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今日中國國民中十之八九也。此族為最初組成中國國家之民族。漢族之語言、習俗、文化,皆自成一體。千年之久,一脈相傳,直至明末。文化、習俗,乃漢民族傳承千年之根本。自兩漢至今千年有矣,中國之地久經(jīng)戰(zhàn)亂。其間他族或恃其武力,凌壓漢族。然終不能盡屈其人,乃末至融于漢文明之開化。故漢民族自強不息直至今日。
今日居中國之各民族,皆能用漢之語言,略知漢俗。
族稱:漢族之稱,實起于劉邦立漢之后,近人或謂王朝之號,曰:“秦人,唐人,宋人?!辈灰藶槊褡逯?。吾族之正名,當云:“華夏”。為何?史書有證:《書》曰:蠻夷猾夏。 《左氏》曰:“戎狄豺狼,諸夏親昵?!?“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說文》曰:“夏,中國之人也。”
漢之人種,蓋皆黃種也。然同一種族,亦有不同之部族。同為黃種,膚色又有深有淺,容貌皆各有差異。漢之民族,自古即為混血之民族。兩漢至今數(shù)千年,民族之融合久矣。王桐齡所著《中國民族史》,詳盡所述漢、匈奴、鮮卑、丁令(突厥)、肅慎、苗、越、濮、羌、藏等民族之融合混血。是故劃定漢之民族,以文化習俗而論,不能以血統(tǒng)而論。
漢族興起之說,曰昆侖考,或曰三皇五帝考。究竟于何,吾亦不詳知也。然其初始興起之地,必在今黃河流域矣。
漢之習俗,盡人皆知。幼時髡發(fā),年長后男子皆留發(fā)蓄須,俗椎髻,加冠。衣著右衽。其俗敬天而尊祖。喪葬之俗與他族殊,重殮厚葬,棺木土葬。守孝白衣喪服。重血緣,其醫(yī)學,文學、天文歷法等皆自成一體,此處不費述。自春秋之后多遵儒、道之學。
陳寅恪為宋史學者鄧廣銘之作《宋史職官志考證》作序而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故而吾以為漢族文化之繁盛,當屬兩宋。天水一朝,竊取于后周,雖武力不足;然其興盛漢文明之功,舉世罕見。
作于16.4.2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