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甲三(1805——1862),字午橋,謚號“端敏”,袁耀東次子,是項城袁氏家族中第一位以科舉功名(進士)入仕的人,也是第一位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員。最高官職是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門。因為他的功勞,曾祖父袁志恭、祖父袁九芝、父親袁耀東,都被朝廷追封為一品。母親郭氏、原配妻陳氏、續(xù)妻陳氏也都被追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袁甲三自幼聰慧,讀書刻苦。他七歲入學,八歲的時候曾偷偷寫了一篇《事君能致其身》的文章,袁耀東見后很感詫異,認為“孺子可教”??上?,袁耀東四十多歲就因病去世,沒能看到這個兒子“功成名就”。袁甲三“家貧,刻苦勵學,以慰母志”(《端敏公集·禮部議奏入祀鄉(xiāng)賢祠折》),十四歲與長兄澍三同補縣學,中秀才后,加入“勤工儉學”行列,在項城望族高崍云家當家庭教師。高家世代書香,“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袁甲三在此受益甚多。他二十二歲得廩生功名,三十歲中舉人,三十一歲(道光十五年)終于考中進士。而后,順利步入官場,先后在京擔任禮部主事、充軍機章京、郎中、直至擔任御史、給事中。
他性格剛毅,敢言直諫。咸豐元年,列款奏劾定郡王載銓“賣弄橫勢,擅作威福”,彈劾刑部侍郎書元“貪鄙險詐,諂事載銓”(詳見附錄)。宣宗皇帝接到袁甲三的奏疏,親自接見他,讓他“明白回奏”載銓的情況。經(jīng)朝廷查證,袁甲三所奏都是事實,于是載銓被免去侍衛(wèi)大臣職務并被罰去王爺?shù)娜曩旱?。此事當時震動朝野。后來他又曾彈劾廣西巡撫鄭祖琛“慈柔釀亂”,彈劾江西巡撫陳阡“賄賂交通”。這兩個巡撫也因袁甲三的彈劾而被朝廷罷免。戶部提出恢復捐官制度,袁甲三亟陳利害,朝廷不得不收回成命。
清道光三十年(1850),宣宗皇帝駕崩,文宗奕詝即位,年號咸豐。袁甲三被升任為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掌兵科給事?。ㄘ撠熭o助皇帝處理政務,并監(jiān)察六部,糾彈官吏)。
咸豐三年(1853),起義的太平軍、捻軍聲勢日大,工部侍郎呂賢基被派去安徽辦團練防剿事宜,他奏請讓袁甲三同去“幫辦軍務”。時當廣東太平軍攻陷了鳳陽府,占領了臨淮關,接連攻克蒙城、懷遠以后,又由亳州、滁州窺視河南。袁甲三采取先穩(wěn)定軍心民心的辦法,成功平息了潁州因漢回糾紛焚殺圍攻府衙事件。
當年秋,兵部侍郎周天爵卒于亳州,詔命袁甲三繼任統(tǒng)帥軍隊。在這之前,周某曾奏報說,蒙城、亳州的捻軍,合五十八捻為一大股,設有四大天王等名目,不可急剿。周某死后,袁甲三到亳州的王市集時,兵勇已散,民無斗志。袁甲三急忙召集散兵游勇,整頓團練,凝聚軍心,占據(jù)要隘,結果在高公廟首戰(zhàn)告捷?;实巯轮济兹愚k剿“匪”事宜,加三品銜,署安徽布政使。袁甲三向朝廷上疏推辭說,擔任布政使職務后,政務繁雜,無法指揮軍隊打仗。朝廷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就讓他專門辦理剿辦安徽捻軍的事。后來他又在標里鋪打了個大勝仗,活捉了捻軍首領鄧大俊,俘虜捻軍二千多人。這年十月,安慶太平軍占領鮦城后不久,又攻陷舒城,呂賢基戰(zhàn)死。朝廷想讓袁甲三移軍鮦城,袁甲三急忙上疏說:“捻軍首領張茂盤踞在懷遠、蒙城之間,正想進攻廬州(合肥),請先駐軍蒙城和亳州,聲援各州?!?/span>
十二月,太平軍果然攻陷廬州(合肥),巡撫江忠源戰(zhàn)死。袁甲三上疏彈劾陜甘總督舒興阿“擁兵坐視”,舒興阿被免職。
咸豐四年(1854),袁甲三入據(jù)臨淮,屬安徽剿捻的北路軍。不到一年,皖北捻軍被他各個擊破。朝廷褒獎,擢升他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這時他最關心的是廬州收復問題,認為“廬州居江北腹地,又旁陷十余州縣……廬州不克,不特江北各路防兵為所牽制,楚師東下亦不能急搗江寧?!钡侵新奋娛最I和春、福濟“師老兵疲,急難奏效”,諭旨卻讓他與和春、福濟“聯(lián)銜具奏”,“詳細酌度辦理”。和春、福濟二人卻上疏舉劾袁甲三:“堅執(zhí)己見,無從會銜”,誣告他“株守臨淮、粉飾軍情、擅截餉銀,冒銷肥己”。朝廷聽信了和春、福濟的奏報,命袁甲三回北京交兵部“嚴加議處”,袁甲三在淮北很得軍民心,他離開的時候,挽留他的百姓把路都堵住了。
袁甲三到京不久,即被革職。
咸豐五年(1855)五月,袁甲三向督察院申訴說:和春他們說我擅截餉銀等罪名,都是誣陷的。因為在鮦城戰(zhàn)役(咸豐四年)后,我曾經(jīng)責怪和春他們“置不應援”。今年又因為他們攻打廬州失敗,彈劾過他們。他們懷恨在心,所以捏造流言蜚語誣陷我。督察院接到袁甲三的申訴,就向咸豐文宗皇帝作了匯報,文宗命兩江總督怡良秉公查辦。
袁甲三離開皖北不久,捻軍首領張洛行又把安徽、河南各部捻軍聯(lián)合在一起,聲勢更加浩大,老百姓也飽受戰(zhàn)亂之苦。懷遠縣的老百姓胡文忠,賣掉自己的女兒作路費,徒步走到京師,請求都察院讓袁甲三回安徽鎮(zhèn)守,因為他的狀紙沒有被都察院接受,就懷揣狀紙上吊自殺了。言官給事中孫觀、御史曹登庸、宗稷辰等,先后上疏說:“袁甲三在臨淮剿辦有方,地方才因此得到安寧?!眱山偠解?、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浙江巡撫何桂清,也紛紛上呈奏章,請求“仍起甲三視師”。經(jīng)各方查證,和春、福濟指責袁甲三的種種罪名,確系誣告。袁甲三才得以平反并被重新起用。
咸豐六年(1856),袁甲三受命協(xié)助河南巡撫英桂剿辦河南捻軍。他先到歸德(今商丘)召集舊部與捻軍對壘,三戰(zhàn)三捷,一舉瓦解了捻軍對亳州的包圍。然后在燕家小樓殲滅捻軍幾萬人,俘虜了捻軍首領蘇天福,只有張洛行一個人逃跑了。對此,朝廷特詔嘉獎,命以三品京堂候補。
后來張洛行又糾集潰散的捻軍進攻潁州,失敗后再度占領雉河集。咸豐七年(1857),袁甲三的軍隊先后消滅了王、鄧、宋、姚幾股捻軍,殺死捻軍首領李寅等100多人,被升任為太仆寺卿,賞戴花翎。
咸豐九年(1859)四月,上諭袁甲三為漕運總督。勝保因母親病故回籍丁憂時,袁甲三被升任欽差大臣,督辦安徽軍務,實授漕運總督。咸豐十年,他進軍鳳陽,屢戰(zhàn)屢捷,朝廷嘉獎他調度有方,賜黃馬褂。這年秋天,英法聯(lián)軍攻陷北京,王公貴族都逃到熱河去了。袁甲三請求率兵北上,保衛(wèi)北京,朝廷說臨淮是南北要塞,沒有批準。
咸豐十一年(1861)十一月,袁甲三督軍攻占捻軍堅守三年的定遠縣城,并派兵與多倫阿部同取廬州城。袁甲三知道自己帶領的軍隊不是嫡系,又無用人和籌餉的實權,與自成一派的湘軍、皖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他雖然屢戰(zhàn)多勝,但壽州失陷仍有誣言上達。這使他處事更加謹慎,長子袁保恒作戰(zhàn)勇敢,就從不準他與別的將士爭功。
多年戎馬生涯,袁甲三已積勞成疾,全身麻痹。他先請假休養(yǎng),后病勢劇增,又請開缺回籍。朝廷批準了他的請求,但是所下諭旨卻說:“前因壽州失陷,袁甲三與翁同書共辦一事,且有督辦軍務之責,降旨交部嚴加議處。維念該大臣督辦安徽軍務三載,時值艱危,竭力支持,一切尚屬穩(wěn)練,該部所議袁甲三應得革職處分,著(著)加恩寬免”。
袁甲三住在陳州(今淮陽縣)家中養(yǎng)病期間,捻軍兩次進攻陳州。當時袁甲三的病已非常嚴重,他就在病榻上向守衛(wèi)陳州的將吏傳授破敵方法,結果捻軍兩次進攻陳州都沒有成功。同治二年(1863)六月二十四日,袁甲三病故,享年五十八歲。同治皇帝賜謚號“端敏”,葬于淮陽西關并設專祠祭祀,后又在他率兵作戰(zhàn)過的臨淮、淮安建專祠。有《端敏公遺著》傳世。
《清史稿》、《項城縣志》有傳。
聯(lián)系客服