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吃一塹,長一智。(明·王守仁《與薛尚謙書》)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 張儀列傳》)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語》)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俞文豹·清夜錄)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xùn))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舊唐書》)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唐·韓愈·馬說)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對聯(lián))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xùn))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三國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越春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列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系辭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zhàn)國策·燕策)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 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對立、統(tǒng)一的,運動、變化、發(fā)展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