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18:30·
海心知愈自從王大媽體檢發(fā)現(xiàn)自己患癌,醫(yī)院就成了她的第二個家,從入院手術到后期的抗腫瘤治療,她和醫(yī)生護士說的話甚至比家里人都多。
有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她心頭:我都患癌半年多了,為啥每次治療都要重復查肝腎功能呢?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
經常查肝腎,問題即出即干預
在癌癥治療過程中,抗腫瘤藥物作用于患者身體的過程,其實就是進入人體經肝臟代謝轉換,最后通過腎臟排泄的過程。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抗腫瘤藥物尤其如此。為了盡快殺滅體內肆意瘋長的腫瘤細胞,藥物不可避免地會對患者的肝、腎功能有一定的傷害:
1.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大多數(shù)抗腫瘤藥物(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tǒng)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等)都是在肝臟內進行代謝的。
但是如果藥物及其代謝產物超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就會導致肝臟發(fā)生病理改變,直接或間接引起肝細胞損傷。
比如化療常用的鉑類藥物中,奧沙利鉑可引起肝竇阻塞綜合征,順鉑可通過氧化應激(一種體內的負面反應)引起肝損傷。
再如紫杉類化療藥物,7%-26%患者的血清轉氨酶(肝臟病變程度的重要指標)會升高與紫杉醇有關;而多西紫杉可能會對我們的肝臟細胞造成直接損害,近一半的患者會出現(xiàn)血清轉氨酶升高。
2.藥物對腎臟的損害:
直接腎毒性:腎臟是大多數(shù)的抗腫瘤藥物的排泄途徑,腎臟的藥物濃度也較高,很容易造成腎小管損害;
間接腎毒性:藥物引起瘤細胞急劇破壞導致腫瘤溶解綜合征,可并發(fā)急性腎衰竭;
而且與肝臟可修復不同,腎的結構單位會壞一個少一個,不能再生。因此出現(xiàn)腎損傷一定要及早干預。
在抗腫瘤治療的前、中、后各個階段,醫(yī)生需要通過不斷查看患者的肝腎功能,并以此決定患者是否能進行繼續(xù)化療,必要情況下考慮通過動態(tài)調整治療方案(如停藥、進行保肝治療等),以最大程度減輕藥物對患者肝腎功能的影響。
讀懂肝腎功能報告單,遇事不慌沉著應對
患者在進行肝腎檢查前,還需注意以下幾點,以盡量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率:
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后保持空腹狀態(tài),直到次日抽血完畢才可進食;
檢查前當天早上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防止因劇烈運動部分肝腎功能指標。
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留尿時需取中段尿留檢(先排尿20ml左右,再取尿),降低污染概率。
通常來說,一份合格的在肝腎功能檢查報告,包括的指標有:
1.肝功能檢查:血生化檢查
谷丙、谷草轉氨酶升高,意味著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肝細胞的損傷,但是疲勞、飲酒、感冒、不良情緒等因素也會對指標產生一定程度的干擾。
堿性磷酸酶、r-谷氨酰轉肽酶的升高,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肝細胞損傷、膽道疾病、肝硬化以及患肝癌的可能性。
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的升高,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肝臟攝取、結合及排泄功能的異常,同時也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膽道梗阻的情況。
總蛋白、白蛋白的降低,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肝臟合成代謝及儲備功能的下降,同時營養(yǎng)不良也是可能導致這一指標下降出現(xiàn)的原因之一,球蛋白的下降則意味著患者此時的免疫力較低,存在肝細胞損傷的可能性。
2.腎功能檢查:血生化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
在尿常規(guī)檢查中,尿蛋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若為陽性,則提示患者存在過度運動、發(fā)熱、情緒激動以及過冷過熱的情況。
在血生化檢查中,肌酐、尿素、尿酸這三大指標不可忽視。
其中,肌酐升高意味著患者存在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害的可能性;尿素升高意味著患者存在腎功能不全的可能性,但飲食、發(fā)熱等因素也會對檢查結果產生干擾;尿酸升高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腎功能不全,不過這一指標的準確度較低,需要醫(yī)生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
肝腎損傷怎么辦,這些事情記心里
1.肝損害:
若為輕度和中度肝損害,患者應嚴格遵循醫(yī)囑及時應用保肝藥物、調整化療藥物的劑量,一般1~3月后肝功能可恢復正常。
但若是重度肝損害,患者應立刻停止使用引起肝臟毒副作用的藥物,及時服用保肝藥物,同時密切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有效減輕化療藥物對患者肝臟的損傷程度,穩(wěn)定病情。
2.腎損害:
應立刻停止使用引起腎臟毒副作用的藥物,充分水化和堿化尿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有利于減輕腎損害的藥物、適當應用化學保護劑,以減輕腎臟的損害程度。
寫在最后
肝腎功能檢查就是抗癌路上的紅綠燈,在腫瘤患者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醫(yī)生必須頻繁查看“這盞燈”來了解患者肝腎功能的損害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方案、延長治療周期、轉變治療手段等。
因此,頻繁進行肝腎功能檢查不僅十分重要,還意義重大!
【文末互動】
您或者家人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過肝腎異常嗎?是如何解決的?
舉報
評論 11
請先 后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