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從1990-2019年的三十年間,全球高血壓患者數量翻了一倍多!
近期的一項調查統(tǒng)計了1990年至2019年30-79 歲高血壓患者的數據,高血壓女性患者從3.31億例增長到了6.25 億例;男性患者從3.17億例增長到了6.52 億例。
高血壓以及高血壓前期和其他危險型高血壓導致全球 8.50 萬人死于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其他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
臨床上高血壓的定義為:收縮壓≥140 mmHg 和/或 舒張壓≥ 90 mmHg,詳細分類可參考下圖:
所謂的壓差,就是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
脈壓差是如何產生的?
當心臟在收縮時,大量的血液瞬間進入血管,血管要承受的壓力驟然增強,這個壓力稱為收縮壓,也就是高壓。
隨后,心臟在舒張時,雖然沒有血液進入,但血管會出現彈性回縮,繼續(xù)擠壓血液向前流動。這時血管內仍然有一定的壓力,只是低于心臟在收縮時的壓力。這個略低的壓力叫做舒張壓,也就是低壓。
這一高一低之間自然有差值,對于正常人而言,脈壓差(高壓-低壓)小于等于40mmHg。一般大于 60 mmHg ,稱為 脈壓增大,小于 20 mmHg 稱為脈壓減小。
脈壓差不論是增大還是減小,都在正常范圍之外,意味著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增加,容易發(fā)生心血管疾病。
脈壓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即大量的膽固醇等脂類物質沉積到動脈血管壁里,逐漸形成小米粥樣的斑塊。這種斑塊會降低血管彈性。
于是,在心臟向血管射血時,血管無法及時擴張讓血液進入,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就會變大(仿佛吹一個沒有彈性的氣球),即高壓升高。
同樣因為血管彈性降低,心臟舒張時,血管也無法有效回縮,這就導致低壓偏低。
高壓被動升高后,血流對脂質斑塊的沖擊力就會更大,容易脫落并堵塞血管。
若斑塊堵在腦部,就可能引發(fā)腦梗,而堵在冠狀動脈,就可能引發(fā)心梗。
若斑塊堵在腦部,就可能引發(fā)腦梗,而堵在冠狀動脈,就可引發(fā)心梗。
種種都是致命的急癥。
這3類人,是高危群體
(1)中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也會不斷老化。高血壓在中老年群體中多有發(fā)生。
動脈內層和中層的血管膜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厚、硬化,血管內膜變得不光滑,若進一步伴有脂類物質的沉積就會進展成為動脈粥樣硬化。
(2)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代謝疾病的患者
患有代謝類疾病的患者,血液中的脂類物質較多,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
(3)抽煙、酗酒、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熬夜、抽煙、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體內產出過量的氧化自由基。
這些活性十足的搗蛋分子,會與血管內皮細胞發(fā)生有害反應,導致原本光滑的血管壁受損,使其變得坑坑洼洼。血液中的脂類物質更容易沉積,血管更容易變硬。
多吃3種食物,緩解動脈粥樣硬化
(1)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碎屑,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橄欖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綠葉蔬菜、西紅柿、柑橘類水果、堅果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各種綠茶、白茶、石斛、鱷嘴花茶等,堅持飲用,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2)不飽和脂肪酸
膽固醇無法自主溶入血液,須與不飽和脂肪酸等結合才能隨血液流動。
若缺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就易與飽和脂肪酸結合。而飽和脂肪酸結構穩(wěn)定不易變形,膽固醇與其結合后,流動性變差易沉積在血管壁,形成脂質斑塊。
因此,在飲食中應該盡可能避免那些固態(tài)油脂,像豬油、奶油等。這些脂肪多是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加速血管硬化。
多不飽和脂肪存在于紅花籽油、印加果油、茶油、橄欖油、阿甘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而飽和脂肪存在于畜產品中,例如黃油、干酪、全脂奶、冰淇淋、奶油和肥肉。
大蒜、洋蔥、大蔥、花菜、韭菜、姜、蘿卜、西紅柿、冬瓜、海帶、紫菜,各種蘑菇如香菇、花菇,大豆及豆制品等常見蔬菜中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2)膳食纖維
多吃膳食纖維,少吃精制米面主食。
經過深加工的大米、面粉,基本上就只剩下淀粉(碳水化合物)了。它們營養(yǎng)單一,而且會直接在肝臟轉化成脂肪、膽固醇囤積起來,導致血脂升高。
相反,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不僅熱量低,還可以吸附大量脂質,減少進入血液的膽固醇,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土豆、紅薯、山藥等,都是替代精制主食的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