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稱“江山九姓船”。相傳元末陳友諒兵敗后,其部屬九姓逃至浙東,以捕魚為業(yè),不與他姓通婚。其船號(hào)稱"江山船",也稱九姓漁船。后亦以其船裝載客貨,往來于杭州﹑嚴(yán)州﹑衢州﹑金華之間,遂用作浙東游船的通稱。
2、 明清時(shí)妓船的一種,航行于浙東錢塘江上。傳說,元末陳友諒兵改于鄱陽,明太祖朱元璋貶逐其部曲九姓之家屬于浙江嚴(yán)州建德一帶,永為賤民,不得上岸居住及與普通百姓通婚姻。此九姓子孫以舟船往來于杭州、嚴(yán)州、金華、衢州,捕魚貨運(yùn)。迫于生活,多有以女為船妓者。
清光緒十年,內(nèi)閣學(xué)士、福建學(xué)政、宗室詩人寶廷,由水路返京時(shí),即納一江山船妓為妾,后上疏自劾去官,一時(shí)盛傳其事。著名詩人黃遵憲七言歌行《九姓漁船曲》:“使君五馬從天來,八閩張羅網(wǎng)賢才。何圖滿載珊瑚后,還有西施網(wǎng)載回?西施一舸輕波軟,原是官船當(dāng)娃館。玉女青臚隔牖窺,徑就郎懷歌婉轉(zhuǎn)”云云,即詠其事。又《孽?;ā返谄唔槪骸啊惧X塘】江里有一種船,叫做江山船,只在江內(nèi)來往,從不到別處。如要渡江往江西,或到浙江一帶,總要坐這種船。這船上都有船娘,都是十七八歲的妖嬈女子,名為船戶的眷屬,實(shí)是客商的鉤餌......做這項(xiàng)生意的,都是江邊人,只有九個(gè)姓,他姓不能搶的,所以又叫”江山九姓船’?!?/div>
歷史考析
“江山船”辨
她是一定歷史時(shí)期的產(chǎn)物,昔稱花舫,俗呼“茭白船”。不了解歷史和民俗者,往往望文生義,認(rèn)為“江山船”就是“江山之船”,誤以為昔日在蘭、桐、嚴(yán)、杭、金、衢沿江賣笑的花舫,出自江山。近代文人也以訛傳訛,將“江山船”與“江山之船”混為一談。其中有名氣大如梁羽生者,在他所著《名聯(lián)談趣》中,大談“江山船”的來歷,認(rèn)為系陳友諒之族戚九姓被明太祖貶落于江山縣為船戶所致:
“江山船”之名,始自明代,相傳陳友諒之族戚共九姓,為明太祖貶落于江山縣為船戶。“江山船”的后艙,皆有漁婦,率以艷裝對客,客習(xí)稱之為“同年嫂”(或云因明太祖限“九姓”自為婚姻,皆桐廬、嚴(yán)州人,故相呼為“桐嚴(yán)嫂”,外人乃訛“桐嚴(yán)嫂”為“同年嫂”耳)?!敖酱焙髞頋u演變成制作精美的畫舫,而漁婦亦多兼為舟妓,其名大彰,而“江山船”亦不止于江山才有了。
其實(shí),“江山船”是明清時(shí)期的產(chǎn)物,史稱“九姓漁船”。相傳,元末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天下,兵敗后其部屬九姓(陳、錢、林、李、袁、孫、葉、許、何)逃至浙東。朱元璋將其貶入舟居,不令上岸,不與他族通婚。始以捕魚為業(yè),繼而飾女應(yīng)客,使為妓,往來于杭、桐、嚴(yán)、蘭、金、衢之間。江山之船船女,“持篙打槳,足為勞動(dòng)模范”;而花舫之女則乃“繡幃煮酒、銀甲調(diào)箏、輕歌妙舞”者也(見徐映璞《兩浙史事叢稿》)。
為何將花舫稱為“江山船”?
因?yàn)槭恰熬判铡卑炎约旱拇Q為“江山船”的。因?yàn)殛愑颜徳蕴?hào)“大義帝”,本是想與朱元璋爭“江山”的,不想兵敗鄱陽,部屬被貶入舟,結(jié)果“九姓”擁有的“江山”僅有一只船,故稱該船為“江山船”;另外,“九姓”為改變自己“賤民”的地位,必須奪回失去的江山,故稱自己作為“復(fù)辟”根據(jù)地、賴以生存的船為“江山船”。
那么,緣何后來又將“江山船”呼為“茭白船”?因這些花舫艙位寬大舒適,又有妓女侍奉,因此常被官府征用。有些被指定常年應(yīng)差的花舫,就掛上官府的牌子,以避游客誤入。江山船幫為恐人們將彼“江山船”混淆為此“江山之船”,就將掛有官府牌子的船呼為“招牌船”。另外,明清時(shí),一些無聊文人、官宦富紳,常在船妓中評花魁,被評上的,船主就將該妓女名字用金漆寫上招牌,懸掛船頭,以示炫耀。因被評上的妓女被稱為“招牌主”,故此船亦呼“招牌船”。又因江山方言之故,在杭州人聽來,“招牌”音與“茭白”音近似,因此杭州人就誤將此船稱為“茭白船”了(后人附會(huì)出此船方尾尖頭,形如茭白,故稱)。又據(jù)“茭白船”的方音,各地又附會(huì)出“靠泊船”(說者言此船常年靠泊碼頭,故稱)、“遭白船”(說者言操此船者常遭人白眼,故稱)、“高拔船”(說者言此船船尾高翹,有別于普通客貨船,故稱)等名稱,實(shí)際上這些名稱純系“招牌船”的音訛和近現(xiàn)代一些文人的穿鑿附會(huì)。
“江山船”非“江山之船”
能印證上述說法的尚有清代焦循的一首詩,其中有“桐嚴(yán)嫂,人言十五容顏好,容顏今共秋山老。家住蘭溪女埠東,往來送客江郎道”。詩中已言明“江山船”上的船民系來自桐、嚴(yán)、蘭溪等地。又有《南浦秋錄》說:“所謂江山船者,其戶皆隸于建德,亦曰建德船。世言陳友諒既敗于鄱陽湖,其黨九人,逃之睦、杭間,操舟為業(yè),其裔乃流落為妓,今九姓自為族類”。由此可見,“江山船”乃專有名詞,即專指“九姓漁船”,并非“江山之船”,這是兩個(gè)完全不同的概念。
另外,清嚴(yán)州知府戴槃的《嚴(yán)郡九姓漁船考》有云:“嚴(yán)郡之建德縣有所謂九姓漁船者,不知所自始。祖?zhèn)麝愑颜徝鞒蹩箮?,其子孫九族貶入舟居,以漁為生,改而業(yè)船。原編伏、仁、義、禮、智、信、捕七字號(hào),大小船只二千三十一號(hào)。……道光、咸豐年間,尚存船一千數(shù)百只,其船有'頭亭’、'茭白’兩種,其家屬隨船,皆習(xí)絲弦、大小曲,以侑觴薦寢。船有'同年嫂’、'同年妹’之稱,其實(shí)嫂妹皆雇覓桐廬、嚴(yán)州人為之,世人誤'桐嚴(yán)’為'同年’,故有此稱。船只名為'江山’,而實(shí)非真江山船也。真江山船甚小,并無女子,或在淺灘撥貨,或搭肩挑過客。又有船名'蘆鳥’,系義烏人所業(yè),形制寬敞,同于'茭白’,惟旁無窗欞,殆不欲自同于九姓船也?!痹摱挝淖郑渤1唤F(xiàn)代文人引用,然而引用者卻常將“船只名為'江山’,而實(shí)非真江山船也”及之后文字隱去,不知是視而不見抑或是故意為之?
據(jù)上可知,江山船幫為恐人們將彼“江山船”混淆為此“江山之船”,則將“江山船”呼為“招牌船”;義烏船幫為“不欲自同于九姓船”,則特意將自己的船“旁無窗欞”,以示區(qū)別。由此證明,當(dāng)年錢塘江流域的船幫,均非常重視自己的聲譽(yù)和形象,他們是非常不愿自己的船被人誤為“江山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