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手感女人雜記 |
“淑”字,溫和善良美好之意。好書對于女人,是家鄉(xiāng)的一片綠色水土。離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與書隔絕的日子,心無家園,半生過下來,女人就變得語言空虛眼神恍惚心地狹窄見識短淺了。
淑女必書女。
——畢淑敏
喜歡安靜,一向最懼怕蜂擁的熱鬧,于是這些年來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但凡逢著五一、十一之類的長假,決絕不輕易出去旅游,尤其是在這樣全國人民拿錢不當錢花,非要花錢買罪受的觀念空前高漲的時候,更是偃旗息鼓,斷了出去走走的念頭。。
9月30日的清晨7時,用10分鐘的時間決定去上??葱∮?,突然間涌上來——向往江南煙雨的念頭,在那一刻戰(zhàn)勝了所有對人山人海的恐懼感。
同一天清晨的9:30時,因為客觀的原因,五秒鐘的時間,決定行程改期,出行計劃夭折。
國慶長假終于開始,一個沒有計劃,只有欣喜的7天,好象等待了一個世紀那么的長。。
熱鬧的日子,依然喜歡尋找清凈的地方,想一頭扎進去,獨自享受徹底的放松,書店是我唯一的選擇。
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總喜歡在節(jié)日里,先過一把買書和看書的癮,也許是,這樣的心境在平日里太難得的原因,也許是做一個“偽書蟲”也是需要特殊的日子,才可以做得淋漓盡致。
紙中城邦是離科學院最近的一家書店了,這些年來,規(guī)模日漸擴大,因為有打折卡,所以10月2日帶了南木兄妹一同前往,小家伙們歡欣雀躍地,一路討論著自己要買的書。
節(jié)日的書店,依然人也不少,只是大家都是用眼睛,來尋找和安撫心靈的饑渴,唯一飄蕩在空氣中的是淡淡的油墨清香,唯一能聽見的是輕手翻書時發(fā)出的摩擦聲,也像是一種音樂。
進了書城,大家就四散開去,根本來不及彼此招呼,僅僅約好最后碰面的地方,就各自循書香而去。。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小的時候,沒有更多的錢買書,于是暗暗下決心:今后等有錢的時候,要買很多很多的書收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讀書。
至于怎么才算有錢呢?是沒有仔細考慮過的事情,估計那時候以為的“有錢”就是自己可以獨立掙工資的概念吧。
如今,買書的錢肯定是有了,可是讀書的時間卻一再被自己“克扣”,成了名副其實的“偽書蟲”,總是貪婪到,上次買的書還沒讀完,就迫不及待地又買回來一堆,不去想什么時候能真正“消化”現有的書籍。
讀書讀出了八爪魚的狀態(tài),真是令自己一想起來,只覺汗顏。
一下午的時光,和孩子們坐在書城的臺階上,喜洋洋地做著書蟲子。。
囫圇吞棗地讀完了李碧華的《門鈴只響一次》,好象占了極大的便宜似的。。
最后,還是買了一堆的書,除了新詩學及詩集與人物傳記外,王小波的〈青銅時代〉、〈荊棘鳥〉是準備用來去大連培訓時,當做課外讀物的。
好久沒有這么認真地“讀”過小說了,感覺自己大腦一片空白,說起來真正算是消遣和放松的讀書方式,該算是讀小說了吧。
上高中的時候,很是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那么熱衷于讀人物傳記,嫌枯燥從不涉獵,自從喜歡上詩歌,為了讀懂海子的詩歌,充滿好奇地讀了三遍海子的傳記,自此放不下。。方才真正粗淺理解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也仿佛開始漸漸理解:他作為一個詩人的痛苦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極端方式,也許,天梯是他唯一通往詩歌圣殿的階梯吧。
如今,逝者已矣,唯一不被時間所湮沒的也只是文字了,所以畢淑敏說:好書是沉淀歲月沖刷的砂金,很重,不耀眼,卻有保存價值。它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那些智慧的大腦,在永遠逝去之前自立下的思維照片。最精華的念頭,被文字濃縮了,好象一鍋灼熱久遠的煲湯,濡養(yǎng)著后人的神經。
想起前些日子,和朋友調侃關于“淑女”的話題,曾說不敢自詡為淑女。
如果按照中國古老的“德、言、工、貌”四大要素來衡量一個女人是否為淑女,實在過于苛刻,恐天下可稱為淑女者,該也不在大多數,遂斷爭做淑女的念頭。
既然“淑女”必書女,那么我這個不是淑女的女人,可否反其道而行之,學做書女,是否可以離“淑女”近一點呢?
愿天下所有的愛書的女子,先做書女吧,至少這是件快樂的事情。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