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的免死金牌,其實就是個笑話
古代皇帝為籠絡臣子,會頒發(fā)給功臣一些具有獎賞性質的憑證,如尚方寶劍、御賜黃馬褂等。丹書鐵券則是用來表彰受贈者的顯赫功勛,并申明受贈人他日若犯殺身之罪,可免于死刑。因刻于鐵制器物之上,故名“鐵券”。鐵券的外形一如瓦片,其上刻字,漢時因以丹砂填字,故稱“丹書鐵契”。自漢代以后,多用黃金鐫刻,又名“金書鐵券”,是我國古代特有的金石檔案。
丹書鐵劵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鐵券上的文字在漢時用丹砂填字,稱做“丹書鐵契”,即“鐵券丹書”。省稱“鐵券”。鐵券鐫刻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一、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勛業(yè)績;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
據(jù)《周禮》記載,早在周朝時就有一種叫做“丹圖”的東西,用以記錄王公大臣食邑所在。到西漢時叫做“丹書鐵契”,發(fā)明者是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后,為了表彰那些良臣猛將,于是將皇帝與這些功臣的信誓用朱砂寫在鐵券上,以此達到籠絡臣僚、駕馭功臣的目的。
到南北朝時期,由于戰(zhàn)亂頻繁,人人朝不保夕,富貴世襲更無從談起,所以從這個時候起丹書鐵券的誓詞加入了免死一說。史料記載,公元476 年,北魏的馮太后多次頒賜鐵券給自己寵信的宦官,“許以不死”。
到了唐朝,向臣下頒發(fā)鐵券越來越普遍,而且會注明受券者免死的次數(shù),唐初時為1到2次,可是即便如此,握有丹書鐵券的劉文靜、趙文恪最后還是被殺了。唐中后期,丹書鐵券免死次數(shù)竟然高達9到10次,甚至子孫后代也在免死之列。
748年7月1日唐玄宗賜安祿山丹書鐵券。唐玄宗曾賜予安祿山丹書鐵券,但諷刺的是,正是這位天字第一號的寵臣發(fā)動了幾乎顛覆大唐江山的安史之亂。八年戰(zhàn)亂平息后,唐王朝為了拉攏安祿山的舊將,“皆賜以鐵券,誓以不死”,沒想到造成了日后兵禍連接的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
唐朝數(shù)百年間共有一百多人獲賜鐵券,結果超過四分之一的人都被殺了,并沒有享受到免死的特權。五代時的后唐莊宗李存勖一共只發(fā)放了三張鐵券,其中倒有兩人被殺了。可見,丹書鐵券能不能免死還是皇帝說了算。
宋、元、明時期,鐵券的頒賜制度日臻完備。明初鐵券因官秩高低、軍功大小而有區(qū)別。爵位高者尺碼大,依次遞減。明代大規(guī)模地頒賜鐵券有三次。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八人,鐵券丹書,誓諸白水,河帶山礪,爰及苗裔”。但洪武朝的功臣幾乎都不得善終,朝為座上賓,暮為眼中釘。獲罪的大臣多有鐵券,仍以謀逆罪被誅。滴血的事實無不告誡我們:鐵券不足信,皇帝不可靠!
歷史告訴我們皇帝賜的免死金牌,其實就是個笑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