異夢記》、《秦夢記》三文,為唐代傳奇文中的翹楚。李賀曾為作《送沈亞之歌》,或曰《追和柳惲》亦為亞之作。杜牧有詩《沈下賢》。有《沈下賢集》10卷。其中文集三卷,沈亞之最著名的作品是傳奇《湘中怨解》、《異夢錄》、《秦夢記》等篇?!兑浴懂悏翡洝穼笫烙绊懽畲?。
60、《元氏長慶集》
中唐著名詩人元稹著。元?。?79~831,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洛陽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8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jīng)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jiān)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quán)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后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于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他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并于平淺明快中呈現(xiàn)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jié)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于情趣。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艷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艷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樂府詩在元詩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號為“元和體”。和劉猛、李余《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chuàng)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xiàn)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yōu)美自然。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后來《西廂記》故事所由。
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有《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至宋代已殘缺。現(xiàn)傳世較為通行的本子有明嘉靖年間東吳董氏據(jù)宋殘本翻刻本,有商務印書館1919年影印本;共60卷,其中詩賦27卷,文33卷;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影宋抄本《元氏長慶集》60卷,中華書局1982年據(jù)此出版冀勤點校的《元稹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楊軍《元稹集編年箋注》。研究類有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元稹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