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龍舟節(jié)、沐蘭節(jié)等,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起源于龍圖騰祭祀,又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的風俗,因傳說楚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賽龍舟與食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兩大禮俗,另有掛艾草、插菖蒲、浴蘭湯等習俗。古代詩人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總會有感而發(fā),留下了無數(shù)佳作。
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以龍舟競渡的形式過端午,既展示了龍的強大生命力,又體現(xiàn)了團結統(tǒng)一的凝聚力,這種奮發(fā)進取的精神為詩人所贊頌。唐代張建封作《競渡歌》道:“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睔g騰的氣勢撲面而來,用“躍”“飛”“劈”等動詞,畫面感極強,讓競賽的場面宛在眼前。唐代盧肇亦有《競渡詩》:“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寫的是龍舟劃到終點爭先恐后搶奪浮標的瞬間,生動描繪了冠軍的風采。明代邊貢在《午日觀競渡》中寫道:“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庇纱瞬粌H可以得知當時龍舟的精美裝飾,還似乎能聽到熱烈的助威吶喊聲。
端午節(jié)同時也是“祛病防疫”的節(jié)日,民眾用各種方式驅除瘟疫,留下了掛艾草、插菖蒲、拴五色絲線、沐蘭湯等習俗,詩人皆有詩記載。唐代殷堯藩在《端午》中寫道:“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痹娙藝@息歲月易逝、人生易老,愿以一杯菖蒲酒祈求國泰民安。南宋女詩人朱淑真則在《端午》中不無感傷地寫道:“縱有靈符共采絲,心情不似舊家時。榴花照眼能牽恨,強切菖蒲泛酒卮。”正值火紅的石榴花開,但映出了詩人心底的悲涼,她將菖蒲碎以泛酒,以消哀愁。元代舒頔在《小重山》中寫道:“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前幾句寫世人沉浸于節(jié)日喜慶的氛圍,后一句詰問深切憂慮人們淡忘了端午節(jié)厚重的歷史內涵,因為,端午節(jié)的主角應是千年之前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為國赴淵,其“愛國”“清廉”“忠信”的美德深入人心,后世“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唐代詩僧文秀在《端午》中直抒胸臆:“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最后兩句石破天驚,那汨羅江浩浩蕩蕩,晝夜不息,為何就不能一洗忠直之士的冤屈呢!其憤懣之情溢于言表。北宋張耒的《和端午》慷慨悲壯:“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詩人先以忠魂一去不返表達悲哀與無奈,隨之筆鋒一轉,屈原留下了彪炳千古的《離騷》絕唱,這是永不磨滅的豐碑。元代貝瓊記錄了一個風雨中的《己酉端午》:“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fā)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彼f陶淵明即使不飲酒,也一樣會景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明代湯顯祖有首別致的緬懷屈原詩《午日處州禁競渡》:“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此詩當作于詩人在遂昌知縣任內,詩人簡單準備了一些過節(jié)用品,便認為已足矣,他說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們甌江,所以不必以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這樣說并非是對屈原不尊重,恰恰相反,他敬仰屈原的廉潔品格,認為當時豪華的龍舟太勞民傷財,為政要愛惜百姓的人力財力啊。
文天祥對于屈原也格外敬仰,至少作過七首端午詩,這是源于他們共同的深沉的愛國情懷。他在《端午》中論究:“人命草頭露,榮華風過耳。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至今荊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榮,但知死者貴?!彼凇抖宋缂词隆分凶园祝骸拔逶挛迦瘴?,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笨芍^字字熱切,句句流露著他忠烈堅貞的報國情操,真乃頂天立地、無愧于世的大丈夫。
詩說端午,說不盡的愛國之心,說不盡的文化魅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